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2017-09-13 哈尔滨商业大学


青春年华里最美的遇见


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在商大老领导、老同事中,许多人都知道“桃李杏”,这个称谓是对陶萍、李滨芬、邢宗新工作、人品、友情的肯定,是对我们在商大成长、奉献的赞誉。我们在通达街138号、学海街1号挥别了二十岁的青春,经过而立与不惑,步入成熟的秋天。这片土地是我们友谊的见证,事业的沃土,才华的舞台,精神的家园。

就在刚才,收看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习总书记用“一箭易断,十箭难折”比喻团结共进的意义,桃李杏是我们仨,更是商大老师团结奋进的一个例证。儿子打电话来,我告诉他我在写“命题作文”:“写《我与商大》,还要谢谢儿子!你和姥姥、姥爷也是商大功臣!”他笑了:“可不是嘛,我都记得啊,商学院、商业大学,正是经历学校变革时期,滨芬邢姨你们算是‘三朝元老’啦!”儿子自小到大,如今大学毕业了,还象对同龄人那样对滨芬、克非(徐克非)直呼大名,连姓氏都省略。他熟识商大,对商大有深厚的感情,好多老师和学生也熟悉他。我们的家人与商大同呼吸、共命运,无怨无悔支持我们,默默地为商大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桃李杏在1980年代来到黑龙江商学院,在商业部高教司、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刊物《商业高教研究》编辑部工作,编辑部主任相继为三位离休返聘的老领导:校党委宣传部长魏梦迟,中药系主任周庆,教务处长王维相。我来编辑部时是王维相老师带领五员女将:孟玉珍,我们叫她孟姨;张立惠(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副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79级学生,毕业后来到我校;邢宗新,黑龙江商学院电子系79级学生,毕业分配到大庆工作四年后调回母校;李滨芬,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80级学生,毕业后去黑河师范专科学校(现黑河学院)支边,工作三年后由省教育厅二次分配来到我校;我,陶萍,黑龙江大学中文系81级本科,85级外国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来到我先生徐忠所在的黑龙江商学院。桃李杏的相识正值青春韶华,一见如故,注定了我们之间、我们与商大之间的情分,一生珍惜,不离不弃。



我们编辑部坐落在现在的旅游学院楼,那是1960年的建筑。小楼里集结了好几个部门:一楼是烹饪系,二楼是《商业研究》编辑部、经济法研究所、《商业高教研究》编辑部和社科部,三楼是成人教育部。

隔壁的社科热闹非常,老师们的欢声笑语穿透我们两家之间的木门,恣意“来袭”,我们年轻的心随之雀跃。他们老教师多,徐本旺、王殿才、周国华、庄雅文、罗宪祯……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年轻人,我们借他们的光,“匀来”便宜又好吃的罐头等美食。那时候工资低,这意外的惊喜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社科可不是只会欢声笑语,他们经常集体备课,“商大四大名嘴”之一李德学教授那时还是三十来岁的棒小伙儿;张型双、李恒星都二十多岁,如今他们也是学生喜爱的“名嘴”了。


那时候烹饪系会在楼前出售各色美食,那是烹饪考级的作品,大家羡慕戴着蛋糕帽、穿着白大褂的厨师,他们色香味形俱全的美食很受欢迎。学校在全国名气颇大,烹饪也是同类专业的领头羊。

我们努力工作,互相关爱,每天下班时候都盼着第二天能早点上班。快乐是我们工作、生活的主旋律,那个绿门红地、书香浓郁的办公室,是我们第二个家。孟姨把她在二栋的床铺给了没有住处的我,王维相主编七十多岁了,还和我们一起骑自行车跑印刷、出版。我们字斟句酌,修改稿件,甚至整段整段地重写,甘当无名英雄。



199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期刊,《商业高教研究》收回商业部,“桃李杏”分别去往人事处、组织部、教务处,张立惠去了学报。起初我们都不习惯分开的日子,但是我们在同一层楼办公,我们仨就找机会到走廊里见见面。经常有人问我们天天在一起,怎么还是唠不够?这么多年了,我们不说家长里短,话题总是源源不断。

机关工作使我们得到历练,率性真诚的性格,认真努力的作风,使我们逐渐获得认可。商学院院长李殿钧公出前,特地来人事处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李院长还真的带回来一只粉色塑料小猫铅笔刀。我抱着一岁大的儿子去坐通勤车,党委副书记张素琴给我们母子拍下珍贵的相片。儿子两三岁时,李院长夫人穆老师拿来优惠券,让我带孩子去吃冰激凌。我和滨芬职称通过省里审批,叶晓峰院长特地来电话通报。我的住房条件差,叶院长告诉我学校就要筹建家属楼了……我和滨芬给党委书记刘北林“直言劝谏”:刘书记颈椎不好,中午在办公室外散步,他穿一双三紧鞋,一走路,塑料底会有响声,我们拦住刘书记说,您怎么穿个“懒汉鞋”呢,这跟您的衣服不配呀!现在,我们颈椎也有毛病了,也能体会刘书记的感受了,可是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忍不住笑我们年轻时候的单纯、天真。

机关作风严肃,人事处是典型。在人事处工作的十年,经历了刘琦、柏哈尔、周丰滨三任处长。为了及时完成普调工资工作,我们冒着酷暑加夜班,汗流浃背地工作。我原来的对桌郭尔维、冮旭光,后来的对桌周鸿武、辛海涛都象亲兄弟一样,他们对滨芬小邢也一样地亲近。当年的机关,因为桃李杏和鸿武海涛等年轻人的加入,严肃的氛围也变得和暖起来。


1999年四月,叶晓峰院长突然来人事处,海阔天空和我聊起我的专业,还用英语背诵了苏轼的词。没几天,周处长通知我调研究生处。周处长率全处同志给我饯行,我忍不住哭了,我不愿离开他们。

