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专家周术槐:贵阳学院办学起始时间考证

贵阳学院
2024-08-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贵州学派 Author 贵州学派

作者简介

周术槐,男,籍贯湖南衡阳,历史学博士,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院长。在“端棻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率先提出“端棻后学”概念,拓展了“端棻文化”的研究范围,获得学界的肯定与认可。贵州学派学术委员会专家。


贵阳学院办学

     起始时间考证


贵阳学院地处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坐落在鱼梁河畔、图云关旁。贵阳学院之名是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5月批准设立的。贵阳学院的创立,起初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联合组建的。2009年6月,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贵阳学院创建后,最初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23年,贵阳学院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改革。这意味着,贵阳学院由原来的市属高校转型为省属高校了。关于贵阳学院的办学历史,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应该自1977年算起。有人说,应该自2004年算起。也有人说,应该自1902年算起。到底该从何时算起,各说各话,各有各理。本文认为,贵阳学院办学的历史应该自1902年李端棻等人创办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计起。对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贵阳学院办学的历史进行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贵阳学院办学的历史当自1902年计起的理由与依据。


一、“贵阳学院”组建前的办学历史


贵阳学院组建前,涉及到“两校合并”的问题。所谓“两校合并”,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贵阳金筑大学的合并,一是贵阳学院与贵阳市师范学校的合并。两次合并统称为“两校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合并的主体有四个: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贵阳学院、贵阳市师范学校。第一阶段的合并,成功地组建了“贵阳学院”。第二阶段的合并,充实了贵阳学院的办学力量,让贵阳学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两校合并”与贵阳学院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先前学校的办学历史,贵阳学院从何而来?因此,明确地说,贵阳学院就是在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和贵阳市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研究今天贵阳学院的办学历史,就有必要研究“两校合并”前的办学历史。


(一)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1977年,一种认为是1978年。


持1977年说的代表是《贵阳市志·教育志》的编者们。该书的编者们认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77年,当时名为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大专班。1980年8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贵阳师范学院专科班、业余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校址在贵阳市文化路。1985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贵阳市西郊马王庙,占地面积100余亩。1987年,该校设师专、进修二部。后受中共贵阳市委委托,增设了干部专修科。全校设有中文、政教、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含美术、音乐专业)、干训(含行政管理、秘书专业)9个科和德育、教育心理学两个教研室。该校于1984年春创办了学报《新筑学刊》,从第4期起,更名为《贵阳师专学报》。(详见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教育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251页。)


持1978年说的代表是《贵阳师专二十年》的编者们。该书的编者们指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4月的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和贵阳市中学教师业余大学。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成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主要承担培养和培训初中师资的双重任务。1993年9月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址位于贵阳市西郊马王庙。学校占地79356平方米。其依据是:1978年3月3日,贵州省革命委员会黔发〔1978〕28号文件批转省文教办公室《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安排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指出:“在贵阳市师范办语文、数学专业大专班,招生70名。”同年3月7日,省革委科教办公室〔1978〕21号文件《关于下达1977年普通高等学校暨各地、州市及部门办大专班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贵阳市师范专科大专班招生70名学生;校名为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市师范专科大专班。3月24日,贵阳市教育局党组向市革委呈送《关于举办师范大专班的报告》。市革委于4月13日批复同意。4月14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借用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校址(贵阳市宝山北路332号贵阳市盲聋哑学校原校址,今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在地)。1978年7月1日,贵阳市教育局决定,贵阳师范学院大专班在马王庙24中校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投资22万元,修建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一幢,建筑面积2200-2400平方米。1978年10月25日,77级中文、数学、体育专业学生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迁到新校址上课。1978年11月20日,78级新生在新校址举行开学典礼。(参见雷奎怀等编辑:《贵阳师专二十年》(1978.4-1998.4)(内刊),第7页。)


1984年4月30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将“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改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请示”明确提出,拟将“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改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请示”就新组建的“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规模和专业设置、学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办学规模建议设25至30班,学生人数为1000人至1200人。专业设置方面,“请示”提出,除已有的政治、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和干部专修科外,逐步增设历史、地理、生物、艺术科。学制方面,“请示”提出,统招生为三年,离职进修的中、小学教师为二至三年,干部专修科为二年。(参见贵阳学院档案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筑报字〔1984〕27号):《关于将“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改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请示》。)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将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改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请示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同意与批复。1985年2月12日,接省人民政府〔85〕黔府通49号文件《关于建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批复:“经研究,省人民政府同意在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的基础上,建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设政治、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科,规模为800人。设师专部和进修部。师专部学制三年(体育专科学制二年),面向社会招生。进修部学制二年,主要招收贵阳市教育系统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年龄在45岁以下的在职教师。”(参见雷奎怀等编辑:《贵阳师专二十年》(1978.4-1998.4)(内刊),第21页。)


