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异博士》有点令人失望,因为各方面都很平庸

王写写 论戏书影 2024-02-10

今年漫威的第二部大片,是被称为视觉效果可与《盗梦空间》相比拟的《奇异博士》。这部片子今天已经在中国大陆上映了,估计不少人也早早预购了IMAX电影票。从早期的预告片来看,这一部的卡司阵容和视觉效果确实赚足了眼球,然而在参加了几天前的看片会之后,我觉得各位朋友应该稍稍降低点期待。



以漫威电影宇宙的维度来看,《奇异博士》作为单人系列的首集,质量水平只能排在《钢铁侠》、《银河护卫队》和《蚁人》之下,比《雷神》第一部强点儿有限,比《美国队长》和《无敌浩克》还是好很多的。如果把漫威影业外的《死侍》、《金刚狼》、《惩罚者》、《超胆侠》和山姆·雷米的《蜘蛛侠》系列算进来的话,它不如《死侍》那样惊艳,也不如老版《蜘蛛侠》那样有着扎实的起承转合和灵性(剩下那些漫画烂片就不提了)。如此宏观地对比下来之后,可以看出,《奇异博士》在众多的超级英雄电影里,只能算得上中庸水准,勉勉强强达到中上。也许未来在更多的单人英雄登陆大银幕后,它将会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先说说亮点吧,《奇异博士》的视觉效果确实很不错,颠倒挪移的建筑物令人眼花缭乱,魔法的CG展现也与真人动作融合的非常到位。每一处有电脑特效的地方都丝毫感受不到什么动画感。众所周知,特效最难的地方就是与现实融合这一环节,稍有不恰就会增加很多违和感。漫威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无懈可击的,当然对于如此体量不差钱的制片厂商来说,保证特效的水准是最基础的事情。但是,《奇异博士》深切让观者感受到了特效的双刃剑作用,所以在这里特效是亮点,后面谈缺点的时候,它也不会缺席。



其次是演员阵容。相比于其他的漫威电影,《奇异博士》的阵容更加华丽,汇聚了全球影坛最杰出的一批演技派明星。大名鼎鼎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无论是人气还是演技都是一流行列,长年闪耀于戏剧舞台、并出演过大量奥斯卡级别作品的他饰演斯特兰奇简直信手拈来。蒂尔达·斯温顿女王在本片中无论气质还是造型,都有着充足的魅力,与卷福抢戏抢的不亦乐乎。被粉丝亲切称为“拔叔”的麦斯·米科尔森在主流商业片中简直成为了反派专业户,当然演技也是不在话下,冷峻的眼神和扎实的台词功底让人印象深刻,但在这部电影中,拔叔的水平有些被角色限制住了。总之,这两个男神一个女神,可以轻而易举撑起任何戏。何况还有瑞秋·麦克亚当斯和切瓦特·埃加福特这些非常专业出色的演员当绿叶,电影的尴尬和冷场几乎不存在。


或许是有了一众文艺范儿十足的老戏骨加盟的缘故,《奇异博士》是这两年笑料最少的漫威电影了。零星的几处笑点,比如斯特兰奇医生刚入住卡玛泰姬的时候,莫度给他一张纸条那里,还足以令人捧腹。剩下的大多是好莱坞常见的街头笑话,有些陈腐老旧,连隔靴搔痒的效果都很难达到。所以这一部的另一个亮点就是魔法披风了,这个性格乖张的披风与奇异博士的几次互动都很有趣,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创作出了博士和披风的CP文。



最后的亮点自然就是彩蛋了。奇异博士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魔法师,能与谁最先联动粉丝们应该不难想到。所以两个彩蛋的套路也与其他的漫威电影一样,第一个是与其他英雄联动,为接下来的影片做铺垫。第二个是给自己的故事线做铺垫。虽然许多人已经开始诟病看漫威电影实际上就是为了看最后两个一分钟不到的彩蛋,暗示正片内容的无聊乏味。这次的《奇异博士》虽没有这么糟糕,但也算是稍稍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斯科特·德瑞克森之前是恐怖片导演,所以他不可避免地赋予了《奇异博士》一丝丝的惊悚元素,但也只有一丝丝而已。当然,为中央集权制的漫威工作,导演的个人风格都是最大限度降低的,所以这方面也就不多说了。本片之所以沦为平庸,最大的问题就是少了很多很多漫威以往的那种小聪明。



漫威的电影套路化严重,这谁都知道,但为什么每出一部都那么多人叫好,票房节节攀升,口碑难有跌落。就是因为漫威善于玩出许多的小细节,小聪明。无论是《银河护卫队》的怀旧金曲和冷笑话,还是《蚁人》的微观反差和黑色幽默,漫威太会抓住观众的痛点了。所以到了《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这样的群戏,英雄之间的联动之所以有趣,靠的也是大量的细节去进行反差对比,制造笑点。但是在这次的《奇异博士》中,这些东西几乎都消失了。只有我刚才提到的零星几个桥段,还能看到漫威式的小聪明。所以下面就说说《奇异博士》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吧。




