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真实最动人的幼儿园实录,全中国仅此一例丨阳光与阴影同在,纪录片《幼儿园》推荐

满满妈妈 满满的小书 2022-05-06

点击上方蓝字"满满的小书”或扫取文末二维码

关注丨有视野、高品质的亲子共读自媒体

加入丨热爱童书与分享的书友圈

结~伴~共~读


满满2岁7个月。今年的9月1日,和她差不多大的一些小朋友,可能有的就将上幼儿园。常常妈妈们见面也都互相会问,什么时候送孩子去幼儿园啊?打算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啊?每对父母心里,都盘旋着同样的问题。

今天推荐一部纪录片《幼儿园》。在这部毫不理想化也不概念化的影片里,孩子们的真实的面貌,状态和情感……极为动人。




  • 导演: 

  • 类型: 纪录片

  •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上映日期: 2004

  • 片长: 70分

  • 又名: Kindergarten


或许可以先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的导演。


纪录片《幼儿园》的导演张以庆,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广为人知的《舟舟的世界》。记录下一个智力残障的孩子舟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的惊人表现。这部纪录片,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震动。


《幼儿园》同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赏,国际评委认为,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全世界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所谓真实的童年生活本身?在《幼儿园》里,究竟是怎样的呢?


就像上面这张照片,这就是真实的幼儿园一幕。


一个小男孩儿,正恶狠狠地威胁这个小女孩儿,“你给我坐着。”


这帧画面一下子超越了所有概念化,脸谱化的幼儿园图景。它关注真实的孩子,并不理想,也不单纯的孩子。



这也是真实的幼儿园,小班孩子入托的第一天。



这是孩子们入园的第一顿饭。许许多多孩子都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吃完,老师们太忙了,真的顾不过来。


导演张以庆在谈到拍摄幼儿园的选址时说,


武汉的幼儿园历史悠久,中国的第一家幼儿园就是一百多年前由张之洞在武汉创立的。他几乎跑遍了武汉市所有的幼儿园。

只有一位园长告诉他,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孩子个性的重视和关注。

这所幼儿园面积很大,园舍都是两层的苏式建筑,对许多成年人来说非常亲切,这正是张以庆要找的“幼儿园”。


于是他们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最终制作成了这部中国幼儿园实录。


从一开始,它就记录了集体生活里,个体的被忽视,集体对对孩子的驯化。

老师教孩子们唱儿歌,绝对的单调,绝对的重复。


老师抓过孩子洗澡,孩子们不停地哭闹,我要跑,我要跑,我要跑……


它也记录下,孩子们不得不独自一个人面对成长的无助与努力。


这个画面里的小男孩儿,正在想办法叠一把椅子。画外音是老师的声音,“把椅子调个方向。”


小男孩儿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于是也没有人再顾得上他。他就不停地把这把椅子放下来,再费劲地搬上去,他用身体扶着椅子,怎么也理解不了这把椅子为什么就是放不好……


有太多他们小脑袋里理解不了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只有一个人独自去完成。


尽管有这些环境的不尽如人意,《幼儿园》也记录下,


孩子始终有可爱的,温柔的一面。这是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尽力保护的东西,也是影片最欢乐的部分,看到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比如,在午睡时,两个要好的孩子,紧紧拉住好朋友的手。



又比如,这个面容清秀的小姑娘,她每次出现,都照亮了屏幕。



在她的好朋友,这个红衣服的小男孩儿被另一个孩子打了之后,她吃饭的时候,用小勺分了一个肉丸给他。一个极其自然又温柔的,小小的安慰。孩子多可爱。



在每次入园季到来的时候,各种入园书单满天飞。但是书单通常关注的,都是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纾解入园焦虑,分离焦虑,人际交往焦虑等等具体的问题。


《幼儿园》没有关注这些表象的问题。


因为,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天开始,每一个孩子,要经过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断奶期。


对孩子们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心理成长阶段。在这中间,孩子们的内心的乐与苦,并不为太多人关注。


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们和我们一样,有的时候其实非常孤独。


这帧画面上的孩子,他的妈妈每次都是最晚来接他的。在那个时间段里,影片真实的记录下,这个孩子如何地忧虑和不安。


因为教室里有一前一后两扇门,他不确定自己的妈妈会从哪扇门来接他,于是他来回地走,来回地张望,一次又一次失望……


在大人的世界里,可能有太多的事情,比接这个孩子回家要重要得多;但是对这个孩子而言,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他,是唯一天大的事情。


