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行者》,悬疑剧新的硬度标准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犀牛娱乐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夏添
“你想借助暗夜计划除掉所有可能知情的人,林展雄、大灰、颂猜,最后就是我和于升海。”《暗夜行者》第21集,“死掉”的陈陌突然现身,对廖永嘉道出了暗夜计划的另外一面。至此,五年前世纪交易的内幕、暗夜计划的真相和廖永嘉的身份才算浮出水面。
而观众对这个答案却不放心,弹幕和评论追问“这是最后的坦白局吗?”、“廖算定性了吗”……毕竟,过去半个月观众们几乎是“每次更新都有新猜测”,经历了主要人物身份的多重反转,一路跟随剧情猜测幕后真相和最终boss。而这样的追剧热情,从该剧上线后已经延续至今。
这一方面是因为《暗夜行者》的硬核悬疑烧脑,从开播第一天就凭借“全员恶人”的气质让很多悬疑爱好者大呼过瘾;另一方面,该剧选择的缉毒卧底题材,也和以往的同类型剧形成了差异化。
当骆翔在一句“那就把我推向黑暗”后变成了陈陌,观众对这个卧底已经建立起价值和情感认同,让这个从题材到叙事都极其硬核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深入人心。而当故事逐渐展开并凭借烧脑情节不断推动口碑发酵,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猜猜团”,也推动该剧成为悬疑领域的又一惊喜。
“人均八百个心眼子”
的真人狼人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暗夜行者》的故事,那就是“卧底死而复生后扮演自己”。五年前的世纪交易,卧底骆翔被警员于升海枪击假死,然后以陈陌的身份潜伏五年,这时老警察廖永嘉找到他,希望由他扮演骆翔接近毒贩,完成“暗夜计划”。
这种多重身份是前期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李易峰饰演的骆翔在多个身份间来回切换,上演让人胆战心惊的卧底大戏,甚至每一集都在“掉马甲”的边缘徘徊。
但很快,随着多个人物的身份开始经历反转,主要角色几乎都出现了疑点,看似计划的推动者廖永嘉,竟然能随意拿出大笔毒品;一开始就被认定为黑警的于升海,却频频表现出对五年前事件的疑虑。观众已有的预设反复推倒重建,而这种烧脑,也快速成为叙事本身最大的亮点,让观众看过每一集都有新猜测。
最新的剧情中,已经与骆翔“坦白局”的于升海再度经历几轮反转,廖永嘉的“暗夜计划”也暴露出打击毒贩的另一面。至此,已经有很多声音表示“大结局之后必须上帝视角重新看一遍”,之前的反转需要重新捋清楚,也有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发出“跪求复盘”的声音。
这场“人均八百个心眼子”的对决仿佛真人狼人杀,看似全员恶人,又以剧中人物视角打开不同侧面,让观众一同解密真相,剧作的高质量带来了极其丰富的体验。
复杂谜团的成立,得益于《暗夜行者》群像戏的出色。这种出色一是在于叙事功能,即人物成为构建谜团的一部分,不管是多重身份的骆翔,还是“黑切白切黑”的廖永嘉、于升海,包括蔡之明、梁龙等反派角色的刻画也可圈可点,而他们的精彩交锋带来了观众智力上的愉悦感。
二是除了叙事之外的情感元素,给这部硬核剧带来了柔性的部分,形成更丰富的体感。比如陈陌和阿喜、陈陌与苏青竹的关系,都获得了不少认可,甚至阿喜的身份也成为纵贯全剧最吸引观众的悬念之一,包括赵大明白、阿豪等配角和小人物都有令人动容的情感设计。这些情感铺设不但让全剧可谓人人有亮点,也为悬疑本身提供了更多侧面的视角和影响因素。
而为了实现这种硬核的类型风格,全剧在制作上也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很多观众提到该剧的“港风”,李易峰的花衬衫甚至成了该剧的标识,以一种浓厚的色彩视觉和强情绪的画面构图渲染叙事,让这个卧底故事进一步拉足戏剧张力。
包括该剧的动作场面也比较可圈可点,从世纪交易集装箱变货轮的大手笔,再到后续一系列完成度极高的追车戏、枪战戏等,都让这场“狼人杀”有了更强烈的冲击感,这才有了观众评论里的“电影质感”。
“东南亚不下雪”
热血点亮“暗夜”
“烧脑”是《暗夜行者》的第一层,缉毒卧底的选题才是铸就故事灵魂的基石。
虽然对这一题材观众并不陌生,但如果对内地影视剧做一回顾会发现,这一高敏题材其实很少被触及。而相较于同类题材的港片或外国电影,通常以卧底的危险处境和内心矛盾为焦点,《暗夜行者》以更具价值导向的内容处理方式形成了差异,也更突出这一题材在当下的价值。