对比那些动辄两个半小时的超级英雄电影,《奇异博士》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也算是今年时长第二短的漫改作品了(死侍第一)。因此影片的节奏推进的很快,刨除了漫画原著里的母亲和妹妹的线索,十五分钟之内斯特兰奇就出了车祸。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大家都能看出,影片开头想给观众的印象是,斯特兰奇医术高明,但性格骄傲自大,常常看不起同行,对一些事情也显得有些苛刻,当然,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忽视了克斯利蒂娜对他的爱意。然而在车祸之前,这些人物性格都没有得到充足的笔墨去铺垫,也就导致当他双手残废之后,一些情绪爆发的段落显得生硬了些。


其次就是特效。电脑特效这个东西,保鲜度是越来越低了。现在做特效,不仅要有过硬的CGI技术,更重要的是得具备超越观众思维的灵感,也就是新、奇,所以需要技术人员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个特费脑子的活儿。在电脑特效蓬勃发展的这么多年,上天入地的大规模战斗和深邃幽远的外太空探索、以及平日绝不可能出现的古灵精怪,我们在大银幕上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现如今的最大技术难题是怎么超越前人的那些瑰丽幻象,创造出新的吸引眼球的形式。之前评价颇高的《美国队长3》,就是至少有一场像“机场大战”那样的肆意挥洒特效和创意的戏。这里的审美乐趣在于,乱斗中的每一个英雄本身都是有着各自被观众熟知的背景故事和性格情感的,因此他们的冲突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去铺垫,就足以能把观众带进战场。其次,在动作场面的编排和插科打诨的台词设计上,也能看得出颇费心思,漫威的那种小聪明彰显的淋漓尽致。另外,如蚁人这样的英雄之前还留了一手,所以在《美队3》里变大之后,带给观众的惊喜感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奇异博士》的特效,显得特别外强中干。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无非就是三招:旋转跳跃的建筑物,画圈圈的魔法烟火和透明的棱镜武器及结界了。从头到尾,一直都是这三样东西占据了视觉效果的主导,几乎没什么变化。观众起初还能图个新鲜感,但是到最后就特别容易让人腻味了。而且这回是魔法系的战斗,动作设计也不怎么出彩,多数时间是上来各自画圈圈,画出来火花烙饼了之后就互相发功,然后僵持住了之后再变个透明刀剑出来互相砍。而像卷福这样的见习法师,只能拿最低级的小火花格挡几下,然后就开启撒丫子逃命模式。所以中间的一场高潮搏斗,大多数时间都是拔叔追着卷福跑,建筑物在身边不断变换,俩人就这么跑了得有三四分钟吧……少了太多的灵性。


以至于最后的大决战,《奇异博士》破天荒地采用了玩智商玩对话的形式,在这种类型电影里,这就是典型的反高潮反情节的做法了。胆量值得赞赏,但是效果确实不尽人意。多玛暮的次元世界,其视觉效果好像一下子跳到了《银河护卫队》的风格,并且对普通观众来说显得有些抽象了。而对这个幕后大反派的塑造,也只是通过别人之口转述,根本无法与观众建立起足够的链接。所以反高潮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除了体现见习法师卷福的耍无赖本领以外,对故事的整体性没有一丝一毫的贡献。拔叔饰演的狂热信徒卡西利亚斯,也一直是那种脸谱化的反派,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质,最终也是匆匆被收走了事。



因此,即便有着众多演技派的加盟,《奇异博士》也是漫威宇宙中非常平庸的一部电影。套路化的故事讲述得波澜不惊,特效也缺乏有趣的变化和升级,反派没有过多迷人之处,全靠拔叔自身的气场撑着。终极BOSS多玛暮更是毫无作为,露个脸出来就像是催着导演赶快杀青一样。影片前半段还算有板有眼,通过人物的遭遇去抓观众的心,但在后半段冲突升级之后,电影的叙事节奏反而乱了,也就间接让高潮变成了哑弹。


除此之外,斯特兰奇的成长轨迹也不够生动,也许影片想让我们看到的是他如何从一个傲慢自大的医生变成心系苍生的英雄。但因为影片开头的人物性格没建立起来,因此后面的转变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以至于从“我来这儿只是为了治自己的双手”到“我要阻止世界被毁灭,人类被奴役”的心理过渡,也就显得刻板僵硬,力度不足。以及,影片根本没体现出来斯特兰奇对魔法到底怎么有天赋了。



《奇异博士》缺乏那种能让人沉浸其中的力量。对主人公艰苦历练的刻画和第二世界(不仅指多玛暮的次元世界,更指卡玛泰姬和魔法这种不为人知的领域)的表现都不够猛力,也就难以让观众代入到角色中去。缺乏有趣的布局和转折,再加上如佩戴“无限宝石”这样的辅助情节过多,导致剧情的紧张程度和危机感都有所欠缺,于是银幕中发生的这些事情最终变成了观者眼里的“事不关己”。再加上丢掉了很多漫威式的小细节、小聪明,不得不说《奇异博士》有些令人遗憾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奇异博士》有点令人失望,因为各方面都很平庸

王写写 论戏书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