根据省人民政府〔85〕黔府通49号同意建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批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985年7月4日就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相关问题发布专文,专文就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市教师进修学院培训部和进修部,自即日起撤销。二是原培训部(马王庙处)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原进修部(文化路2号)为市教师进修学院校址。三是鉴于金筑大学与市教师进修学院同设在文化路2号内,同意教师进修学院与金筑大学暂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参见贵阳学院档案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筑办发〔1985〕70号):《关于建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


综合以上情况,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大专班。贵阳大专班从1977年就开始招收学生了。因此,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应该是始于1977年。《贵阳教育纪事》的编者们也明确指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77年8月创建的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在马王庙的办学是从1978年开始的。而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命名则是1985年2月12日。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见陈立生:《渠清缘有活水来——记贵阳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陈金萍等主编,贵阳市历史学会编:《贵阳故事:见证贵阳解放七十周年》,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第148页。)


(二)贵阳金筑大学



1982年12月,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贵阳市金筑大学。1984年3月1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学校“贵阳市金筑大学”,报国家教委备案。1984年秋季,金筑大学面向贵阳市招收普通高考统招生155名,学制三年。(参见陈立生:《渠清缘有活水来——记贵阳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陈金萍等主编,贵阳市历史学会编:《贵阳故事:见证贵阳解放七十周年》,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第148页。)学校办校之初,是暂借贵阳市文化路教师进修学院院舍上课。据贵阳市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贵阳教育纪事》(1949-1989)记载,贵阳金筑大学设有教学部:文法、数理、经管、轻工4系;基础部:体育教研组、外语教研组、大学语文教研组;马列主义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组;行政部:行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行政处、基建办公室、图书馆、服务部。校党委下属4个总支部及4个直属支部。群团组织有工会、共青团、学生会。(贵阳市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贵阳教育纪事》(1949-1989),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对于贵阳金筑大学办学场地的选取问题,贵阳金筑大学成人教育部职工俞贤利撰写专文作了回忆性的描述。俞老师在《金筑大学自考夜大部前期工作与选址过程回忆》一文中指出,金筑大学在创办之初,就存在办学条件先天不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办学场地的严重不足。此况引起国家教委的高度关注,要求限期整改。事后,在中共贵阳市委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地址于1998年迁到龙洞堡贵阳市技工学校(注:该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贵州省劳动局技工学校,此后学校先后易名为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1973年7月归属贵阳红星机床厂管理,定名为贵阳市机械技术工人学校,至1981年始定名为贵阳市技工学校,从红星机床厂剥离出来。详见曾有阳,杨仕光著:《贵阳市技工学校办学历程纪略》,详见杜正军主编,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百年教育续集》(下册),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50页。)、贵阳市兴筑中专学校即贵阳市兴筑工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见查继㺱等主编:《贵阳教育纪事(1949-1989)》,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这两所中等职业学校实际上是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下运作的,两所学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校址都在今天贵阳学院龙洞堡校区。(俞贤利:《金筑大学自考夜大部前期工作与选址过程回忆》,详见杜正军主编,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贵阳百年教育续集》(下册),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839-841页。)


应该说明的历史细节是,2001年,遵照贵阳市人民政府的决定,贵阳市技工学校、贵阳市兴筑工业学校并入贵阳金筑大学,由金筑大学党委统一领导。(详见曾有阳,杨仕光著:《贵阳市技工学校办学历程纪略》,杜正军主编,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百年教育续集》(下册),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51页。)后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贵阳市技工学校和贵阳市兴筑工业学校于2005年8月根据贵阳学院党委会议的要求迁入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王庙校区办学。《贵阳学院大事记(2004-2014)》记载,2005年7月4日,“学院党委会议原则同意‘贵阳学院校区功能调整方案’及‘教学主楼分配方案’。会议认为,校区功能调整和系科整合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保证优良教育资源用于本科教育的需要,也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分类实施,最终形成‘东校区用于普通教育,西校区用于职业教育,文化路校区用于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九月份开学之前,东校区外语系、职教部搬迁至西校区;西校区美术系、中文系、政经系、教育系、体育系搬迁至东校区。”(参见蒙秋明,龚振黔主编:《贵阳学院大事记(2004-2014)》,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7页。)2007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贵阳市技工学校、贵阳市兴筑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的贵阳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从贵阳学院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高职高专法人学校。(曾有阳,杨仕光:《贵阳市技工学校办学历程纪略》,详见杜正军主编,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贵阳百年教育续集》(下册),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51页。)


