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口味的导演,常常被人骂作变态

王写写 论戏书影 2024-02-10

人们大致认定,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再到九十年代末的那个阶段,国产电影佳片奇片频出,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彼时,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屡屡海外获奖,国内各大影院的商业电影也是放映得热火朝天,各种票房奇迹见诸于报。再加上进口片的开放,好莱坞大片也极力带动了国内市场的繁荣。第六代导演也开始崭露头角,靠着一堆质量上乘,根植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艺术佳作,培养了大批口味刁钻的影迷。


那时的口号是“解放思想”,于是一批极具反思气质和批判主义的作品相继问世。电影成为艺术创作者们压抑许久的发泄渠道。中国电影在发展和断代间曲折徘徊,似乎终而找到了自己的灵感源泉。那二十多年的国产电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无论你现在是以猎奇的心态还是考古研究的心态去回看那些作品,都能感受到令你瞠目结舌的惊颤,和只有国人才能切身体会的那种独特年代感。



各式各样的作品将中国电影整体推向艺术的巅峰。在大陆,我们有《霸王别姬》、《活着》、《芙蓉镇》、《黄土地》这样的史诗作品,也有《甲方乙方》、《顽主》、《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等讽刺味浓烈的喜剧小品。在香港,邵氏电影、新武侠电影、周星驰喜剧和暴力美学等风格迥异的作品把我们牢牢钉在录像厅里。在台湾,新电影运动正处秋收时节,一大批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响当当的导演陆续创出重量级杰作,与岛外的同胞们共同书写着华语电影最辉煌的历史。


在这些主流的经典作品和著名导演之外,自然存在着一些比较冷门另类的导演。他们不一定代表着独立或地下的身份,但其创作思路和作品气质无疑与之前提到的那些存在明显差异。国内毕竟电影产业起步较晚,且发展不顺,没有形成足够的文化基底。像B级片、剥削电影、地下电影和先锋实验电影等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如海外发达和丰富了。就拿B级电影来说,国内真正称得上的至今都数量稀少。像《405谋杀案》这种,是典型的主流商业娱乐片,只不过因年代关系,现在看起来有些B级片的风格罢了。而像《人奶魔巢》、《圣保罗医院之谜》、《黑楼孤魂》这类作品,有着B级片的特质,但因为我们没有AB片联映的模式,这种界定显得愈发模糊不清。



不过有一位国内导演,可谓是在剥削电影领域,凭一己之力填补了大量空白。他的电影总是争议不断,是孩子与父母在一起时的选片禁区。他的作品从未真正进入过主流影坛,并且有意无意间被普罗大众屏蔽了。


什么叫“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这个词儿是B级片之王罗杰·科尔曼起的,意指那些专门对抗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的电影。这种电影成本低廉,制作粗糙,也没什么大牌明星愿意参与。为了吸引眼球,这类电影常常以一些符号化的噱头作为卖点,比如色情、暴力、怪物、边缘者、恶心、邪教等等。因此有些电影显得不那么人道。Exploitation在英语中有“营销”之意,所以剥削电影其实指的是一种剥削营销的方式,将摆不上台面的那些元素,当做营销的核心去过度展示,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B级片看上去往往不堪入目,但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搞这种电影的人都喜欢求新求异,所以无数的奇思妙想在此应运而生,所以这里也成为了电影行业锻炼新人的最佳场所。虽然普通观众可能因为宗教信仰和良心品格而很难接受这种“污秽之物”,但B级片给主流影坛贡献了无数才华横溢的电影人和可供雕琢的故事,已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我们知道色情与暴力等重口味元素是剥削电影的常态了。那么在我们这个审查制度如此严格的国度,是谁填补了剥削电影的空白,将这些放在现在完全不能过审的东西玩的那么溜呢?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牟敦芾!



