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时仁义爱人,战时杀人如麻:孔孟之乡的山东人为何反差巨大?

2017-12-17 杨树 军武次位面


这是军武兵要地志系列的第11篇文章,该系列从山川形胜切入,主要讲述中国各个省份的地理民风和地域性格,特别是在战场上的表现。今天我们聊聊山东。




提起山东,大家往往首先会想到“孔孟之乡”的名号,两千年来的教化,使得山东成为传统美德保持最好的地方——山东人实诚,山东兵好带,是广受认可的。国学大师钱穆曾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说:“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


为什么山东人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循以往的套路,咱们还是先从山东的地理说起。



山东,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形状像个菱形,一端扎入内陆,与河南安徽接壤,一端扎入大海,形成半岛,与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一起,将渤海围成了中国的内海。



山东境内的地形可以用一个“反盆地”来描述,盆地是一圈山地围着一片平原,山东则是平原围着中间的一片山地(沂蒙山),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黄河从山地北缘经过,最后流入渤海。黄河冲击形成的三角洲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东部半岛大多为浅矮的丘陵。从比例上看,山地约占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湖泊江河等)占7.8%。


▲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

遗址中发掘出的陶鬶(这个字念guī)


平原多,水网密,有大河,山势低(最高才一千米出头),还靠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古代世界是非常不错的——靠海有渔盐,平原好种地,水多好灌溉,有山有矿藏,山低好开采。所以,山东是中华大地上较早发达起来的区域也就不奇怪了。距今一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光是山东临沂一带就发现了一百多处,新石器遗址则有上千处,几乎遍布全省。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精美彩陶


上古传说中的太昊(五帝之一)、少昊等领袖人物,就活跃在山东中南部的丘陵地区;后来的蚩尤、颛顼、帝喾、虞舜、皋陶、伯益等领袖活跃在山东西北的平原地区以及周边省份交界处,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山东的确是一个富饶之地,否则不会早早地就产生了文明。


山东西部是商朝建立之前商部落的活动中心,商王朝建立后,也是其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商初定都于亳(今曹县),之后八次迁都,两次在山东境内——庇(郓城)和奄(曲阜),当时山东的东部则处在东夷人的统治之下。由于东夷族始终不完全臣服于商,商不断征伐东夷,到了商朝晚期,已经严重削弱了国力,而且商都非常空虚,被周乘机而灭,这是“山东人”第一次间接影响了中华大历史。


▲山东地面上曾经有好几个大小封国


周的兴起为山东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的机遇,因为周武王把姜太公封到了山东,建立了齐国,除了齐以外,山东境内的封国还有鲁、郕、曹、滕、郜等,不过,齐鲁两国地盘最大,影响也最大——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就是这么来的。齐国定都临淄,“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冠带衣履天下”,以务实兼容为传统,工商业发达,国力鼎盛。鲁国定都曲阜,秉承周朝礼乐典仪,“尊尊而亲亲”,农业发达,尊尚仁义伦理,是“礼仪之邦”。山东的农渔矿盐使得山东的经济相当发达,到隋唐的鼎盛时期,山东的户数占到了全国的21%!


如果对比齐鲁两国,无论面积还是国力,显然齐国要更占优势,但为什么今天的山东的简称是鲁而非齐呢?当然是因为——鲁国出了孔子嘛!



用哲学家和教育家来形容孔子,可能都不全面,因为他创始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汉武帝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主流文化,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深刻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思想和历史,声名甚至远达欧美,是具有世界性声誉和影响力的圣贤。孔子之后的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尊,同样是儒家的标志。当然,他们都是山东人!


可以这样讲,就是孔孟这两位“最著名”山东人塑造了两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今天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延缓至今的文明,儒家文化功不可没。儒家以仁爱为基础,不拜神佛,不讲种族,有教无类,拥有人性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使中国能历经千年依然成为世界上少见的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如此功劳,哪怕山东只出了这两位人物,也值得山东人骄傲上两千年!



当然,很早就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齐鲁之地,肯定不会只有孔孟两位大人物。古代历史中产生的山东人才多不胜数,要说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最高,也非常敬仰的山东人,自然要诸葛亮莫属。诸葛亮是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沂南县。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能力出众,品格高尚,堪称完人,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唐诗与宋诗中有大量赞颂他的诗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皆为千古名句,在民间亦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在历代三国游戏中更是重之又重的角色。



诸葛亮同时代的谋士,如诸葛瑾、华歆、程昱、董昭、崔琰、满宠等,也皆为山东人。如果把时间范围扩大,杰出的山东人就更多了——东周时期的天文学家甘德、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位军事家——孙武、孙膑和吴起、曾子、春秋时期历史学家左丘明(《左传》中的“左”就是他)、发明家鲁班、医学家扁鹊、齐国政治家管仲、汉武帝时期的名臣主父偃(消除诸侯国威胁的“推恩令”就是他的主意)、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晋代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唐代名臣房玄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人辛弃疾、画家张择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他的作品)、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当然,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刘罗锅”父子——刘统勋、刘墉……都是山东人哦!