此外,还应补充的历史细节是,当时贵阳市金筑大学为解决办学场地不足的问题,提出与贵阳红星机床厂合并,将贵阳红星机床厂的地盘纳入到贵阳金筑大学的办学场地。此举得到贵阳市人民政府的同意。贵阳市人民政府在2001年4月11日颁发的筑府通〔2001〕2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原则同意《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贵阳金筑大学实施方案》。校、厂合并是我市加快教育发展,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大事,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参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2001年4月11日颁发的筑府通〔2001〕2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原则同意《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贵阳金筑大学实施方案》。校、厂合并是我市加快教育发展,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大事,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参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筑府通〔2001〕25号):《关于贵阳红星机床厂并入贵阳金筑大学的批复》,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38页。)(补充说明:贵阳红星机床厂的前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贵州省经一技工学校、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省水利厅举办的第一工业学校合并组建的贵州省机械工业技术学校。1969年元月,贵州省机械工业技术学校停办后,改名为贵阳红星机床厂。2001年,红星机床厂并入贵阳金筑大学后作为校办企业更名为环星实业有限公司。)


校企合并在当时属新鲜事。相关媒体先后报道了此事。相关报道指出:“金筑大学迁到了市郊龙洞堡贵阳市技工学校之内,虽然这片校区有200多亩,然而,一则其属于技工学校、管理体制不顺、金大没有足够的建设自主权;二则随着近年高校大幅扩招,金大新生录取数连年翻番,统招在校生由1996年的区区100人上升至去年的1600多人,因此,各种基础设施都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他们感到捉襟见肘、‘呼吸’困难,部分学生只有安排到附近其他单位上课、住宿。”根据“协议”和“实施方案”,“新的金大教学部分仍按原事业编制运作,红星厂并入后组建为“贵阳红星实业有限公司”,同样仍按企业方式运作,作为学校的下属单位,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主要开展三项业务:一、以社会化有偿服务的原则承担学校餐饮、医疗、公寓管理、环境绿化美化、校舍及设备设施维修、安全保卫、车辆管理等整个后勤服务工作;二、有偿承担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三、充分利用学校人才、科技优势,搞好产学研有机结合,在继续产销、提高原来有效益的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参见天津北方网:《贵阳一公办大学“吃掉”一国有企业》2001-9-14报道,网址:enorth.com.cn)。


(三)贵阳市师范学校



贵阳市师范学校最初的办学主体是1902年李端棻等人组织创办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在其10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具体情况如下:


1.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创办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由贵阳士绅于德楷、乐嘉藻(采丞)、李端棻、李增裕四人出于“谋黔省教育之发展,振兴贵州文化,培养新学师资以应教育发展之需求”的目的,商议集资在贵阳创设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该学堂是贵州第一所师范学校,以贵阳次南门外名胜雪涯洞、丁公祠、昭公祠、来仙阁(贵阳学院原河滨校区、文化路校区)为校址,定名为“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校训是“诚敬勤俭”。百年来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师范生,被誉为“贵州小学教师的摇篮”。(参见耿球华主编:《桑榆之恋,情系贵师——贵阳师范学校七三届50周年纪念》,贵阳:贵州九原印务有限公司2023年版,第1页。)


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组织机构的设置:由创办四人公推于德楷为总理,其他三人为副办(帮办),乐嘉藻主持学堂日常事务,学堂重大事务由四人会议决定。学堂第一年招收学生30人。


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创立,主要是基于两大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随着民族危亡局势的加深,救亡图存已成为时代主题。一是倡言新学,培养时代新人已属大势所趋。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相对偏僻落后之地。为改变现状,抵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贵州同样需要大力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与引领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以李端棻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士人,找准历史发展的着力点,在家乡贵阳发起了师范学校的创设活动。对此,我们可以从相关创办者的主要活动与思想发展轨迹中找到其创设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目的与动机。