好吧,其实也不是那么大名鼎鼎。但看看这个照片,是不是神似斯坦利·库布里克?当然,俩人的片子倒都是挺另类的,但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另类。老库那是将电影艺术体现得牛逼闪闪的另类,是西方电影世界里半神级的人物。而我国的牟敦芾,常常被称作变态,恶棍,在电影界里似乎没什么好名声。不过在我眼里,牟敦芾是类似于蒂姆·波顿那样的鬼才导演。当然,波顿善于拍幻想题材,而牟敦芾则是将现实剥得一丝不挂。我愿意称其为中国的“剥削电影之王”,或者叫“禁片之王”。


老牟生于内地,在很小的时候就跟家人搬到台湾去了。那个时候国民党退守台湾。所以牟敦芾到了宝岛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机会再回来了。岁数到了,老牟就进了国立艺专编导科学习电影。在学校里,老牟觉得上的课特别枯燥无聊,那里的老师自己都没拍过电影,怎么可能教出合格的电影学生。其实你看我们写影评的,大多也都没拍过电影,还总是被人指手画脚呢,何况教书育人的专业老师。所以除了学到点纸上谈兵的电影理论常识以外,一丁点的实践机会都没有。



牟敦芾一想,事儿要这么下去就该黄了,自己心里还有一把火呢。于是他后来就不怎么上课了,总是跟剧组跑片场,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经验。60年代中旬,白景瑞、李行和李嘉联合指导了一部反共电影《还我河山》,牟敦芾在里面当助理导演。后来李嘉觉得这小子挺不错的,于是在《貂蝉和吕布》、《青龙镇》等片中给他安排了角色。牟敦芾跑了几年幕前幕后,觉得时机已到,是时候展露自己的重口味和反主流了,于是拍了一部《不敢跟你讲》,找来归亚蕾当主演。


然后这片儿就被禁了。


如片名一样,《不敢跟你讲》拍的就是那些不敢跟你讲的事儿。这部电影至今看过的人寥寥无几,但据说里面有师生恋,还有对政治的敏感批判和讽刺。总之就是伦理和政治都触及了当局的底线,不被禁就没有天理了。


不过这部禁片里,饰演学生的俞健生得到了艺术界的肯定,成为1970年金马奖的最佳童星。这间接给牟敦芾带来了一定的名声。后来,他陆续拍了一系列影片,都是尺度比较大,这里的尺度主要指的是政治方面的,所以屡遭禁映。牟敦芾不甘心,也觉得很难混下去了,于是出国历练,在欧洲和中美洲流浪多年,并且去玻利维亚拍了一部电影。


1977年,牟敦芾回国。他来到香港,加入了邵氏娱乐帝国。当时邵氏制片厂握有一个剥削电影系列,叫《香港奇案》,牟敦芾和桂治洪联合导演了一部电影叫《奸魔》,影片就像昆汀和罗德里格兹的《磨坊》一样,是由两部电影组成的,一个是牟敦芾《枪》,另一个是桂治洪的《奸魔》。既然是剥削电影,暴力和色情自然必不可少。影片制作粗糙,现在看来也没什么可取之处了,总之就是有一些露点和暴力场面作为噱头。



同年,牟敦芾还和其他邵氏导演,署名“邵氏导演摄制组”,拍了一部大尺度艳情片《红楼春梦》。这部电影是少见的没有出现贾宝玉林黛玉两位主角的红楼题材作品,反而聚焦于贾珍、贾蓉父子和秦可卿的故事。这部电影在上映的时候,还有另外四部红楼梦的改编作品同时上映:《金玉良缘红楼梦》《新红楼梦》《红楼梦断》和《红楼春上春》,是红楼梦电影集体爆发的一年。


这部电影的大尺度主要反映在性方面,比《奸魔》高出了几个量级。当时牟敦芾在拍《红楼春梦》时,正与台湾女神级人物胡茵梦谈恋爱。胡茵梦在得知他拍艳情片后,以此为理由跟他解除婚约了!然后就投入到李敖的怀抱。也算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八卦。




