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攒竹穴)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攒竹穴:治疗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的穴位
攒竹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攒竹穴的位置: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穴位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攒竹穴】 Cuán zhú(BL2),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穴位含义】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上行。
(1)“攒竹穴”。“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攒竹穴”。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2)“眉本穴”。“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它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血之所养。眉头须发始生于内而荣长于外,其气血来源在于本穴,本穴的气血强弱虚实直接关系到眉发的荣枯,故名眉本。眉头、眉柱、眉中名意与眉本同。
(3)“始光穴”。“始”,开始也。“光”,光明也。始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本穴气血为睛明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变为阳热之气,气血的变化如同从黑暗处来到光明处一般,故名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矢光、矢元名意与始光近同。
(4)“员在穴”。“员”,周围之意。“在”,存在也。员在名意指:本穴气血聚集于穴周,所处的范围不太大。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吸热胀散,但所扩散的范围不太大,故名员在。员柱名意与员在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其气血温度比睛明穴的要高,但比头面其它经脉穴位中的气血温度要低。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主治病症】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等;
【作用功效】清热明目、祛风通络
【穴位配伍】攒竹穴配风池穴、合谷穴,具有祛风、清热、镇痛的功效,主要治疗目赤肿痛、流泪;攒竹穴配列缺穴、颊车穴,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面瘫、面肌痉挛;攒竹穴配阳白穴 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近视、泪囊炎、面肌痉挛等。
【文献摘要】
(1)《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善嚏。”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3)《针灸大成》:“主目目巟,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
【疗法原则】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按摩疗法】用拇指按揉攒竹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呃逆。
【刮痧疗法】轻闭双眼,取刮痧板呈45°角从眉头刮至眉尾,1~3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头痛、眼疾。
【刺灸疗法】 可向眉中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偏方和中医食疗、经络养生知识仅为分享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