李端棻,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自幼勤奋好学,追求进步。深受叔父李朝仪和舅父何亮清的影响。李朝仪与何亮清均属清代进士。有着良好的声誉与社会影响。在他们的影响下,李端棻自然获得良好发展与进步。同治二年(1863),李端棻高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请推广学校折》,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提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可谓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奠基人。戊戌变法失败后,李端棻被贬新疆,中途获赦,返贵阳。在故土贵阳,李端棻仍不改教育改革的初心,不断传播新学,与同道之人致力推进贵州的教育改革。其中,参与创建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举动,实际上是《请推广学校折》在贵州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它充分体现了李端棻念念不忘的爱国情怀。经历被贬的艰辛历程,李端棻“教育救国”的理念愈发深厚。


于德楷,清末著名教育家、实业家,贵州第一家报纸创办人,贵州贵阳人。于家在贵阳属名门大家。既有孙中山民主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追求维新、改革旧制的骨干分子。于德楷本人既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也是晚清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持者与参与者。在四川任知县时,随晚清名臣唐炯参与平蜀、援陕、援黔诸役,前后达10年之久。于德楷年少时,既熟读四书、通览史籍,出仕后多受晚清名臣、四川总督丁宝桢和云南巡抚唐炯的影响。光绪年间,以候补知府衔返贵阳。返筑后,积极投入贵州的维新变革活动及公益事业。严修出任贵州学政后,积极倡言西学,推行维新活动,得到于德楷的大力支持。其中,当得知严修将建立官书局的消息后,于德楷欣然将自己出资修建的资善堂及其购入的大量藏书,借给严修作为官书局使用。严修是李端棻向朝廷举荐的人,与李端棻是同道人。于德楷对严修维新举措的大力支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于德楷与李端棻共创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纯属顺理成章的行为。


我们再来看看乐嘉藻的情况。乐嘉藻是一位极富爱心的教育实业家、爱国者。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创建后,作为堂长(校长)的乐嘉藻,“堂中一切经费除收少数学费外,概由先生(乐嘉藻,笔者注)独立负担。学生中无力缴费者,由先生资助,且给其膏火,或助其家用,使无忧内顾,得以专心向学。”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俄国后,学堂内的日籍教员欲组织堂内学生饮酒祝贺,遭堂内学生严辞拒绝。堂内学生因此而被日籍教员无理伤害。听闻此讯后,乐嘉藻果断站出来,解除日籍教员的教师资格聘约,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乔运亨在《乐嘉藻》中指出,“先生(乐嘉藻,笔者注)直之,决于次日停课,辞退日教官。”(何静悟,龙尚学主编:《金筑丛书·贵阳人物续》,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135页。)对此,曾在贵阳市师范学校工作多年的马筑生教授在《贵阳市师范学校校史简介》中作了追述。马教授指出:“学堂帮办乐嘉藻为维护民族尊严,决定暂时停课,并要求日本教习赔礼道歉。学堂总理(总办)于德楷与帮办李端棻、李增裕支持乐嘉藻的决定。骄横自大的爱田猪之助等日本教习不肯认错,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即解聘全部日籍教习并将事件经过情况撰文寄给在日本横滨编印《新民丛报》的梁启超先生。梁启超收到文章后,除全文发表外,还在文前写了简介,文末加了评语,痛斥日籍教习的野蛮无理。报道长一万四千多字,是贵州学生最早的爱国反日行动的实录,曾引起国内外人士尤其是海外爱国侨胞的强烈反响。”(周术槐,王利主编:《李端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贵阳: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2022年版,第343页。)此一事件的发生,让只招收了三期学生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停办。


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李端棻、于德楷、乐嘉藻等人共同创办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其目的就是基于贵州人才培养的需要,贵州长远发展的需要,抵抗列强侵略的需要。而支撑他们投资兴学的理念则在于他们内心对故土,对家乡所固有的良心善意与无比热爱。


2.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演变(关于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演变与发展脉络,详见马筑生:《贵阳市师范学校校史简介》,周术槐,王利主编:《李端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贵阳: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2022年版,第343-1-360页。另外,可见马筑生所著《贵阳市师范学校校名与校址的变迁》,发表于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贵阳百年教育续集》(下册),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899-905页。)


