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深处与碎石瓦砾里的字体遗址 | 随机视觉
第三期随机视觉如约而至。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隐字上海》以及其中收录的旧日上海手写店面招牌。
考古和考现
“倘若看得仔细些,上海的街头是有双重模样的。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时尚名品商店共存的,还有端庄的石库门,狭窄的小弄堂,以及旧时光里的店面招牌。”
《隐字上海》的开篇序言这样写道。这是一本有趣并且值得回味的小书,收录了三位摄影师(格里董、施佳宇、沈健文)过去七年间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下来的文字风景。文字何以成为风景?大概是因为这些手写的店面招牌充满了巧思和趣味,彰显着个性和风格,散发出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这些文字风景在书中被大概分为两种,一类是“昔日落在街角或弄堂深处的烟杂店、酱油店、副食品店”,另一类则是“隐藏在拆除的招牌里层、新搭建的脚手架背后、碎石瓦砾间的字体遗址”。这些或饱满或精干,或俏皮或端庄的字体,既吐露着店家的私人趣味,也传递着时代的宏大印记。《隐字上海》中提到,丰润饱满的繁体楷体招牌,往往可以追溯到民国或者清末;社会主义特色的语词、汉语拼音和二简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俗称二简字,该方案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汉字简化方案》通过后,50年代开始酝酿,1960年向全国征集意见,1966年中断制订,1972年由周恩来主持恢复制订,1975年报请国务院审阅,1977年12月20日正式公布),见证了建国后的语言文字改革;带着行政区划名称和编号的粮油果品烟杂百货店,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将经营产品和广告语诚恳地写在街角旺铺的门檐上、墙身上或挂在门外,则似乎是跨越时代的招徕生意之道。
如今,市政建设和市容更新快速推进,这些曾经的风景在一轮轮拆迁和改造中重见天日,又迅速消失。这些旧日的符号或被全新的符号覆盖、取代,或与全新的符号并置、融合,构成一道道奇异的风景。在拍摄过程中,三位摄影师经常发现,一个店招之上有三四层招牌叠加在一起,“要把之前的招牌完全洗干净太麻烦了,所以新的招牌剥落后你会看到两三种字体、两三种风格,这是这个城市内部的肌理。”时间和空间,同时被挤压,过去与现在,汇聚于一处。
对于摄影师之一格里董来说,拍摄这些刚刚得以露出又行将消失的老招牌和旧字体的过程,如同与时间赛跑。他曾在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为的是和拆迁队比拼速度,赶在拆迁队开工之前留下一些最后的影像。“肯定是错过的比拍到的多,”格里董说。
“这是一份考现档案”,《隐字上海》一书的编辑Mira这样评价收录在这本书中的照片。“考现是相对于考古来说的,只不过因为城市更新速度太快了,所以考现马上也就变成了考古。”
纠纷和争议
昊诚商行
怀旧与审美
对于三位上海土生土长的摄影师而言,上海过去的景观正在急剧消失。无独有偶,在随机波动此前对于上海作家任晓雯和上海艺术家马良的采访中,二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种感受。对任晓雯来说,“整个上海都消失了,不仅仅是一两个景观。”她儿时的居住地凤阳路如今变成了成都路高架的一个桥墩。马良说,“我在上海也失去了上海。我们小时候的上海跟现在有什么关系?虽然在故乡,我还是失去了故乡。”
欢迎光临
究竟是保护还是拆除,董格里有自己的看法。“大家觉得这个东西要保护起来,是因为大家没看到过。如果到处都是这样的店招,大家也不会觉得稀奇。这就是自然而言的,像一个城市的更迭,是一个循环。”
更迭过程中的“审美”是否越来越差了呢?三位摄影师表示,好不好看因人而异。“审美是很主观的,我拍摄这些是因为觉得亲切,我小时候跟外婆去买米的粮店也是这样的招牌。好看不好看是个人的感觉。这种招牌对我而言更加亲切。”董格里说。
Mira认为,“大家会觉得现在的审美更差,原因在于现在的生产方式太机械化,太粗暴,没有人情味,从中看不到一种情感的联系,就会觉得现在的招牌很临时。而以前的招牌能让人感受到设计的心思和工序,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招牌,一个做生意的地方。”
关于《隐字上海》
作者们
格里董
沈健文
隐字上海
Uncovered Signs in Shanghai
文字 | 随机波动图片 | 隐字上海
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
\ Say Hi /
surplusvalue@163.com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