“山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还是一个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以东的地区,到唐宋时期指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也就是说把今天河北的大部分也包含进去了。山东作为一个行政区出现,始于北宋的“京东东路”,从地图可以看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加起来,已经略具今天山东省的雏形。



北宋灭亡后,统治山东的金国设置了山东东路和山东西路,“山东”首次成为行政区,而且区划已经与今天很接近了。明清时期设置的山东行省,区划基本与现在一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山东由于是京杭大运河流域,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山东耕地最多时达到9000多万亩,到光绪年间已有三千多万人口,最高时占清朝人口的16%,成为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人口输出大省,后来“闯关东”的主力就是山东人,大量的移民改变了东北的人口构成,为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实实在在的地盘打下了基础。


▲虽然最后没能玩过秦国

但齐地的刀币还是

能显示出尚武的基因


在秦汉时期,山东远离当时的统治中心关中,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离得远,经济发达。在之后的历史中,中国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大致经过了长安—洛阳—北京的变化,山东离核心地区越来越近,这就造成了历代王朝对山东的思想教化,或者说控制越来越重视,再加上山东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就使山东渐渐成为最讲传统讲礼仪讲儒学的地区,社会相对稳定,形成了重视教育、重义轻利,诚实可靠、服从权威的传统,同时,古代东夷人的强悍也没有完全失去,讲礼义,好武勇,性坦直,成了外界对山东人的固有印象。


所以,在明清两代,山东都是中央政府统治最为稳固的地方之一,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打到河北和山东,就很难获得支持,难以立足,很快就失败了。山东人重视传统的特性有稳定的好处,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后来兴起的义和团就是一个例子。惨痛的历史表明,一味强调传统,无差别的拒绝新事物,只会造成愚昧,好在这之后,全体中国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义和团”了。


▲青岛港的战略位置

即使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是北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之一


近代的山东,由于沿海又靠近京津,还有拥有不少天然良港,成为列强觊觎的要地。李鸿章建设北洋水师,辽宁旅顺和山东威海是两大海军基地,甲午战争中日本就在山东荣城登陆,实施对威海军港的包抄,北洋水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仍不免于失败。1897年,山东发生曹州教案,次年清政府被迫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将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德国将山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


▲1928年,日军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

六千余名中国军民遇害


一战之后,日本取代德国,开始向山东伸出黑手。“山东问题”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怒火,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虽然民国政府最后通过外交途径于1922年收回了青岛,但以山东为跳板侵略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必然的定势。山东背靠中原腹地,东面临海与东三省及朝鲜半岛、日本相望,北接平津,南连苏皖,资源丰富,铁路公路纵横,是日寇侵华必需要拿下的地方。


▲山东籍国军抗战将领

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和王耀武


仅仅15年之后,日本果然开始大举侵华,山东立刻成为首当其冲的省份。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平津,沿津浦铁路南下,直逼山东境内。国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在黄河以北稍做抵抗后,率所属10万军队仓皇南逃,虽然韩复榘随后被正法,但山东也几成不设防地区。12月,日军渡过黄河,沿津浦、胶济铁路南下、东进,另一路从海上而来,在青岛登陆,青岛市长沈鸿烈下令进行焦土抗战,炸毁了在青岛的日资企业,把装满砂石的5艘军舰和5艘小火轮沉入港口阻塞航道,将四方机车厂等厂矿企业向内地迁移。但这一切仍然很难抵挡日军,很快,济南、青岛及山东大部就沦陷了。



危急关头,负责鲁南苏北地区防务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决心在鲁南一带进行坚决抵抗,以阻止日军夺取战略要地徐州。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包括川军、西北军和中央军,在沿津浦路以及从临沂到枣庄的广大地带进行了殊死抵抗,日军久攻台儿庄不下,背后被包抄,在付出了一万多人的重大伤亡后不得不撤退。在山东,中国获得了第一次大胜利。


▲山东遍地起义烽火


日军吃亏之后卷土重来,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蒋介石决定不在徐州外围与优势敌军进行决战,山东全境沦陷了。不过与此同时,国共两党都在山东建立了游击区,国民政府有苏鲁战区,八路军一部也渡过黄河,向敌后挺进。从1937年10月到1938年5月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先后在冀鲁边、鲁西北、胶东天福山和蓬黄掖等县、黑铁山、鲁东、徂徕山、莒县、沂水、泰西、鲁南、湖西等地组织发动了10多起抗日武装起义,作战百余次,攻克县城15座,部队也发展到2万多人。