(1)贵阳师范教育讲习会


1905年,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被改名为贵阳师范教育讲习会,专讲师范教育。推动改名者有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协理乐嘉藻和贵州名士任可澄、易福田、徐叔彝(天叙)等人。


(2)贵阳官立师范传习所


1905年,贵阳师范教育讲习会开办中,经乐嘉藻与贵阳巨绅唐尔镛等呈请,贵州提学使陈骧在雪涯洞来仙阁(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地址之一)创设贵阳师范传习所。修学时限为三个月。后贵阳师范传习所迁于贵阳贡院,地址是大十字西侧原贵阳市公安局所在地。改称“贵阳官立师范传习所”,修学时限为半年。教员多为私塾教员。采取短期培训形式,讲习师范专业课。贵阳官立师范传习所招收各县生员,培养中师教习。陈骧任唐尔镛为堂长(即校长)。本次改名中,前礼部尚书李端棻、贵州提学使陈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贵阳官立师范简易科


光绪三十三年(1907),贵阳官立师范传习所迁于贵山书院即贵州简易师范学堂,办师范简易科,修学时限为一年。推动本次变革者为唐尔镛、乐嘉藻、任可澄、徐天叙等。


(4)贵州官立优级师范选科学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学部规定,各省应办一所优级师范全科,相当于大学程度。但贵州条件不具备,又急需中学教师,故按清廷学部规定,仿照大学专科例,先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一所。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贵州遵学部规定筹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贵州巡抚庞鸿书委正于贵山书院办师范简易科的在籍内阁中书唐尔镛任学堂监督、四品顶戴分部郎中华之鸿任学堂副监督(学堂最高行政和领导)。聘贵州饱学之士,在籍内阁中书任可澄担任教务长,杨覃生、陈廷芬、王延直等任教习。办学地址在贵阳市次南门外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原址雪涯洞、西公祠、昭忠祠、来仙阁旧址(贵阳学原河滨校区、文化路校区)。首届招生120名,分历史地理类和物理化学类,学制为一年预科、二年本科,共三年。


(5)贵州官立两级师范学堂


清宣统三年(1911)春,贵州提学使陈骧经贵州巡抚沈庆瑜同意,奏请清廷学部,获准将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改设为两级师范学堂,分优级、初级两部。陈骧委任王仁阁任学堂监督,乐嘉藻任教育长,杨映阶任学监。招优级预科学生一个班,初级部学生一个班。贵州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开学未及一年,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因而停课。


(6)贵州省立师范学校


民国元年(1912),贵州学政司成立后,将贵州官立优级师范学堂改设了贵州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易名为贵州省立初级师范学校,优级部撤销,专设初级部,委任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学习师范教育的尹于忠(字笃生)任校长,杨映阶任学监。同年,学校附设小学师范练习所,专门短期培养初级小学教师。民国二年(1913),学校易名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


(7)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


国民党统治贵州时期,贵州师范教育有所发展,镇远、盘县、都匀、遵义等地新设省立师范学校。为区别起见,贵州省立师范学校多冠以所在地名。在这一背景之下,贵州省立师范学校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更名为“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


(8)贵州省贵阳师范学校创建于民国十年(1921)的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易名为贵州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简称女师),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贵州女子教育的最高学府。原校址坐落于今贵阳二中(老地名叫大坝子)。学校大门面临现在贵阳市的文明路,后抵电台街,左靠文笔街,右是弯弓街。1939年2月4日,日寇飞机轰炸贵阳市,全市精华付之一炬。各学校皆受损失,城区各中学均疏散到乡间办学。女师迁往青岩办学,直到1946年才迁回贵阳原址。女师在其30年的办学生涯中,为贵州全省培养了大批的师资人才,历届毕业的同学大部分都从事教育工作。(详见戴璧玲:《贵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片断回忆》,杜正军主编,政协贵阳市委员会编:《贵阳百年教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4-86页。)


1950年7月,经贵州省文教厅、市军管会文教部决定,贵州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并入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校址设在贵阳市文化路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原址。任命原女师教导主任冯楠为学校校长。女师并入贵师,男女合校就学,贵阳师范学校从本年起,开始招收女生入学,从此改变了男女分校就读的状态。


