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篇】小儿常见腹泻多种疗法
材料:粳米60克,生姜末6克,陈皮3克,花椒少许做法: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一起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生姜和花椒再煮两三沸即可。功效:散寒化湿,健脾止泻,适合风寒腹泻。
当腹泻好后,脾胃还处于很虚弱状态,要少吃多餐,清淡饮食几天,让脾胃慢慢恢复,切勿暴饮暴食。
熬点米油,宝宝生病、脾胃虚弱最佳补品!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脾胃,最适合的就是五谷滋养,那您知道五谷怎样吃最滋养吗?没错,米油!
李时珍说“米油是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米油,中医有很多记载,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米油可代参饮”,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米类在熬煮时,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
最近很多孩子生病,生病的孩子脾胃都虚弱,这个时候最适宜吃易消化的流食,首推米油。
米油普遍分大米油、小米油,二米油(大米与小米混合)。
米油制作步骤:
备小半碗小米(或大米)。洗干净待用。锅里放适量的水,喜欢喝稀一点的,可以多放一些,喜欢浓一点的可以少放一些。
锅里水烧开后,才把小米倒进锅里面,大火烧开转小火。
米下锅烧开后,转小火慢熬。
熬半个小时以后的样子,这个时候如果喜欢稀一点的就可以喝了。
如果喜欢和稠点的,或者是给宝宝吃的,继续熬了20分钟。米和水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关火打到碗里,然后不要动粥。放凉一点的时候,传说中的米油就飘起来了。这个特别有营养。
熬小米粥的其实还是有诀窍的:
1、在小米的选择上也是很重要的,有好米才能熬出好喝的粥。要选择新鲜的小米粥,最好就是能用自己家种的。
2、熬的时间要够,最少半个小时。看米和水的情况,粘稠的时候再关火。
3、水开了再放小米,这点很重要。
4、水一次放够,不要中途加水。
5、小米下锅的时候要搅拌一下,避免小米粘锅。
6、打到碗里的小米粥自然放凉,才会起米油。
温馨提示:最好不要使用高压锅制作小米粥,因为小米的颗粒比较碎,容易堵塞住高压锅的阀门,而引发一些安全隐患。而且用高压锅煮的小米粥,口感会差一些,也可能造成营养的流失。
特别说明:
很多妈妈煮小米粥的时候煮不出粘稠的感觉,那是因为太心急了,熬的火候还不够。没有米油,有可能是米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自然放凉,所以要选好米,煮好以后打到碗里自然放凉,不要搅拌吹凉。亲们,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熬小米粥哦。
如果不想特意去熬,每天早上用电饭煲熬点大米粥,上面自然形成的薄薄一层,就是米油,可以给宝宝吃,养脾胃。
中药知识|秋季小儿腹泻推荐用药——石榴皮!