《红楼春梦》上映后,争议声不断。观众们受不了这种大尺度的情欲戏,全片充满了赤裸的肉体和性爱场面。但是作为红楼梦故事,影片的视角还是很独特的,聚焦于秦可卿的死亡和贾氏父子荒淫无度的生活。其实在最初版本的《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详细描写了这些情节的,但后来成书经过修改,这段故事已经没有了。可见牟敦芾和一众导演在考证方面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后来因为该片责难声太大,邵氏也有些挂不住了。所以牟敦芾在邵氏体系里拍了一系列比较正常的片子,有浪漫爱情剧《石头剪刀布》,有惊悚犯罪题材的《捞过界》,这部片还是挺有牟敦芾风格的。1980年,牟敦芾又坐不住了,与编剧楚原一同拍了惊悚恐怖片《碟仙》。这又是一部典型的剥削电影,噱头是惊悚恐怖,以及同样由两个故事组成:《阴灵》和《碟仙》。片中有大量血浆不要钱的场面,比如手被磨没了,比如眼睛被挖出来等等桥段。



还是1980年,牟敦芾又拍了一部武侠片《连城诀》,这是他与卫斯理系列的作者倪匡一同编写剧本拍摄的。这部电影没什么重口味的地方,结构和风格是邵氏武侠的那种,主要就是把原著里的人性阴暗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但没太体现出牟敦芾的阴暗面。


《连城诀》之后的这个作品可就了不得了。老牟正是靠此作品,一跃称为剥削电影之王,与桂治洪并称邵氏最“臭名昭著”,最“热衷裸露与暴力”的导演。这部作品就是至今的国产Cult电影瑰宝《打蛇》。


《打蛇》讲述的是一批大陆人偷渡到香港,被沿岸的村民绑架,向家乡亲属勒索钱财的故事。这个题材本身就很敏感,紧扣当时的社会背景。80年代,香港政府为了杜绝大陆人不断地偷渡行为,遂制定对偷渡者即捕即解的政策。从大陆来的偷渡者被港人称为“人蛇”,这种政策催生了“打蛇行业”,亦即绑架人蛇勒索钱财。片中展示的就是阿荃一家三口被打蛇团伙逮到后惨绝人寰的经历。



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虐待、强暴、屠戮的情节,其中不乏将几十名人蛇全部扒光,关押在小屋进行凌辱的场面。老牟为了拍摄群体裸露的戏,凑不到足够的临时演员,于是找来了一群真的人蛇来演出。这些素人演员当时拍戏拍的直哭,生怕吸引真的警察过来调查。除此之外,牟敦芾丝毫不避嫌,将大堆近景和特写用来描绘人蛇惨遭折磨的场景,鸡奸、轮奸、群奸等场面轮番上演,看得人瞠目结舌。


全片都在这种虐待和压迫的氛围下推进,某种程度颇像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里面人蛇不被当人看待,如待宰羔羊一样,成为打蛇团伙发泄兽性的对象。极端的变态场面和写实风格让老牟遭受了很大非议。而他本人则说,之所以拍得这么没有底线,就是为了向人们警示这种扭曲的社会现象。



所以,《打蛇》不出意外地也被禁了。直到2005年,邵氏重新发行了该片的VCD,也是够有胆量的,一刀未剪。有心的人,可以在网上找找资源,VCD的清晰度对这种影片来说,已然足够了。


再然后,老牟自觉受到了掣肘,于是脱离了邵氏体系,北上来到大陆拍摄电影。这种鬼才导演虽然争议不断,影片尺度都很大,但毕竟鬼才最终落在一个“才”字,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眼里,他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肤浅乖张的原因。虽然老牟的许多电影实在残忍极端,但对人性和社会那种鞭辟入里的解读也是可以领略到的,只不过用的都是突破底线的手法来展现的而已。


1983年,就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一样,老牟拍摄了一部再正常不过的经典影片——古装武侠题材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作品在电影频道播放过好多次,想必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影片有非常凌厉的打斗,并且打斗场面相当多。另外,老牟将草原和雪山的广袤壮美展现得十分迷人。还有那种武侠片特有的侠义精神、坚强奋勇的品格,都非常具有感染力。



1988年,老牟另一个惊世骇俗的巅峰作品诞生了——《黑太阳731》。该片全景呈现了731细菌部队对东北同胞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如果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是我的美好回忆,那这部片就是我的童年阴影。令人脊背发凉的是,两部电影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啊!