(9)贵阳市师范学校


1957年,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由省管改为市管,行政权归属贵阳市教育局,学校名称改为“贵阳市师范学校”,仍面向全省招生和分配。此名称一直沿用至2009年并入贵阳学院。


(10)贵阳市师范学校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贵阳市师范学校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中等师范学校一样,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影响,办学秩序陷入混乱之中。期间,1966年至1970年间,贵阳市师范学校还停止招生五年。此后,1971年,贵阳市师范学校开始恢复招生。办学场地还曾被迁往贵阳市市郊八公里原贵阳农校旧址办学。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与教学秩序均受到一定的影响。直至1990年9月11日,原贵州省教委师范教育工作检查团到贵阳市师范学校查检办学工作。在各级领导关心下,迁回原址办学的贵阳市师范学校,各项工作才逐渐走向正轨。


二、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历史轨迹


截至2024年,贵阳学院已有20年的本科办学历史了。此前,贵阳学院经历了中专、大专的办学历程。贵阳学院能有今天这样的办学格局,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贵阳市师范学校历任领导与广大教师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心血。对此,我们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具体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贵阳金筑大学与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校的合并,后是贵阳市师范学校与贵阳学院两校的合并。前者合并的主体是贵阳金筑大学与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合并的主体是贵阳学院与贵阳市师范学校。前次合并打破了贵阳市不能独立开办本科教育的落后局面,后次合并进一步拓展了贵阳市本科教育的新天地。两次合并有力地推进了贵阳市高等教育新的发展,为贵阳市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与人才支撑。


(一)两校合并论证工作的启动


从相关文件的内容来看,贵阳金筑大学与贵阳师专的合并论证工作的启动时间应是始于1998年。其依据是《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论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1998年,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专题调研,制订合并组建方案,邀请专家多次论证,数易其稿,同时提上市长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议事日程,进入实质性筹建运作阶段,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是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深思熟虑的一个重大决策,是贵阳市人民的一个夙愿。”(《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论证报告》,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15页。)


(二)贵阳市人大的支持


2001年1月8日贵阳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一所综合性的、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贵阳学院被列入《贵阳市“十五”期间100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为47600万元了。(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37页。)


(三)贵阳市委市政府对两校合并工作的支持


2002年7月23日上午,中共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同志在市委会场一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市委七届第131次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原则同意《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请示》。会议认为,“金筑大学与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是调整我市高等教育结构,整合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强市升位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实际步骤,有利于我市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办好贵阳学院,并在组织上、财力上给予支持。”(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议纪要》,七届〔2002〕第174号,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40页。)


2002年8月2日,贵阳市原副市长唐光族在贵阳金筑大学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贵阳学院”学科设置有关问题。会议认为,“根据专家的意见,‘贵阳学院’的学科设置不搞小而全,要有发展的眼光,办特色专业,力争打出品牌。利用两校的优势,争取2003年开办本科专业。”(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筑府专议〔2002〕126号:《关于贵阳学院学科设置有关问题会议纪要》,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42-43页。)


2003年1月15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在贵阳市教育局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贵阳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会议指出:“当前我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从结构调整入手,首要任务是尽快将贵阳师专与金筑大学合并问题按程序上报,组建‘贵阳学院’,实现两校升格腾位,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市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会议指出:“为保证申办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市‘贵阳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筑府专议〔2003〕13号:《关于贵阳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会议纪要》,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45-46页。)


(四)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论证报告


由贵阳金筑大学与贵阳师专联合撰写的《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论证报告》的内容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必要性、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可行性、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实施方案、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实质性举措。

  1. 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必要性。《报告》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必要性: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符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想;是“建设大贵阳”,走人才强市之路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盘活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2.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可行性。《报告》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可行性:一是水到渠成;二是有一定基础;三是有资金投入保障;四是人口基础和区位优势。


3.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实施方案。《报告》从校名校址、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学科专业设置、本科教育发展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办学特色和方向等八个方面制订了未来的“贵阳学院”运转与发展的详细方案。


4.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实质性举措。《报告》以年度为单位,从七个方面对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实质性举措作了阐述。进一步增强了论证报告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为“贵阳学院”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论证报告》,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4-17页。)


