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里的观众,观众眼里的电影

本位 论戏书影 2024-02-10

今天推荐一篇好友写的文章,他叫本位,是一名学霸,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影迷。水平不知比我高到哪里去了。


小本在这篇文章里探讨了观众与电影的关系,看完后令我非常受启发。内容不长,但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他的观点相当有价值,文中也不时冒出一些金句,可读性很强。出于巨大的分享欲望,我最终决定将文章转到这里。



电影里的观众,观众眼里的电影


文 / 本位


前两天去听了位戏剧演员的座谈,期间聊到戏剧一大的魅力——“实时性”,观众的反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有利于演员去根据观众反馈去不断修正。讲到这个同时还拿电影出来对比了下,电影呈现的是一种“过去”。在它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经成型,并不会因为观众有所改变。

 

划一下重点就是观众-影像之间关系,而我最近恰好对“观众”这两字有所思考,就想着随便那么说两句。

 

首先举两个十分特殊的例子,观众参与创作,观众参与调度。


第一个例子是大名鼎鼎的「银翼杀手」,这不最近续集上映,前作也是经常会被提及。众所周知,由于斯科特经常向各方妥协,也就造成了前作有着众多的版本,不过现在网上流传的都是07年的Finnal Cut。



这版相较之前版本的一大改动在于新增了一场独角兽的素材,而这就留下了一个悬案,这段素材究竟来源于原有素材,还是来源于斯科特后来的一部作品。如果说是后者,那么极有可能是斯科特从观众处得到了反馈,而后决定加入该素材,这部影史经典创作就有着观众的参与


另一个例子就近多了,去年在戛纳创造历史场刊最高分的「托尼·厄德曼」。电影里有个女儿唱歌的场景,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这时周围的人就用掌声去鼓励她。而戛纳,又特别热衷于鼓掌,不少人会在这时跟着鼓掌。这时部分观众会有种错觉,是自己的掌声鼓励了她,这就造成了一种奇妙的调度,一种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



虽然这两个例子十分特别,只是个例而不是普遍情况,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该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存在,而该有主动性。

 

我比较不喜欢一类电影,导演把他想说的全部十分直白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个时候,观众只能去被动的接受导演的意图。大部分的商业类型片都是如此,力求让观众看得明明白白,太想把故事讲清楚。而且商业类型片总会拿捏观众心理,去想着如何迎合观众,力求最多数人接受,而这往往就是最直白最低级。


李安电影剧作很工整,但就是太工整了


相对而言艺术电影就自由多了。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更应该去强调感受,强调交流。观众抛弃为了看懂电影这一毫无意义的目的,更多是去感受电影。导演也可不比为了顾及观众,更多去实现自我表达。这也是我们一部分影迷会去推崇作者论的原因。作者意识强自然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度,过度就容易陷入过于自我的怪圈,导演意志会凌驾于影片其他所有之上。

 

好的电影应该是导演和观众的一次博弈,两者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影片更应该像是两者交流的途经。影评的作用也就是在此,倘若导演凌驾于观众之上,那么每部电影上映时,媒体只要去采访导演就够了,然后把采访内容当作是观影终极解读即可。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观众的“过度解读”这一现象。在大多数人看来,加上了“过度”二字,“解读”也就变得贬义了,而且“过度解读”这词还经常和万恶的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我看来,凡是“解读”,就没有什么“过度”。对于作品的理解应该是“读者中心制”,而非“作者中心制”,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作者就相当于死了。很多人眼中的“过度解读”,无非是自己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想到。

 

另外再提那么一句,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万恶的原因不在于解读,而是去追求标准解读,把自己的解读强加到他人身上



所谓的“电影将死”说了那么久,我更愿意相信这会是一种观众的死亡,或者说影迷的死亡。当导演只为迎合观众,观众只会被动接受,那也的确离死不远了。





论戏书影


电影是温柔的流氓
音乐是浪漫的疯子
游戏是严肃的小丑
文学是高雅的娼妓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电影里的观众,观众眼里的电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