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坚持了一辈子的老习惯

点此添加► 北门翠竹 2022-10-18

长按图标点击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beimencuizhu

       毛泽东之所以高瞻远瞩,战略眼光广阔,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关心时事,嗜报成癖有关。有时读报竟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地步,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习惯他坚持到老,也在他的治国治军生涯中帮了大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将报纸誉为毛泽东的“第三只眼睛”。

       1911年,他从韶山冲来到长沙的湘乡县驻省中学读书。在学校他第一次看到报纸上有新闻、有政论及其他各种文章,觉得世界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此后,他就特别酷爱读报,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毛泽东离开学校,响应辛亥革命,参加湖南新军当了兵。新军每月发给士兵7块钱的军饷,毛泽东拿了这些钱,除缴2元伙食费和买水的钱外,剩余的钱都用在订阅报纸上。

       南北议和后,毛泽东退出军营,继续求学。在没有入校的一段飘泊生涯中,他每天到长沙图书馆读报,经常是早去晚归。中午,他为了多看书,节省时间,常常买几个包子充饥,坚持以恒。

       有一次,他从《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个新名词,还阅读了一些讨论“社会主义”的报刊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唤起了他追求真理的热望。

      毛泽东1913年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这里读报的条件更好了。该校自习室的西头有一间可容纳几十个同学的阅览室,凡属重要材料,不论篇幅多长,他总是认真阅读,做出摘录,把报纸上见到的中外城市、港口、山脉、江河等地理名字,一一记录到笔记本上。

       1928一1929年间,红军坚守井冈山,消息闭塞。毛泽东通过敌人报纸虚假、夸大的假报道,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出敌人的动向和意图,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出红军的战略和策略。

       红军到了赣南和闽西,毛泽东派宋裕和带一个连到瑞金县城抢报纸,天天可看到《国民日报》、《中央日报》和南京、上海、广东、福州、厦门、漳州、南昌、赣州的报纸,在瑞金县城可看到何键的机关报、长沙民国日报等。

       在福建汀州,毛泽东通过傅连璋的合法身份,订了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广东的《工商日报》、《超然报》等。他特别高兴,并根据报纸分析,印证了关于敌人的实力、动向和企图的情报,和朱德、陈毅商量好后,决定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攻打尾追之敌刘士毅部,取得了著名大柏地之战的胜利。

       毛泽东酷爱读报,更讲求用报。1935年9月21日,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毛泽东翻阅了所有找来的报纸,据当时《晋阳日报》报道,陕北有红军五万余人;《大公报》也报道,关于农村“赤化”问题,陕北甚于陕南。陕北红军完全占领了延安、延长、保安、安塞、靖边等五县。

       这时,聂荣臻的通讯员也送来一张《山西日报》,报道刘志丹在陕北如火如荼闹革命的消息,叶剑英、彭德怀赶忙把报纸送到毛泽东的住处。


       毛泽东、周恩来看了报纸大喜。毛泽东认为,陕北地域辽阔,群众生活艰苦,革命性强,又有刘志丹、徐海东建立保存下来一块完整的根据地,他在驻地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将中央正式迁到陕北。

       通过读报发现人才,是毛泽东用报的另一领导方法。

       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此文虽只千余字,文笔深沉老辣,竟然出自20岁的年轻人之手,毛泽东读后,极为赞赏。特意把田家英请去谈话,不久聘为毛岸英的老师,后来调为秘书。起草中共“八大”开幕词,毛泽东听到中央许多人称赞开幕词写得很好时,他对大家表扬说二“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的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

       毛泽东通过看报,深谋远虑以后,实现重大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伟大胜利。

       1947年3月31日,刘少奇和朱德受命带领中央工委去寻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脚点的时候,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毛泽东为什么要刘、朱去白毛女故乡,白毛女故乡在哪里?这也是毛泽东从读报萌发的主意。

       原来毛泽东早在山西的《朝阳日报》和《新华日报》分别看到《白毛女》的发源地——平山县,这里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各级党组织,影响很大,曾被称作是“北方的兴国”。抗日战争中,一篇长篇通讯《一个不平凡的县》详细报道了平山县抗日游击队和“平山团”的英雄事迹,驰名全国,自然也受到毛泽东的青睐,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推荐,刘少奇、朱德多次派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调查,认为这里是大山与平原的交界处,能进能退,进可通向全国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山,群众基础不错。于是,毛泽东和党中央最终选定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召开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运筹帷握过三大战役的作战部署。

       毛泽东不仅自己多看报多读书,而且勉励全党领导干部多看报多读书,终身受益。

       庐山三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下榻的住宅或办公的地方,一般多看的是《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文汇报》、《湖南日报》等,还从北京带来很多书,从庐山图书馆借不少书。

       1971年,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念念不忘看报读书:“庐山会议上讲了要读马、列的书。希望你们今后多读点书。高级干部连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都不懂,怎么行呢?读马、列的书,不好懂,怎么办?可以请先生帮。你们都是书记,你们还要当学生。我现在天天当学生,每天看两本参考资料,所以懂得点国际知识。

注:素材摘自网络《北门翠竹》摘编。

版权原作者所有。

投稿 邮箱:438726462@qq.com

喜欢评书的朋友请关注《教场秋点兵》

欢迎关注红旗文献

欢迎关注红心永向红太阳

混世魔王程咬金~刘兰芳~001

铁伞怪侠~单田芳~039

铁伞怪侠~单田芳~040

封神演义~袁阔成~075

封神演义~袁阔成~076

三侠五义~单田芳~099

三侠五义~单田芳~100

红楼梦~刘兰芳~108(大结局)

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花鼓音乐剧进校园《少年毛泽东》首演引热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