(五)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对两校合并工作的评审


2003年8月28日,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以下简称“两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学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有利于促进贵阳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我省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实现办学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办学层次,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两校合并后基本达到设置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目前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两校已做好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是必要和可行的,拟同意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评议意见》,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34-36页。)


专家组的意见也是代表贵州省教育厅的意见。本次评审组的组长是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吕传汉教授。其他参加评审的专家组成员有:时任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封孝伦、时任贵州大学副校长薛赛凤教授等。


(六)贵州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关于两校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函


2003年9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教育部递送公函,申请将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公函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将给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贵州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师范院校的布局和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贵州省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振兴贵州经济,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实现富民兴黔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研究,拟将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详见贵阳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3〕36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将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的函》,贵阳市人民政府编写:《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申报材料》,2004年2月29日,第1页。)


(七)国家教育部同意组建“贵阳学院”的正式批复


2004年5月13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贵阳学院,其组建基础即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完成阶段性使命功成身退。“贵阳学院”的性质是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办学定位为教学型多科性学院,重点发展工学、理学、文学,有计划发展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贵阳学院”选址在龙洞堡科教文化规划区原金筑大学,占地1200亩。规划建设遵循新一轮城市大学“园林式、生态型、数字化”的基本范式,建设风格凸显城市大学的特色。承20多年的办学历史,并两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参见蒙秋明,龚振黔主编:《贵阳学院大事记(2004-2014)》,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八)“贵阳学院”正式挂牌



2005年5月18日,贵阳学院在学校田径运动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副省长刘鸿庥和市长袁周为贵阳学院揭牌。出席揭牌仪式的省市领导有: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鸿庥,中共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兴,贵阳市政协主席许朗等。中共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贵阳学院党委书记秦家伦致欢迎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东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省、市百余家单位,贵阳晚报、贵阳电视台、贵阳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以各种形式向贵阳学院揭牌仪式表示祝贺。同日,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浓墨重彩推出署名“中共贵阳学院委员会”的专版文章,通栏大标题是《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谋划贵阳学院的未来》,标志着贵阳学院的组建和挂牌,展示了贵阳学院党委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参见蒙秋明,龚振黔主编:《贵阳学院大事记(2004-2014)》,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5页。)


(九)贵阳市师范学校与贵阳学院的合并


2009年6月19日,对于贵阳市师范学校来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和贵阳市教育局的安排,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所有教职人员,根据各人的专业性质和原工作岗位性质,被相应安排到贵阳学院的行政岗位或教学单位。至此,贵阳市师范学校走过了其107年的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这是历史的使然,贵阳市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年创办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李端棻、乐嘉藻、于德楷、李增裕等人,获悉贵阳市师范学校融入贵阳学院的消息之后,尽当含笑于九泉之下。贵阳市师范学校与贵阳学院的合并,让贵阳市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新生,同时也将贵阳学院办学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百余年。


三、从贵阳学院办学历史看李端棻对贵州师范教育的影响


李端棻是近代贵州走出去的历史文化名人。他对近代教育改革的设计,他对新学的倾力传播,他对人才需求的急迫心理,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李端棻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一不图功名,二不图私利。图的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他与北京大学结缘,源于他向光绪皇帝请示,在北京设立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1981年由萧超然等人编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开篇布局的第一章,就是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写起的,而不是从1912年5月的改名北京大学校名开始的。类似的情况,譬如:四川大学校史。2006年由王庭科等人编辑、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四川大学校史稿》(第1卷)确认四川大学办学的时间是自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计起,而不是从1931年三校(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计起。李端棻与贵阳学院结缘,源于1902年他与乐嘉藻等人创办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贵阳学院办学的历史(也可以说贵阳学院校史)从1902年写起,此乃名至实归,无可非议。


基于贵阳学院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李端棻对贵州教育的影响,主要是从师范教育的视角来评判。贵州师范教育能有今天这样的办学格局,李端棻先生的开创之功值得所有贵州人民永远铭记于心。可以说,李端棻为贵州师范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有一个从思想萌芽、发端到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与近代中国危亡局势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催生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萌芽、创建与发展。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朝廷上下,士大夫们逐渐认识到西方现代教育的本质,对洋务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检讨。1896年,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后,学校教育改革的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要求对当时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维新领袖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创办师范教育的问题。在该文中,他以日本兴学为鉴,提出“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的观点。认为在师范学校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他说:“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者也。”强调“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梁启超:《论师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37页。)此为中国师范教育思想之萌芽。


