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魏晋首席淡定哥
谢安
避世为隐时,谢安凭借自己风流倜傥的名士之风,倾倒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等无数文人...
入仕为官时,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隐时风流名士,不忘情于天下;仕时风流宰相,未忘情山水。
极尽一世风流!
谢安下棋图
谢安的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其在童年时便性情温和、俊雅条畅、沉静有识,工于行书,才识不凡,名声在外。
网络插画
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
“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
意思就是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即东晋初年的名士王承)差!
谢安一生对做官没有大兴趣,为逃避朝廷应召,甚至“潜逃”到会稽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门捕鱼打猎,回屋吟诗作文,惬意无比。
谢安纵情山水时,总是携带歌女同行,李白对此很是羡慕,有诗云: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东山携妓图》也是以此为典而作:
明·郭诩 《东山携妓图》
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也有对谢安及众多名士风流韵事的记载:
山阴兰亭,名士云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如此雅致盛况,想想也是心旷神怡,以谢安为代表的魏晋高逸情怀、逍遥风韵可窥一斑。
兰亭集禊图
当然,没两下子怎敢枉称风流?谢安自小工于书法,后来从王羲之学行书,书法极为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书法造诣也在后来的王献之之上,“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谢安书法《凄闷帖》
东山携妓,饮酒赋诗。逍遥快活,浮名皆抛。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谢安的前半生,那就是“潇洒”,谢安就是为潇洒而活,被誉“第一风流名士”。
谢安一生都在逃避为官。青年时,谢安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朝廷要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佐著作郎之职,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皆以有病为借口推辞,隐居东山。
后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下令郡县官吏督促逼迫,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但仅隔一个多月,便又辞职回到会稽。此后,朝廷又征召谢安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被一概推辞。
但伴随谢安弟弟谢万北伐前燕失败,就在东晋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之时,沉默多年的谢安挺身而出,挥手告别携妓游乐、纵情山水的隐士生活,挺立在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
据史载,谢安出仕被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时,中丞高崧对其开玩笑说:
“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由于谢安是从隐居处东山出来做官,后人就将退隐后复出的行为称之为“东山再起”。(此成语出处为《晋书·谢安传》)
“东山再起”的谢安,正式开始其名扬天下的仕途道路,为天下黎民争得二十年的安稳生活。
谢安仕途上有两大著名事件,一是挫败桓温的篡位阴谋,二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北府兵八万兵力大败前秦百万之师。这两件大事皆与谢安“泰然处之”的镇定心境有关。
谢安的镇定是出了名的:
早在逍遥东山时,有次谢安与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手扶栏杆,吟啸诗文,若无其事,这份面对无常生死的泰然,令在场的众名士钦佩慨叹。
挫败桓温企图篡位的这事儿,也与谢安这份“镇定”心境息息相关:
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入京朝见孝武帝。当时的建康城里人心浮动,都在传言桓温要杀王坦之、谢安(两人此时已成为桓温称帝路上的阻碍),晋室的天下要转落恒温之手。
桓温
桓温抵达后,部署重兵守卫,百官夹道叩拜,王坦之面对此景惊慌失色,连手版都拿倒了。此时,谢安“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坦之起初与谢安齐名,此事之后二人高下立现。
桓温死后,谢安出任宰相,在此期间又干了一件大事:“淝水之战”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军南下,号称百万之师,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
当时建康一片震恐,谢安作为征讨大都督,却依旧镇定自若,照样下棋,弹琴,饮酒,作诗,闭口不谈大战之事。只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亲率八万“北府兵”前去抵御。(有关北府兵之骁勇,请点击:十八人歼敌两万?中国古代"特种兵"究竟有多牛?)
此战,东晋八万北府军,一举击溃前秦号称百万的大军,创下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晋书》记载,谢玄取得胜利后迅速派人赶往东山报捷,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从容下棋,看完捷报便放下,面部“了无喜色”,下棋如故。反倒是客人异常着急,问其原因,谢安淡定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围棋报捷图》
淝水之战后,谢安声望达到顶峰。众所周知,功高遭忌,兔死狗烹。随后谢安频遇奸谄小人煽风点火,捏造罪名,谢安与帝王之间嫌隙渐生。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借口救援苻坚,主动交出手上权力,自请建筑新城,以避祸。同年八月,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
纵观谢安一生,隐逸与仕宦大致各有20余年光景。隐时隐得无比潇洒,仕时仕得无比显赫,人生如此,足矣!
往期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