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研究科学的清华教授,又是虔诚的佛教徒,带着无数人走进了智慧如海的经典…(令类专访04)

2017-02-09 青草令 令见

2月4日,悉尼,北京。


我按约定的时间拨响了清华大学蒋劲松教授的电话,“阿弥陀佛”,他的这句问候语,似乎一下抹平了9000公里的空间距离,让我顿生亲切感,也自然而然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在许多人眼里,科学与宗教是背道而驰的,那么是什么因缘使得身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的他,成为了一名虔诚佛教徒?


生不能解惑,死何以解脱?

原以为,他会说是“从小家人信佛,受他们熏陶”之类的话,(看过不少学者都如此解释他们的学佛因缘),没想到他给出的答案却是如此具有科学家的特质——“我选择学佛,那是对生命的意义,理性探索的结果。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以“理性探索”为由,信仰了被不少人视作封建迷信的佛教。

 

“我很小就开始探究生命的意义,人都会死,那我为什么活?我再优秀,得到了一切,到死那一刻全部清零,使得人生的所有努力,变得毫无意义,这太可怕了……我想知道,人死后,还是否会以某种形式存在,如何存在?”

 

在别人怀揣着壮志豪情, 憧憬着锦绣前程的青春, 他考虑的却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上大学时,喜欢物理学、注重逻辑思维的他,却阴差阳错地学了生物学…… 他不喜欢那种从实验室里得出的结论,于是经常翘课,去上哲学系的课、去逛文学院的图书馆、去在逻辑推理中找寻事物的答案。

 

当时他所在的华东师大,有一位年轻老师,对《资本论》的内在逻辑讲解得非常精彩,这使得他狂热迷上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继而又追本朔源,读了在大多数人看来晦涩难懂的黑格尔的著作……这些探索,使得他对人生的理解更进一步,但仍然没达到他想要的通透境地。


偶然的机会,他读了庄子的《逍遥游》,那种从未有过的、让灵魂彻底放松、解放的滋味,使他好似触摸到了自己一直渴望的人生究竟智慧的一角……他又接触了《金刚经》,虽读得不知所云,却欢喜心现前。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陪着一位父亲刚刚患了癌的同学来到南京栖霞寺,寻找些心灵安慰 ……没想到的是,此次拜访让他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归所。


一位法师送了他们一本《维摩诘经》,这部充满智慧的禅宗经典, 使得他找到了在东西方哲学著作中未曾体悟到的圆融智慧,也正是他一直苦苦追寻的生命终极意义。

 

一个喜欢物理学、喜欢逻辑思维的年轻人,在博览群书后,终于选择用佛教为人生的全部意义作注脚。而他说,宗教信仰与科学毫不矛盾。


 “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相当一部分有宗教信仰……”


编者注:自从 1901年设立的诺贝奖以来,美国获得该项科学奖的 286位科学家中, 73%的获奖者是基督徒, 19%是犹太教徒。


“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世界的真相,超出这个水平,它就无能为力。至少,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六道轮回不存在,三世因果不存在,极乐世界不存在……“

 

“成为了佛教徒后,我发现烦恼并没减轻,于是我参加了柏林寺生活禅的夏令营去实修……“


这就是他,万事都要落在实处。


 “那次夏令营后,回到家,吃完了冰箱里最后一袋速冻饺子,便一直吃素到今天。生活中,我也处处以一个佛教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为所当为

 

“以一个佛教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或许是为什么,他没有仅仅满足于自己品味到自在人生,而是不辞辛劳,积极参与了杨新宇博士发起的“大众阅藏“活动,他要把经典中的智慧渗入到更多人心里。


在佛教史上,阅藏,从来是只有部分出家人才有机缘去做的事, 而蒋劲松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却使得这过去要闭关修行三年才能完成的“大工程“,变成了普通居士都能实现的常态修行。

 

他们把佛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重新编排,选择最好的译本,并将难字、生字注音释义,使得即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通过网络、冬令营、夏令营的阅藏活动深入经典。


“一些山西晋城的农民读经比我们多,他们已经把第一辑200多部佛经都读完了,这是让我们感到很吃惊的。”

他们或许不会用漂亮的言辞表达佛经智慧给身心带来的变化,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家庭比过去更和睦、身体比过去更健康、笑容比过去更多,你会知道这流传了两千五百年的圆融智慧,正渗透进世界最平凡的角落,滋润着一颗颗淳朴的心……


“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说,读佛经让他性格中的贪嗔痴在减少,人变得自在平和, 他甚至感觉到,在自己读经时,连家里的猫都会安静下来……你看,佛经中的智慧,可以让没把佛教当作终极真理的人都受益无穷……“


在蒋教授说这番话的时候,相隔万里,我依然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温暖与慈悲,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件小事:


几周前,我在朋友圈转发了自己的心声不求祝福、不求鼓励,文中写道:惟愿遍访高僧大德,用一支笔和三年来积累下来的些许自媒体经验,为传播他们的智慧尽一丝绵力……“


在一片点赞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


“南无阿弥陀佛!发心是好的,很努力,影响也足够大了,但在所推广的高僧大德的选择上,窃以为需严谨一点……“


一句话,让我感受到师长般的温暖与呵护……

我远在海外,的确更加需要谨慎地选择每一位采访对象, 确保通过我的每一个字传递出去的,是负责任的、经得起推敲的见地。


我扫了一眼评论的落款,竟是来自素昧平生的他……


大到不遗余力地推广大众阅藏,小到对平凡如我的一个小居士的微不足道的发心的呵护,都浸透着他作为一个佛教徒的担当……


一身嶙峋骨

一颗慈悲心

菩提路上

坚定与温暖并存

……


令类专访的缘起:


不求祝福、不求鼓励


令类访谈往期链接:
90后帅哥,从江南才子到西北山僧…(令类专访01)


她是20岁出家的耶鲁博士,是让老外到东方取经的传奇比丘尼…(令类专访02)


这个剃光头的酷女孩,遍访贤达,万里骑行,拍出了香港大明星都转发的素食视频…(令类专访03)

喜欢探讨智慧、佛学与人生的亲

扫码加小编

带你进入“令见群”




一个知性女人的另类天地……

讲流利英文的中文网络写手,出版过小说的资深财经人士……

不太爱钱,却爱收打赏,赏钱捐公益,以善养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