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让孩子不要甘心做“砖”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视界书房 2020-10-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想室 Author 王学斌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作者:王学斌

转载自公众号“思想室”

约十六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英国伟大摇滚乐团Pink Floyd的经典专辑The Wall(迷墙),并观看了同名电影。专辑电影反映的是二战后,英国青年的迷茫,痛苦和对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的渴望。至今犹记看过电影后彻夜难眠的兴奋、激动和恐惧。十六年过去,我又听过很多歌,看过很多电影,但仍然认为那是我听过的最伟大的专辑,看过的最伟大的电影。
 

The Wall电影封面

专辑中有一首歌叫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部分歌词如下: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我们不需要(呆板的)教育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我们不需要被思想控制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我们不要在教室里被黑色讽刺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老师们离孩子们远远的吧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嗨!老师们!离孩子们远远的吧!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这些都不过是墙上的又一块砖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你都不过是墙上的又一块砖
……
 

电影剧照

这首歌反映的是二战后英国呆板、僵化的教育对孩子思想和心灵的桎梏和迫害。很多孩子觉得自己目前以及未来都不过是“墙”上的一块“砖”而已。“砖”的命运是什么?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自由的灵魂,没有作为人的独立尊严和价值,只能被人搬来搬去,成为某堵的一部分。他们渴望挣脱,也为挣脱做的命运做过努力,但最终还是无法从上挣脱出来,获得自由。为什么呢?因为的力量过于强大。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旷世杰作《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也许人生在世,很难完全摆脱各种“枷锁”。这些枷锁包括我们的肉体、家庭、学校、社会氛围、政治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等方方面面。我们渴望身心合一,但常常因身体的限制,禁锢了思想和心灵的自由;我们渴望在家庭中获得舒展自由的生活,但家庭带给我们的常常是更加沉重的枷锁,让我们不得不屈从于各种琐碎的现实;我们渴望学校能够尊重我们的个性和兴趣,让我们自由地学习自己所爱的内容,但学校为便于管理,常常用“一刀切”的方式让所有人成为遵守“规则”的“人偶”;我们渴望政治和社会宽松自由,尊重个体,但社会和政治也常常把我们当做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我们渴望文化传统可以成为我们寻找自己、开启智慧的力量,但文化传统又常常改头换面,成为某种可怕的“意识形态”,让我们为它牺牲;我们渴望财富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但过度的“资本化”又让我们严重的“异化”,让人成为资本的“工具”而被奴役。这些重重枷锁连接起来,就成为一堵堵坚固的“墙”。你可以偶尔挣脱其中的一两个枷锁,但要挣脱整堵墙,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卢梭说: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生而为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发达的大脑,精巧的语言,灵敏的双手,丰富的情感和自由的意志。这让我们超越很多物种,对自身和世界有极大的主动性和支配权,让我们有目标、有智慧,有方法,能够不断突破现实的局限,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但我们又是不幸的,正因为我们的愿望和欲求超越本能,比其他物种要强烈;我们的思想甚至可以和“上帝”沟通,脱离了作为“动物”的原始状态;我们对幸福的渴望超越目前的现状,有时达到一种迷狂的程度,所以,在求而不得的时候,我们对痛苦和无奈的感知可能又远远大于其他物种。死亡的迫近总是让人有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和幸福的紧迫感。但生命的有限性又限制了我们充分发挥自我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乐于做人,又苦于做人。当我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时候,我们就越强烈的渴望挣脱作为“砖”去建构“墙”的命运。
 

“螺丝钉精神”

不过由于某种原因,也有人不但不排斥做“砖”,还以做“砖”为荣。比如我们广为流传的“螺丝钉精神”。中国曾经的全民偶像LF同志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LF日记》1962年4月7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为“墙”奉献,快乐做“砖”的信仰固然值得歌颂。人类要前进,也总是需要一些为事业而合作,而奉献的精神。但时代变迁,到今天还完全乐于做“螺丝钉”,并在其中体会到某种“绝对幸福”的人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知识爆炸、信息开放、科技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越来越不乐于做“砖”。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人的觉醒。
 
鲁迅先生说:“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另外,“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倒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或“五四运动”,很多“觉醒者”都自觉承担起“启蒙”的重任,欲用自身的知识和文化照亮更多的人。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启蒙主义”被广泛质疑的“后现代社会”,似乎连“谁是觉醒者”,“他们”是否有“启蒙”的资格都成为值得怀疑的问题。打开网络,“老师”已被称为“老湿”,“专家”已被称为“砖家”,“公共知识分子”已被称为“公知”,“教授”已被称为“叫兽”,“记者”已被称为“妓者”……似乎所有有“启蒙”资格的“觉醒的人”都被充满“娱乐精神”的网民“污名化”了。鲁迅也一定没有想到,“觉醒”后的“新新人类”开始完全不把崇高和所谓的“觉醒”当回事,直接将“睡”与“醒”拉到同一个级别。于是在戏谑和享乐中,“墙”的意义被消解,一种醉生梦死的变形的“犬儒精神”又开始成为时代的新潮。因为“墙”没有了意义,所以很多人开始忘了作为“砖”的不幸,用最浅层的感官刺激和娱乐至死的方法成为一块块没有信仰的、没有高尚追求的,“快乐”的“砖”。
 