《黑太阳731》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前老牟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屌,因为他是香港建立分级制度后,第一个被划归为三级片的电影。影片的情节就是向观众展示731部队是如何在自己的实验室拿中国人做实验的,基本剧情主线就是一个实验接着一个实验,实验目的就是为了帮助731部队制造出可以扭转战局的生化武器来。



其中的冻伤实验,就是将一名中国妇女放在冰天雪地里,然后裸露两只胳膊,冻得差不多的时候,用棍子一敲,胳膊就掉了,再一剥,皮肉就轻易从骨头上落下去。还有压力试验,将一名男人放入一间屋内,然后调节屋内的压力,整个房间犹如高压锅一样,只见男人先是变胖,然后粪便和肠子都从身体里溢出,爆裂而死。以及活体解剖和老鼠实验等等……影片将这些东西事无巨细得拍了出来,正常人看了之后那肯定是受不了的。


为了拍摄该片,老牟查证了当年大量的资料,也走访了年迈的幸存者。所以一些细节还是非常考究的。另外,影片需要大量的尸体,于是他就从附近的医院和大学买了大量无人认领的尸体运过来拍戏。反正说实话,就是我也有点儿接受不了这种不太人道的做法。



老牟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拍摄《黑太阳731》就是为了让国人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用最极端的画面揭示当年日本人的残酷罪行。这部电影不光是给国人拍的,更是给日本民众拍的。他还说,日本只要一天不道歉,这种电影我就会一直拍下去。


七年后,也就是1995年,老牟又制作了一部成人色情电影《血恋》,这部电影是他与李华月一同拍摄的。李华月是出了名的三级女星,拍戏大胆奔放,对脱衣服丝毫没有障碍,甚至可以打真军,就是长得太磕碜。《血恋》里就有大量打真军的场面,镜头常常对准生殖器,各种体位的做爱方式也被直观拍摄了出来,单就这些场面,可与AV相提并论了。这部电影被冠以国产《感官世界》的名号,但是要我看,其艺术成就可比后者差远了。影片虽然立意为揭示人性的阴暗,以及通过李华月扮演的角色的心路历程,来表现文革对普通老百姓的身心伤害。但由于创作手法太过流于表面,以及大量的性爱戏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完全称不上佳作。



在《血恋》之后,老牟没有忘记那句“日本人不道歉,我就继续拍下去”的承诺,拍摄了《黑太阳之南京大屠杀》。这回这个题材与官方的一部也是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冲突了,因此上映过程充满了麻烦,最终反响也不是很好。这也称为老牟的最后一部作品,他的“黑太阳三部曲”也就算搁浅了。


这就是中国禁片之王的职业生涯。说实话在国内,玩这些违禁物品,还真没有能跟老牟比肩的。有空我打算单独挑出其中一部片子来写写,不过估计写的太细会被微信删掉。


这位“剥削电影之王”常常被一些学者和电影人称为写实派导演。牟敦芾的电影处于什么尺度,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将之称为写实,倒有点欲盖弥彰之嫌。写实只是他的果,构思和立意才是他的因。他就像世界上其他那些禁片导演一样,重口味和大尺度难免掩盖了他们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而且别忘了,剥削电影的噱头主要还是为了营销胜利。牟敦芾在这片不适合B级片生存的土地上,已经将之做到足够极致了,再往深探究着实没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这是他们的艺术创作自由,至于接不接受,则是你的自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他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口味的导演,常常被人骂作变态

王写写 论戏书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