“我们有一天都会变成这个墓碑里的人,会成为一个没有名字、无人祭奠的石碑,或者是报纸上一段冰冷的文字,更甚至是你最爱的人所痛恨的混蛋。”一开始,《暗夜行者》就如此告知观众作为缉毒卧底的特殊性,他们面对的有危险,也有巨大的诱惑,甚至人性冲击。
骆翔、苏青竹等警察群像,在极端恶劣的斗争环境下更显珍贵。剧集不但通过与毒贩的斗智斗勇表现着其工作的艰难,也通过许多内容细节表现他们的力量来源。比如骆翔后来的化名陈陌,就来自一个被毒贩杀害的孩子,而骆翔一方面因为没有成功解救他而自责,遇难时又恰好被“陈陌”的父亲搭救。一个名字背后,有坚守,更有温暖。
而一定程度上,该剧烧脑的人物关系,也正是缉毒斗争复杂性的体现,无论廖永嘉还是于升海,他们或许走错了路,但内心仍然有光明的向往。廖永嘉会在陈陌的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于升海也会把故去同事吴明当做提醒自己初心的磨刀石。
在大众对正向价值观认同提升的当下,《暗夜行者》的呈现正在让许多观众对缉毒战线的极端环境加深认知。“缉毒警察真的太不容易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为牺牲在缉毒战场上的战士致敬”,在该剧的评论区,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
《暗夜行者》由此也实现了更多社会价值,并得到了官方的肯定。播放过半,爱奇艺联动@中国警方在线 以及地方警务蓝V账号等上百家政务官微,共同发布内容宣传禁毒及缉毒工作,致敬暗夜中的逆光者。
“致敬永远投身黑暗,像骆翔一样为了缉毒事业隐姓埋名、成为影子的无名英雄!”在这条微博下方,许多剧迷发了“东南亚不下雪,暗夜行者不见光”的海报梗:因为该剧的海报上刻画了一个雪中的场景,而故事发生地却在东南亚,“雪”是什么不言而喻;而打着伞的骆翔们,将在“雪”的暗夜里一往无前。
这种造梗也证明了《暗夜行者》目前的热度和出圈。当更多观众在联动微博和剧集评论区打出“愿天下无毒”,该剧也正进一步实现社会价值,将剧情与现实进一步打通,让虚构的故事有了现实的映射,也让该剧的致敬更具力度和温度。
悬疑剧“新美学”
《暗夜行者》作参考
近年来,悬疑剧成为主要的市场风口。而进入2022年,如何找到市场口味进行类型创新、实现悬疑剧的新热度,行业需要进一步找准市场的需求和偏好。
《暗夜行者》在这个时候出现,对行业而言如同观察市场的一个窗口,而其在叙事和制作上的一些特点,也可以为悬疑剧形成“新美学”带来一些思路。
应该认为,《暗夜行者》比较关键的价值,首先在于印证了悬疑这一商业类型是可以与主旋律结合的。近几年的主旋律风潮下,政策与市场导向形成了合流,找到主流价值与精品化内容的结合点成为内容制作的必修课。
而在《暗夜行者》里可以看到,主流价值的表达并未影响该剧讲述一个精彩、甚至复杂的烧脑故事,相反,对缉毒警察群像的刻画反而成为强化观众情绪和沉浸感的路径。这种观众的内容偏好,或许值得行业寻找更多具有价值增值的主旋律题材。
其次则是该剧风格化、精品化的制作。少许“港风”反而增加了不少叙事张力,相比此前主打写实风格的悬疑剧也有一定的巧思。需要特别强调的当然是剧作环节的补足,尤其是对于悬疑作品来说,剧本的出色能大大提升作品的确定性。
第三则是悬疑型人物的塑造。相较于其他商业类型的人物多以二元对立为主,悬疑剧人物的塑造或许可以提炼出非二元性、非脸谱化和强动机性三个特点。
非二元性,也可以理解为人物设定的模糊性,通过构成群像拉升悬念;非脸谱化,则体现为人物细节的丰富性,也能增加人物身份的迷雾;强动机性,则要在前期为人物埋设情感或需求的行为动机,为剧情提供合理推力。
剧集行业面对的是一个快速迭代、成熟的市场,近几年观众的需求、口味和审美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悬疑剧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结合热门作品经验持续创新是刚需。
而作为硬核悬疑领域又一出圈作品,《暗夜行者》不但以烧脑、精品化形成内容价值,也在赋予悬疑类型更多的叙事可能性空间,对更多元价值的激活,或可为行业后续的悬疑剧开发提供参考。
END
犀牛娱乐备用号↓↓↓
【合作 | 投稿 | 应聘】
欢迎添加微信120165518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120165518@qq.com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