ps:如果使用鲜石榴皮的话,因为有水分,所以用量要翻倍!石榴皮能够收涩、解毒,一边止泻,一边消灭外邪,对治疗秋季腹泻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腹泻:9种用药治疗方案与调理保健11招
“宝宝又拉肚子了!”小儿腹泻高发,前来问询的家长不在少数。如何科学地为腹泻小儿调整用药,不仅涉及到宝宝的消化道问题,而且关系到宝宝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
下面详细整理了儿童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手段,帮助药店人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腹泻。
一、病因
我们常见的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等异常的大便性状,主要由内外两种因素造成。
1.内在因素
主要是指儿童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
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
防御感染功能差或者因生长发育快,需营养物质多,使消化道负担重等。
2.外在因素:感染、非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细菌、病毒或肠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上感、泌尿道感染等)引起的称为感染因素。
由于喂养不当(过多、过少、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对牛奶等食物过敏,腹部受凉等引发的称为非感染因素。
二、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重症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可见小便量少,体温升高,皮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等脱水征。
一、西药治疗
>>>>1.蒙脱石散
适应症:儿童及成人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均分三次服用。或遵医嘱。(温馨提醒:急性腹泻服用本品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
2. 妈咪爱
适应症: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2岁以下儿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儿童,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40℃以下温开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适应症: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腹胀,也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用温水冲服。0-1岁儿童,一次半包;1~5岁儿童,一次一包;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两包;一日三次。
二、中药治疗
>>>>1.小儿香橘丸
功效与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用于脾虚食滞所致的呕吐便泻、脾胃不和、身热腹胀、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 双苓止泻口服液
功效与主治:清热化湿,健脾止泻。用于湿热内蕴,脾虚失健所致的小儿腹泻,可伴有发热、腹痛、口渴、尿少。
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下,每次3~5毫升;1~3岁,每次5~7毫升;3岁以上,每次10毫升,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
3. 醒脾养儿颗粒
功效与主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1袋(2克),一日2次;一岁至二岁一次2袋(4克),一日2次;三岁至六岁一次2袋(4克),一日3次;七岁至十四岁一次3~4袋(6~8克),一日2次。
4.丁桂儿脐贴
功效与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三、关联用药
>>>>1.蒙脱石散+双苓止泻口服液+妈咪爱
搭配理由:
蒙脱石散经口服覆盖于消化道粘膜,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修复受损肠道及增强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达到收敛止泻,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双苓止泻口服液具有清热化湿、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脾虚失健、湿热内盛所致的泄泻。
妈咪爱为肠道微生态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达到抑制致病菌生长的作用。
2.蒙脱石散+醒脾养儿颗粒
搭配理由:
蒙脱石散不易经胃肠道被人体吸收,故安全性高。其可通过收敛、吸附、固定病原体及毒素,发挥止泻及保护肠道粘膜的作用。
醒脾养儿颗粒由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3.注意事项
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须间隔2小时以上,以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蒙脱石散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天),以免引起便秘。
妈咪爱等微生物制剂,在冲服时开水温度不宜过高,且不能和抗生素同时使用。
脱水严重的患者须使用口服补液盐,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拓展知识
腹泻中的感染性腹泻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之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根据致病菌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抗菌药,常用氨卞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控制感染。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通常要严格控制宝宝的饮食来治疗。家长应立即适当减少进食,饮食易消化,给予足够的液体防止脱水。
用回春生、妈咪爱等,可以帮助腹泻的宝宝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中药治疗法,轻症可用保和丸,重症可用葛根耳连汤,营养不良久泻不愈可用参茅白术散。
一、饮食调理
腹泻小食谱
宝宝腹泻是很多妈妈最头疼的事情。除了药物治疗外,掌握一些食疗的方法也很重要。
1.胡萝卜粥
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并含有胡萝卜素。
胡萝卜中的B族维生素、脂肪、糖类,含大量果胶,有收敛和吸附作用。
患儿腹泻食用后,可抑制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乳食所伤引起的腹泻尤宜。
2.焦米汤
焦米汤有一定的热能,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
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3.苹果泥
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
二、预防方法
>>>>1.四大“把关”
把好食物关。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物,适量饮食,不暴饮暴食。
把好卫生关。腹泻大多来自于病毒的入侵造成感染,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奶瓶、奶嘴等食具必须消毒,饭前便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把好“温暖关”。避免腹部受凉,小儿在季节交替及夜晚睡觉时,尤其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在空调室内也不可大意。
把好睡眠运动关。生活要有规律,充足睡眠,要让小孩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抵抗力。
2.日常预防
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
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步进行。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
宝宝腹泻,如果药选对了,用好了,既能缩短疗程又减轻孩子的痛苦,也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此外,对于腹泻宝宝来说,合理用药很关键,饮食调节也非常重要。
所以提醒非母乳喂养儿的妈妈在喂养过程中,务必要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步进行。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偏方和中医食疗、经络养生知识仅为分享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使用,更多偏方及养生知识请关注微信xiaominjys或QQ38142804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