▲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

山东籍将领张自忠(山东临清)

被追授二级上将


从1938年9月至翌年3月,八路军115师主力挺进山东,先后分三批挺进冀鲁边、湖西、鲁西地区。1938年11月底,党中央又派黎玉、张经武率160余名干部到山东,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作为八路军总部直辖战略单位,统一指挥山东各地党领导的抗日武装。5月,罗荣桓、陈光率部由鲁西挺进鲁西南地区。至1940年底,山东八路军已发展到12万余人,其中山东纵队5.4万人,115师7万余人,约占当时我军总数的四分之一。


即使是在正面战场上,想要成建制歼灭一支日军部队,往往要集结数倍的兵力,还要付出超过日军很多的伤亡才能达到。然而在山东的抗日根据地,却出现过以同等兵力成建制歼灭日军的神奇战例——梁山歼灭战。


▲指挥梁山战斗的罗荣桓


这场战斗发生在1939年8月1日至2日,日军32师团派出一个混成大队的兵力,在少佐长田敏江的率领下,向鲁南根据地115师。师政委罗荣桓获知情报后立即在梁山南面的几个村子布下了口袋阵,组织了一场伏击。骄横的日军连警戒兵力也不派,被我军侦察人员假扮的维持会“汉奸”引入了伏击圈。午夜时分,八路军的步骑兵部队突入村庄,日军哨兵被迅速干掉,外围伪军被缴械。



该部日军遭到突然打击,晕头转向,乱作一团,由于村庄出口均被我军火力封锁,日军无法突围,最后不得不发动了在中国战场上非常罕见的自杀冲锋,全部被机枪扫翻,长田敏江在绝望之中剖腹自尽。115师以四个连的兵力,全歼了同等兵力的日军,缴获步枪数百支和两门正儿八经的“意大利炮”,而且长田敏江还是天皇的外甥,这令日军士气很受打击,师团长木村兵太郎等一批军官受到了处分。此战创造了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在同等兵力下,全歼日军建制大队的出色战例,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政府嘉奖为“模范的歼灭战”。



朴实坚韧的山东人民是抗日力量的源泉,山东人民不仅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送上前线打鬼子,还不惜一切服务和掩护抗日军人。1938年胶东根据地成立的妇救会,平时组织缝衣队、洗衣队,为战士缝衣裳、做鞋袜,战时参加挖战壕、运子弹、抬担架、救伤员、送茶饭。在1941年冬季反“扫荡”最艰难的日子里,八路军鲁中军区医院驻在沂水县院东头乡西墙峪村,300余名伤员分散住在群众家里。为了掩护这些伤员,该村群众虽遭日伪军毒打,甚至被杀害,却无一人告密。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仅沂蒙地区救护的伤员就达19776人,先后掩护94394名抗日军人、地下党员和抗日工作人员脱险,涌现出了许多像“沂蒙红嫂”那样的典型。


▲山东根据地示意图

日军能踏实占领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在度过了1941-1942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铁壁合围”以及残酷毒辣的“拉网合围”式“扫荡”的艰难岁月后,山东抗日根据地日益发展壮大,共计有鲁西、清河、鲁南、鲁中、湖西、胶东、冀鲁边、滨海等八个根据地,人口约1200万,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国军也有游击部队,但因战术不当,组织臃肿和相互倾轧,最后无法立足,退出了山东),而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日军则只能占据城市的交通线。


▲从铁道游击队中成长起来

的将军郑惕和开国大校刘金山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


但即使是在交通线上,日军也难得安宁,因为在枣庄、滕县、临城及微山湖一带,活跃着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在津浦路鲁南段和临枣线上,火车时常会出轨,车头会相撞,日军补给前线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医药,就这样经过游击队员送到了抗日根据地。日伪军赶到出事地点,列车早已化为废铁,即使追到微山湖边,只能看到茫茫的芦苇。



这些列车英雄们,还常常出入城镇,杀敌夺枪,猎取情报,破坏仓库,锄奸锄恶,令日伪军心惊胆战。到抗战胜利前夕,鲁南铁道游击队已发展到2000多人,随着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出版,以及相关影视剧的一再翻拍,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举国闻名的山东人抗战传奇。


▲1945年12月27日,济南青岛德州地区

日军投降仪式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


从1937年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直到1945年12月27日,日军在济南正式签字投降为止,在八年的时间里,山东战区对敌作战2.6万余次,歼灭日伪军51.3万余人,占中共抗日武装歼敌总数的30%。牵制的日军最多时达4.5万人;牵制伪军最多时达20余万人。建立抗日根据地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山东人民也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被害同胞达接近90万,235万人流离失所。