鲁迅先生说:“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最不幸的还是孩子。他们一方面被崇尚“螺丝钉精神”的政治“意识形态”所裹挟,另一方面又被崇尚“娱乐致死”的畸形的娱乐工业(并非所有娱乐工业都如此,所以特意加“畸形”二字)所包围,越来越难于找到真正的自己。最不幸的是本来应该将孩子培养成理性、自由、独立、丰富、正直的人的学校和家长却也拼命将孩子搬到各种“墙”上,生怕孩子没有做“砖”的资格。让孩子考一个“好”成绩,进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组一个“好”家庭,将来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人才”。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将孩子的棱角去掉,以便塞到某堵“墙”里,让TA争得一个做“砖”的资格。
 
很多成年人由于现实生活的桎梏、知识结构陈旧、思维固化、思想封闭等原因,已经很难做到自我更新,甚至已经有意无意、甘愿或被迫地成为“砖”。但孩子是新鲜的,他们的思维活跃开放,兴趣和个性都没有完全定型,充满了未来的可能性。而教育就是要在保存孩子天性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并在探索中保存自己的灵性,开拓自己的可能性,最终完成理想自我的建构。教育若不能做到解放孩子,激活孩子,成全孩子,让孩子成为TA自己,就很难被称为成功的教育。若教育反过来成为禁锢孩子,扼杀孩子,扭曲孩子的工具,让孩子放弃所有可能性,安安心心地做一块“砖”,这种教育只能被称为“异化教育”或“奴化教育”。让孩子不要过早的甘心做“砖”,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网络趣图:“教育”的意义为高考


作为在社会上的“人”,我们很难不最终成为某堵“墙”上的“砖”。但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放弃自由探索的机会,放弃对不可抗拒的“墙”的批判精神,放弃追寻理想的可能,只能安心做“砖”,乐于做“砖”,那就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权。即使我们业已成年,只能半推半就地成为某堵“墙”上的“砖”,我们也不能放弃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丰富自我的机会。如果那堵“墙”更多情况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让人们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那么我们有必要和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共建这道“幸福之墙”。如果那堵“墙”更多是为了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的幸福,奴化人的精神,让人们安然地做“墙”里的“奴隶”,那我们作为“砖”也有能力撬动这个“墙”,为自己和别人争取更大的自由。
 
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力量微弱,甚至连做一块“砖”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改变那堵“墙”。但只要我们珍视自己的价值,并努力进取,墙总是会或多或少有所“松动”或“变形”,那堵“墙”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坚固和稳定。这是“砖”对“墙”的反抗。
 

墨西哥艺术家Jorge Méndez Blake的作品《一本书的影响》

书对墙的影响

2007年,墨西哥艺术家Jorge Méndez Blake设计了一个艺术作品,叫《一本书的影响》。在这个艺术作品中,一堵“墙”因为一本书而变形。如果我们把这本书也当做一个块“砖”,而我们就是这本叫做“书”的“砖”,也许整堵“墙”有一天都会因我们而改变。如果说人终究逃不脱做“砖”的命运,那我们也要做一块更加自由、独立、有思想的“砖”。如果教育要培养的人也终究难逃做“砖”的命运,那我们也希望那一块一块的“砖”可以建成一个个形状各异、色彩多样、有自己风格的建筑,而不是成为一块块任人搬动、甘于平庸、毫无美感、个性和自主意识的“砖”。


*以上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笔者联系,笔者将删改。




收看更多精彩:

1.不传播偏见与仇恨是教育的最底线

2.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大学?

3.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关心政治的终极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4.美国白人开始反击了!老少爷们姑奶奶们抄家伙了...

5.黑潮泛滥!在美华裔被迫向黑人下跪!

6.默克尔,欧洲的罪人!

7.种族主义能毁掉美国,也能毁掉中国!

8.从“华为现象”与教师低薪,谈谈我国距世界科技强国还有多远

9.为什么学校不教逻辑学?

10.王朔:看见西方灿烂文化,我的内心感觉十分崩溃!

11.清华教授的疑问:我们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

12.全军覆没!我们在努力培养新时代的"东亚病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