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元分析报告标准:现状与建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OpenScience Author 刘宇
以下内容转载OpenScience公众号,关于元分析的一些精彩推文。
元分析对循证科学研究极其重要(见图1)。元分析的过程复杂细致、使用的方法种类繁多,因此方法的严谨性对其质量影响较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元分析文章如何不把控好质量,其产生的“坏”影响比一个普通的实证研究更大。(如果大家还记得2016年年底《肿瘤生物学》对来自中国的稿件一次性撤稿107篇的事件的话,大家可以看看那些被撤文章的标题,元分析的比例不小。)在此背景之下,国际上不少学术组织均对元分析文章应该报告哪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方便审稿人和杂志对元分析的质量进行的把控。
图1 Oxford Centre of Evidence:Medicine Levels of Evidence 示意图
但笔者注意到,目前国内鲜有对元分析报告标准的介绍,出于好奇,我们使用国际上元分析的标准对国内一些元分析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报告质量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为了向国内同行介绍元分析报告标准,帮助大家更好方便、严谨地进行元分析,作者们联系了国内元分析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本文。
初衷有两个:
一是对国内心理学领域元分析进行评估,了解国内元分析报告的现状;
二是对国外已有的元分析报告标准进行梳理与介绍,让国内同行更容易与国际标准接轨。
基于已有的元分析标准,我们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开放式科学(Open science)所确立的新标准,提出适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元分析报告标准,共包括7部分30个条目(见附表1)。通过每个条目,审稿人可以的元分析进行质量评估,了解该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偏倚。元分析的作者也可以使用该标准,在进行元分析时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写作框架。在对国内元分析的评估中,我们采用PRISMA推荐的筛选流程图(见图2),并推荐作者应用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升筛选过程的透明度。
图2 元分析文献筛选流程图
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反复地讨论与完善,例如对文章整体结构,条目细节内容以及语言表达等,整个写作过程中,笔者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收获颇丰,更感叹各位专家对元分析报告标准的高瞻远瞩。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留言反馈或其它方式与我们联系。本文的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chinaxiv.org/abs/201809.00177
附表1 开放与可重复元分析的报告标准条目清单
# | 章节/主题 |
标题 | |
1 | 标题 |
摘要 | |
2 | 结构化小结 |
引言 | |
3 | 问题提出 |
4 | 目的 |
方法 | |
5 | 方案预注册 |
6 | 文献纳入标准 |
7 | 信息来源 |
8 | 搜索过程 |
9 | 研究筛选 |
10 | 数据收集过程 |
11 | 数据条目 |
12 | 单个研究偏倚* |
13 | 描述性统计指标 |
14 | 结果综合 |
15 | 跨研究偏倚 |
16 | 额外分析 |
17 | 数据可获得性* |
18 | 分析过程可获得性* |
结果 | |
19 | 研究筛选 |
20 | 研究特征 |
21 | 单个研究偏倚* |
22 | 单个研究的结果 |
23 | 结果综合 |
24 | 跨研究偏倚风险 |
25 | 额外分析 |
讨论 | |
26 | 证据总结 |
27 | 局限性 |
28 | 研究推广性与意义 |
作者贡献与致谢 | |
29 | 作者贡献 |
30 | 致谢 |
作 者:刘 宇(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校 对:赵加伟
排 版:念靖晴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