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1896年2月,清代高官、知名实业家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分立四院,先设师范院。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开学,录取师范生40名。此为中国师范教育机构之发端。南洋公学师范院至1903年裁撤,前后历时6年,共培养师范生71名。


以南洋公学师范院为肇端,一批零零星星师范学堂得以创办。其中,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创办就是全国相对靠前的师范学堂。对此,贵阳学院的马筑生教授经多方考证,指出:“贵阳公立师范学堂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创办,设置规范,比沙元炳创办的如皋师范学堂还要早创办五个月。比张謇、范当世、沙元炳等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还要早开学一年。是我国第一所规范设置的公立师范学堂。”( 马筑生:《贵阳市师范学校校史简介》,周术槐,王利主编:《李端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贵阳: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2022年版,第342页。)其中,江苏如皋师范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创办于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1903年4月27日)。类似观点马筑生教授在《李端棻与贵阳公立师范学堂》一文中也有所阐述。(马筑生:《李端棻与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周术槐主编:《李端棻: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69-73页。)再说,《北京师范大学校史》一书对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时间也有明确考证。该书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始基的创立,是在一九O二年(光绪二十八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的名称,也就是它的前身。”(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具体而言,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办的时间是1902年12月17日。与此同时,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首次录取的学生王道元先生亦在回忆录中也指出:“庚子第二年(即1900年庚子事变后的第二年,指1902年,笔者注),光绪帝载湉、那拉太后由西安回京,为装饰门面起见,同年十二月,任命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筹备招生开学。……首先招考师范馆优级师范生。其学生来源,是由各行省选送和自愿投考的。……第二年(指1903年,笔者注)开学时,外省选送的学生陆续报到,已达一百三十余人了。”(王道元:《早期的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第4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此外,崔运武在《中国师范教育史》中也指出:“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举行速成科招生考试,招收仕学馆和师范馆学生。师范馆考生除京师由管学大臣主考录取外,另由各省选送,大省7名,中省5名,小省3名,考试科目有修身伦理大义、教育学大义、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学、物理、化学、外文等8门。结果,师范馆录取学生56名。接着,又于11月25日再次招生,其中,师范馆又录取学生90名。12月17日,师范馆和仕学馆正式开学,这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诞生。”(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33页。)至于相关文献记载,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12月30日虽也曾附设师范馆( 参见邵业昌,张恒博主编:《中国历朝帝王概览》,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476页。),但因未启动考试与招生,纯属有名无实,学界并不认可其开启师范教育的举措。基于这一状况,从师范教育的视角来看,相关记载与回忆表明,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时间比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创办的时间晚了8个月。其他晚于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创建的师范学堂还有:1902年5月,张之洞创办于湖北武昌的湖北师范学堂;1902年8月,袁世凯创办于直隶保定的直隶师范学堂;1903年2月,张之洞创办于南京的三江师范学堂等。就贵州本省来看,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1941年6月24日由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设立的。1941年8月25日考生开始报名。10月20日开学。学院正式上课的时间是同年11月3日。相比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创办的时间而言,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办的时间晚了39年多。(参见《贵州师范大学志(1941-2021)》编撰委员会编:《贵州师范大学志》(1941-2021),贵阳:孔学堂书局2021年版,第2页。)


综合以上情况,从李端棻与贵阳学院校史关系的视角来看,李端棻对近代贵州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师范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主要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创办,在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办学历程中属靠前创办的师范教育机构。对贵州来讲,贵阳公立师范学堂的创办,为贵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师范人才,开创了近代贵州师范教育的先河,有力地推动了贵州师范教育的现代化。


四、结语


历史的发展有其深厚的底蕴。它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过去的历史是今天历史的依据。未来的历史是今天历史的延续。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强调贵阳学院的校史当自1902年计起,这是从贵阳学院办学历史的轨迹得出的结论。


特别声明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贵阳学院图书馆、档案馆、离退休工作处,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历史学会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以上内容,由于资料与个人见识的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对此,欢迎知情者提出宝贵修改意见,以达统一认识,厘清历史之目的。

《贵州学派》编辑部

总顾问:顾久  徐圻  陈世和
总编:殷平
主编:沈家卿
罗仕明  杨志军 刘秀鸾 雷智贵  程明飞  
影像采编:李贵云  周文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贵阳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