之后,我在研究生处(学院)工作了17年,经历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个重要时期,我校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党委和唐林德、王德章、季宇彬、刘雪松和程伟等几任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不断更新理念,科学谋划,求实创新,殚精竭虑,把握住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跨越发展:1999年底成功申报五个省重点学科,2000年增列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很快实现硕士点增长翻番;2003年获得MBA授予权,2006年增列博士单位……我先后与唐家玮、王德章、刘晓辉、王福友四位处(院)长共事,研究生处(学院)的教师由三人增加到十几人;在校生规模从62人增加到1800人;硕士招生专业由我刚来时候的7个增加到70余个,研究生培养覆盖了全部学历层次、各种培养方式。




我的岗位工作,涵盖了学科建设、培养、学位、党建思政、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一人担任没有辅导员的党总支书记三年多,还兼任过两年多科技联合总支书记。我代表研究生处作为八个先遣部门之一首批进驻北校区,担任合校庆典接待组联络员,陪同专家亲历新校区奠基,担任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商大会议秘书,撰写会议纪要,在《光明日报》上推介我校拟申报博士点的三个学科,全面宣传学校。60周年校庆带着研究生完成大学校长学位服着装礼仪。组织十几届研究生经济论坛和几届太阳岛博士讲坛。编写《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汇编》《研究生手册》《导师手册》等管理制度和文件,组织培养方案制定、一级学科平台下的培养方案改革。担任学位委员会秘书十几年。为完成这些工作,长年加班加点,舍弃了孩子喜欢的手风琴等课外班……

辛勤耕耘,桃李满园。我们的许多毕业生都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2012年我到中国农大参加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农大博士、99级研究生班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张红星请我和儿子小聚,见到面的研究生还有产业经济学专业程杰、会计学专业马春爱和杨贺、企业管理专业桑昌宇、中药学专业于善江、制冷专业刘淑静等。同学们对我儿子唏嘘感叹,“你不是那个跟妈妈上班的小不点儿吗,怎么长这么大了?”99级38名研究生,老师们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我手受伤的半个月时间里,张红星帮我打扫研究生处205办公室,如今,他学有建树,也带上了自己的研究生。那次聚会,他们建立了研究生微信群,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动态。每逢教师节,他们还会发来祝福,这也激励我努力进取,永不懈怠。



我工作过的部门有这样的好传统、好作风,滨芬、邢姐也是一样,对工作倾尽心力,默默坚守,一丝不苟,始终如一。

滨芬先后身兼数职,成长为组宣统三项全能、校党委委员。组织工作14年、宣传工作近10年、统战工作15年,可谓老党务了。她协助部门领导完成整章建制、干部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工作实践主持完成省社科项目《高等学校干部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她编写简报,全程宣传;完成“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国家文明单位”申报,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台阶,她立下汗马功劳。她秉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工作方针,凝聚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献计出力,黑龙江日报发出《科学谋划,积极培养,全面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道。我校还作为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出席了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她在文体活动中英姿飒爽,她的书法技艺自成一格,有大家风范;她的热情开朗让人如沐春风……


邢宗新是土生土长的商大人,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好多比她年长的老师都敬称她“邢姐”。在教务处的短短四年,她组织策划、主持完成了学校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杨殿军、李德学分获理科组、文科组第一名。她在科研处工作24年,是名副其实的老科研。课题申报,她耐心细致给予指导。课题结题验收,她严格把关,培育精品。科研奖励申报,她出谋划策,积极推荐;职称评定、导师遴选,她审核科研,公平公正。科研奖励统计发放,她不辞辛劳,审核、测算。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秘书,会议筹备、记录归档。科技园区筹建,论证、调研。科研成果转化,她编辑科研成果汇编,在对接会、展览会、发布会之间奔波,为我校科研建设、转型发展默默奉献。她的乐观、开朗和笑声,温暖着一线教师的心…



我们勤奋努力,忘我工作,出色的业绩使我们获得了学校首届杰出巾帼工作者、优秀中层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和省里行业的多种荣誉。今年暑期,我们仨与30名党务工作者一起到延安学习,我和滨芬与80余名老师到伊春参加先优模培训。

我始终坚信我们的缘分。1991年我和滨芬一起去往北京,分别往青海、云南招生。招生结束后回北京,我们在书店相遇,一起入住北京商学院。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在诺大的北京,我们俩在同一个时间走进同一个书店,这是多么微小的几率!我的儿子、邢姐的女儿都在商学院幼儿园长大……往事历历在目,不曾淡忘。

30年后,我重新回到南校区工作的小楼,到旅游学院任职。随着风雨的洗礼,小楼旧了,可它门楣上的“1960”几个字在我眼里还是那么醒目,它是历史的见证,也象我们对未来岁月的美好期冀。

桃李杏步入了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对工作格外珍惜。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2%读大学的机缘。


我喜欢叶芝的诗《柳园》,它形象地表达出我此刻的心绪:我曾和我的挚爱相遇莎园,她轻轻走过莎园,她要我追求真爱,就像大树长出树叶一般自然,但我是那么的年轻愚笨……她要我简单地生活,就像生长在河畔的韧草一般,但我是那么的年轻愚笨,现在唯有泪水涟涟,感怀满襟...



商大是我的柳园,1960年的白楼是我的柳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多少岁月流逝,你我依然透过雾霭山河,看见青春韶华里最美的那一天,那是我们的初见。


余下的年华里

我们还将在这里厮守

直到永远




图文来源 / 陶萍 李滨芬 邢宗新

编辑 / 王荣华

责任编辑 / 李巍 陈皓

精彩回顾: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的中文教研室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