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真相大揭秘:教育部,咱来再次聊聊心里话
之所以说再次,因为昨天聊过这个话题《怀部长,关于双减、课后服务与课间,我想和您聊聊……》,后台同行朋友反响很大。今天就接着聊。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教育局领导在会上介绍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效,主要包括两点: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数量有所下降;
二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所减轻。
同时,领导还提到,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49.1%提升至了目前的90%以上。
这些数据看似展示了双减政策的积极成果,但深入基层,我们不禁要问:
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教育部是否真正倾听了一线的声音?
课后服务原本是在城市中实施的,起源于弹性离校制度,旨在为那些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提供服务。
后来,这一制度逐渐丰富内容,并推广到全国,如今已实施多年。
然而,在实施课后服务之前,基层的教育生态又是怎样的呢?
以我所处的农村地区为例,课后服务实施前,义务阶段师生及家长的生活节奏相对轻松,没有现在这般紧张。
那时,夏秋季节的上学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校后有30分钟的早读课,接着是上午四节课,中间穿插一个大课间做广播操,十一点半放学。
下午一点四十预备,一点五十上课,再上三节课,到四点半左右学生放学,老师会办公到五点半。
春冬季节则上午推迟十分钟上课,下午提前十分钟放学,即四点二十五放学,中午时间相应压缩了二十分钟。
中午时段,有的学校会安排学生从一点开始练字、读书或休息。
学生们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四点半,包括中午时间,在校总时长为八个半小时左右,中午可自由活动的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那时候,中午时间长,学生们可以尽情玩耍;晚上放学回家早,完成作业后仍有大量时间找小伙伴或去田野里玩耍,甚至还能帮家里做家务、放羊、浇园等。
老师们一天平均上三节课左右,最多四节,且下午放学后仍有时间批改作业或备课。
小升初前的补课也多为学校内部组织,不向家长收费,仅给老师少量补助。
那时,农村几乎没有培训机构,家长也不会送孩子去补课,因为路途遥远且大家都没有这个习惯。
体罚现象虽然存在,但学生的整体成绩却比现在好,语文数学平均分能达到八九十分。
然而,课后服务实施后,为了达到两小时的标准,各校采取了不同措施,有的甚至是违规操作。
比如,有的学校将早读和中午时间都算入课后服务时长;有的则提前上课时间,取消早读,上午上四节课至十一点五十放学,下午再上两节课至三点十五分结束正课,然后从三点半开始至五点半进行课后服务。
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时间从早八点到晚五点半,长达九个半小时,中午活动时间被压缩至不足一小时。
名义上,课后服务后不再布置家庭作业,但实际上,课后服务结束后仍会布置作业。
因此,学生回家时间晚了,还有作业要做,负担反而加重了。
老师们也因增加了课后服务而更加劳累。家长们则需要额外支付这笔费用,以前是没有这项开支的。
至于学生的成绩,农村地区并未见明显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城市学生的成绩则更多依赖于家长的付出。
教育部称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达到了90%,但在我们地区,这一比例实际上是百分之百,且并非真正自愿。
一开始,有的学校尝试真正的自愿原则,但后来被上级批评并要求达到90%的指标。
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学校只能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现在,家长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别人都参加,自己不参加就不合群。而且,二三百块钱的费用也不算多,大家都能接受。
城里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据同事介绍,大部分学生六点左右放学,但之后家长还会送他们去补课。
据说,现在,个别城里老师胆子大了起来,公然打电话让家长给孩子补课。
只要家长不举报,就相安无事。
因此,尽管学科类机构数量下降了,但学生的补课场所依然存在,只是从机构转移到了部分老师那里。
学生与家长的负担并未真正减轻,反而有所增加。
至于破解“小眼镜”问题,双减政策真的能奏效吗?
实际上,大多数“小眼镜”并非因为学习而近视,而是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在过去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真正因为学习而近视的人能有多少呢?
何况有的人即使学习刻苦也不一定会近视。
现在的情况是,尽管一开始很多家长反对课后服务,但现在已经习惯了,甚至开始支持了。
如果取消课后服务,他们反而会觉得不习惯。
然而,我一直认为,仅仅增加学生在校时间并不能真正减轻他们的负担。
要真正实现减负,还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入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