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这一场离职发生在中国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系统,具体是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设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如今华为与八国联军激战正酣,中国国火箭发射失利明显高于往年,大飞机引擎也有被美国卡脖的风险…… 人们质疑这所国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不禁更担心:中科院如果真这样了,我们靠什么打赢对美国的科技战? 中科院合肥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90人离职一事,看上去不复杂。于是相关部门的回应也很简单。 研究院人事处对澎湃新闻表示:“他们都是自愿离职的。” 合肥研究院对新京报表示:“离职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原本500人的大所,现在剩90人。如果走400多人都“不影响工作”,你招500人算不算欺骗国家科研经费? 越来越多的现实似乎在表明:中科院在成为横店的路上一往无前。 年初疫情爆发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大义凛然地承担起舆论垃圾桶的神圣使命。 最近,六年级天才攻克癌症难题!吃瓜群众一扒,人家父母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上班。 相比之下,加州大学教授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剽窃,都不好意思叫新闻了。
坊间传闻该所员工大面积离职的一个原因是“月工资1万多元”。 这个待遇,说少不少。毕竟国家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但月薪1万想在大城市过得体面,那是做梦。
顶着烈日,穿行于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收入很可能都比核能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要高。 即使科学家们无视物质诱惑,还是无法避免很多现实问题(哪怕研究所解决了房子),老人看病、孩子读书、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哪个不花钱?
简介为“科大讯飞软件开发工程师”的知乎用户“李默群”,在知乎上获得高赞。
2018年,一篇名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曾刷屏。 讲的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被一家北京的民营航天公司挖走,张小平原岗位在我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是“最关键的技术岗位”。文章还爆料张小平原来年收入12万一年,跳槽后立马年薪翻了好多倍。 当时由于社会反响过于热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赶紧出来辟谣,表示张小平之前属研究所底层职务,文章夸大其词。
毫无疑问,中美关系已经跌落到自建交以来的最差时期。 越来越多人也已认清,毛衣战不过是虚晃一枪,美国真正要打的是科技战。 美国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接受采访 7月10日12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实施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这次发射已是我国今年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 中国面临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要更要保持围观,擦亮中科院的招牌。 与科研人员待遇形成魔幻对比的是:2020年5月19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2019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大体上与欧盟平均水平相当。 在中科院公示的2020年预算中,清晰写到: 中国科学院部门预算包括中国科学院本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144个预算单位,其中事业单位130家,转制单位14家。事业单位中,科研机构107家,包括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等;管理机构13家,包括上海分院、沈阳分院等;教育机构2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支撑机构8家,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 而这个庞大组织今年预算超过905亿。
看来,中国科研主要问题不是缺钱,而是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
其他
震惊!90位中科院科人员集体出走,中国靠什么打赢中美科技战?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动向观察,趋势解读,每日中产精摘:
如果不是中美对峙日趋激烈,90位中青年科研人员的集体出走恐怕也不会震动全国。
核所一直以来离职率高居不下,是因为核所里面科研成绩一点没有,宣传却是越吹越大。工作是溜须拍马,杂务缠身,还要陪吴老板打排球,但是真正在科研上却一点助力没有,反而被所里各种刁难。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想要施展才华却没有机会,不会迎合领导就被排挤。受不了的人都走了。
点亮下方“在看”,一起召唤更多读者
收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