▲日军向驻山东八路军投降


日本投降时,共产党在山东的主力部队发展到27万余人,占人民武装总数的三分之一,还有民兵50万,自卫团150万,根据地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党员总数20多万,并锻炼出了一大批能力出众的党政军干部,山东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强大的战略区之一。在解放战争初期抢占东北的过程中,山东根据地共派出了9万部队(占进入东北部队的60%)和6000多名干部(占赴东北干部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为了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淮海战役支前民夫

他们主要来自山东


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中,山东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期间,鲁西南广大人民筹集4327万余斤粮食。在济南战役时,山东解放区刚刚度过灾荒,积粮很少,原定征粮200万斤,当群众听说征粮为打济南时,自动提前两天,缴粮1230万斤,超过原计划5.5倍。


孟良崮战役期间,华野供应站在山东解放区采购食油5万斤,花生50万斤,从石岛、威海等地调运干鱼15万斤,从龙口调运大批粉条,迅速运往战区周围储备起来。鲁中南地区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共筹运粮食9.6亿斤,其中山东就占4.52亿斤,战役中实用粮4.3亿斤,山东占2.5亿斤。淮海战役期间,共动员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39只,汽车257辆,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前方实际用粮43400万斤,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到了战役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为1比9,大大超过战役初期1比3的概算。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这是对解放战争中的山东人的高度评价。


▲解放战争中的支前担架队


1948年至1949年的两年中,山东解放区为前线做军鞋760余万双,军袜220余万双,军衣近240万套,军被近180万床。1949年初到解放战争结束,山东供应前方军鞋549万双。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济南五大战役期间,解放军消耗各种炮弹17.3万发,子弹894.9万发,手榴弹20.6万枚,炸药22吨。这些弹药除缴获外,大部要靠山东的兵工厂生产供应。山东37个兵工厂生产供应前方迫击炮弹249万余发,炮677门,各种钢炮弹17972发,各种手榴弹593万余枚,各种子弹973万余发,各种炸药92万余斤。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山东先后有1100多万支前民工伴随解放军转战17个省、直辖市,将总计11亿斤的粮食和大量弹药等物资运往前线,将20.3万伤员运回后方。


▲山东解放区的参军青年


不仅山东出民工多,直接战斗一线的干部战士也不少。据军史数据,1946年6月,解放军拥有127万人(包括野战军61万和66万地方部队),山东解放区有主力部队27万人,地方武装50万人,民兵150万人,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动员了95万人参军,解放军中山东兵牺牲了11.7万人,居全国之首,伤残复员约6万余人,减去这18万,山东兵仍有150万以上,占当时全军兵员的32%,也就是说解放军中山东籍官兵几乎是全国排名第一。从撤往台湾(含陈澎金马等岛)50余万国民党军队中有6至7万山东籍官兵来看,国民党军队中山东籍官兵也是占了一定的比例。


直到现在,山东也是兵员大省,每年向部队输送兵员约占全国的8%,部队也普遍很喜欢山东兵。为什么呢?一句话,壮实身体好,事少要求低,靠谱能吃苦,这样的兵能不受部队喜欢么?


▲山东的三位开国中将

孔庆德、刘兴元、孙继先(从左至右)


山东是第七大将军省,共有开国将军90人,走出了孔庆德、刘兴元、孙继先等3位开国中将,李耀文、仲曦东、刘振华等87位开国少将,占全国将帅总数的5.57%。山东籍将军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来自寿山、荣成、牟平、文登等49个市县。



两位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山东将军——迟浩田(招远)和张万年(龙口),这可能是当代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军人了。在现役的38位解放军上将中,山东籍最多,共有9人。



在军事以外,山东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很多——历史学家傅斯年(聊城)、国家领导人谷牧(荣城)、王沪宁(莱州)、外交部长李肇星(青岛)、语言学家和文学翻译家季羡林(临清)、优秀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淄博)、文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将获得者莫言(管谟业,高密)、现代诗人臧克家(诸城)、企业家张瑞敏(莱州)……



活跃在山东根据地的铁道游击队多次被搬上银幕,但最为经典的还是1956年版的第一部电影《铁道游击队》,由秦怡、仲星火、冯喆出演,虽然年代有点远,还是黑白片,特效肯定没有,所以评分低了一点,但当年的老艺术家们的用心程度恐怕是现在的小鲜肉们所远不能比的而且黑白片的质感还更加接近于影片想要表现的那个时代,看腻了眩目大片的小伙伴们,不妨去观赏一下这部经典的老电影,体会一下山东人的勇敢和智慧。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观看军武往期兵要地志系列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观看军武精选视频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军武优选商品

明日军武日历:谁知道水连珠是怎么来的?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90141345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