正如张以庆说,“纪录片工作者,就是用生命去交换有意思的镜头。”他的这些镜头,让每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被触动。


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幼儿园,或者有没有理想的幼儿园。

大家都喜欢的共读推广人@粲然,在自己的孩子米尼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最终自己办了一所“三五锄”。

她把她自己对教育的希望,教育的观念,对教育的思考,融入到办园中,幸运的是,她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或许,那可能是一所无限趋近于理想的幼儿园。



影片用了每个人都熟悉的民歌——《茉莉花》来作为背景音乐,多次出现。

导演张以庆在采访中谈到为什么使用这段音乐,“

”这是我个人化的东西了,想到幼儿园我就联想到了这首歌…《茉莉花》这首曲子很包容,忧伤可以,抒情可以,怀旧可以……“


怀旧的基调也渗透在影像里。这些镜头是影片特意处理过的泛黄的影调,记录下这些孩子,面对大人的采访时,各种认真,狡黠,推脱,害羞……张以庆说,幼儿园的园长,最开始不能接受影片将他的幼儿园和孩子们拍摄成这样,但是张以庆的话最终打动了他。


面对现实确实不容易,但你总得对几十年后负责任,我们应该想到的是,这些孩子在10年或者20年之后再看这部片时候的感觉。因为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这个社会共性的东西。


我和满满爸爸是研究生同学,方向是电影理论。一同看电影聊电影,一年上千部电影的观影量,在还没有满满的时候,是我们惯常的业余消遣。

不过也很久没有一起看电影了。

看完这部纪录片,满满爸爸跟我说,

“有没有感觉,这部片子其实是很忧伤的……很多东西,瞬间就成为了回忆。”


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现在正在卧室里酣然入睡的那个小小人儿,瞬间就会长大,瞬间就会被社会,被集体空间所裹挟和影响,瞬间,我们在她生活中占的比重,我们起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她最终,要独立一个人,去适应,或者不适应这个世界。


比如,首先要适应一所小小的她,完全陌生的,还不能够去理解的,也不是那么能够理解她的,一个处所,一种机构,一种体制,那就是,“幼儿园”。


每念及此,我都只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在这样想呢?


“即使有人说我对你太过宠爱,我也要多疼你一些时间。”



附:纪录片《幼儿园》观看地址:


相关精华推荐,在“满满的小书”上分享过的其他的电影和记录片,点击直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谢谢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


谢谢你来"满满的小书",回复以下关键词,直达干货,持续更新中。

"书单"——获取独家原创,扔掉那些抄来抄去的书单吧,年度书单在这里;

"0-2岁"——获取0-2岁低龄宝宝最佳书单,那些让宝宝无法抗拒的触摸书立体书翻翻书等等;

"电影"——满满妈妈是电影学硕士,获取满满妈精挑细选的日本动画电影二十部,无限的爱与美;

"春天"——关于春天的最美绘本和电影推荐;

"音乐"——超强大贴,超高人气,宝宝古典音乐启蒙的无敌攻略;

"科普"——DK,Usborne,法国拉鲁斯,法国Youpi,四大顶级出版社的宝宝科普入门读物,你选哪一套?

"观察力"——超长长长的宝宝观察力独家书单,敏锐的宝宝有鹰的眼睛。

"岩村和朗"——如果你也热爱《十四只老鼠》,别错过岩村和朗的其他经典;

"积木"——数十种积木逐一细数,史上最全积木攻略;

“诗歌“——满满妈推荐十部适合亲子共读的最美诗集;

“英文”——宝宝英文启蒙超长书单,三十位英文名家一网打尽;


“满满的小书店”全面上新

读小库夏季套装

保存图片,识别二维码直达


3-:适合3岁以下的幼儿

3+:适合3-6岁的儿童

6+:适合6-9岁的儿童

9+:适合9-12岁的儿童

12+:适合12岁以上的少年


还想看看单本书?

扫码进店挑选!

比如我自己最爱的

《书中有座美术馆》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光临“满满的小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