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人物丨陆游:一个贴有渣男标签的爱国诗人

王焱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11-17


文 | 王焱

01

宋徽宗宣和七年,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金国的铁骑踏破了大宋的国门。过了165年太平日子的北宋王朝,一时间狼烟四起,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

这年十月十七日,陆游在淮河上一艘算不得豪华的私人游艇里出生了。他老爸陆宰欣喜之余,就地取材,给儿子起名为陆游。啧啧啧,得亏陆游这孩子命好,是出生在淮河上的游艇里,倘若他是出生在马路上的公共汽车里,他老爸可能就会给他起名叫陆走了。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淮河这个地方不简单,有冤死鬼。那位列水泊梁山第二把交椅的玉麒麟卢俊义,在随大哥宋江接受招安后,成功洗白,做了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可惜在中央政府工作的蔡京、高俅这一班奸贼,死活就是见不得人好。他们怂恿宋徽宗召卢俊义进京问话,趁赐宴之时在卢俊义的饭菜里投入了水银,致使卢俊义在返回庐州的途中,毒发溺水而亡。而事故地点就在陆游出生的淮河上。说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襁褓中的小陆游一句:那小屁孩,你可是卢员外转世投胎吗?

言归正传,只说在宋钦宗靖康二年,也就是陆游不满三岁的时候,金军大举南下,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扯淡皇帝,北宋王朝就此灭亡。同年,性无能的赵跑跑,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王朝第一任皇帝。

赵构这家伙之所以能做皇帝,纯粹是走了狗屎运。

建炎三年,金兵渡过长江南侵,赵构率臣僚南逃。陆宰携家带口改道逃到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这时陆游年仅四岁。

小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02

十九岁那年,陆游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妹纸为妻。因为唐婉这妹纸也擅长诗词,所以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写一些文绉绉的东西出来秀恩爱。小两口夫唱妇随,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和谐。

唐婉本是陆游的表妹,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她与年龄相仿的表哥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手拉手度过了纯洁无瑕的少年美好时光。这桥段跟《连城诀》里的水笙和汪啸风的经历有点像。陆、唐两家的父母一边打麻将,一边看这两孩子玩的很腻,往来之间,眉目传情,就连在亲朋好友一起聚餐吃火锅的时候也不忘秀恩爱。看着陆游、唐婉这对青年男女这般没羞没臊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陆游家就拿出了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为信物,订下了陆游与唐婉的婚事。

陆游的母亲陆老太太,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跟《倚天屠龙记》里面那个嫁不出去的灭绝师太有点像)。她一心盼望着儿子陆游能考上公务员,好混到政府队伍里去工作,以便光耀门庭。可是眼见儿子陆游自从和唐婉结婚以后,那是整日留连于温柔乡里男欢女爱,翻云覆雨,根本无暇顾及考公务员的事,这让陆老太太很不满意。她曾几次以婆婆的身份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要以丈夫的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游、唐婉二人毕竟是年轻人,身体好嘛,压根就没把老太太的话当回事,依旧是整日情意缠绵,莺莺燕燕,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老太太因此对儿媳妇唐婉大是反感。

逐渐对唐婉有了偏见的陆老太太,将唐婉视为陆家的扫帚星,认为她在故意耽误了儿子陆游的大好前程。

于是这个崇上封建迷信的老太太就跑到郊外的无量庵,请庵中的尼姑为唐婉卜算命运。可这算命的老尼姑也不是什么好人,她凭借着丰厚江湖阅历,一眼就瞅出了陆老太太的小心思,为了多骗老太太俩个钱买化妆品,这个天杀的黑心尼姑竟然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昧着良心说出了: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日久必有性命难保的话。乖乖,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可了不得,陆老太太一听,那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让陆游和唐婉离婚。

苦命的唐婉妹纸,因为患有先天性不孕症,结婚几年也没为陆家生下个一男半女,所以家庭地位也不是很高。婆婆又存心棒打鸳鸯,跟她过不去,男人陆游又是个不敢违抗母命乖孩子,最终迫于压力,她还是和陆游离婚了。

办完离婚手续后,陆游与唐婉难分难舍,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陆游在外面悄悄租了个房子将唐婉包养了起来,可惜临了还是被陆老太太这个灭绝师太给发现了,万般无赖之下,陆游只得彻底切断了与唐婉的来往。


03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也就是岳飞遇害的第十二个年头,陆游到京城参加政府专为官二代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学霸级别的陆游居然考了个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当陆游和几个基友在KTV喝酒庆贺的时候,一场有理没地说的无妄之灾正在向他袭来。

这人一旦要倒霉,它就是这样,放个屁都能砸脚后跟。因为陆游在考试中拿了个第一名的好成绩,名次尚排在秦桧的孙子秦埙前面,这让秦桧很上火。特么的,我秦桧在这大宋朝可是放屁崩坑的主,就连岳飞那样大V都被我整死了,你个陆什么游毛头小子竟然敢压我孙子一头,这不是搞事情吗?敢跟我秦桧玩真的,看我不分分钟完爆你。次年,在礼部组织的考试中,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没考上工作的陆游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家乡,物是人非的现实让他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在沈园漫步时,迎面遇上了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凝固了,恍惚迷茫,眼帘中饱含的也不知是情?是怨?是思?还是怜?

唐婉此时已嫁给了一个叫赵士程的男人,而陆游也娶了新媳妇。本来已将往事淡忘的唐婉,在与陆游不期而遇后,无疑又将她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如黄河泛滥般奔泄而出,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着诗酒和新欢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始终还是旧情难忘。在这一刻,那埋在二人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一人在花丛中怔怔发呆,轻声哼唱着那首: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04

一阵温暖的和风袭来,吹醒了沉浸在旧梦中的陆游。

他不由自主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见唐婉与丈夫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吃牛肉面。陆游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玻璃心都碎成渣了。

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之后,陆游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在回廊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唐婉也提笔在陆游的词后也和了一阙《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唐婉的心再也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积郁成疾,在秋风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随风飘落,与世长辞,年仅二十九岁。

唐婉的谢世,陆游说破大天,也有着推脱不掉的责任,这个自不必说。自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陆游自此也被后人给贴上了一个“渣男”标签。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陆游其人,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终其一生,都在做着为国为民的好事,却唯独做下了对唐婉不住这一件坏事。在生活中,我曾多次听到很多有文化的女同胞说陆游是渣男,其中包括两个大学讲师级别女士。

我个人觉的这种但从女性角度出发的评价是不中肯的,很片面化的。陆游与唐婉一事,错在陆游,这个我不替他争辩。但就事论事的说,给陆游贴一个渣男标签,我是不太赞同的,因为单就一件事,就给一个人的品德下结论,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的不理智,不可取的,我也很反对。我觉的陆游对唐婉的感情,比那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对薛涛薛大姐的感情真挚多了。

关于元稹和薛涛的事迹,我在《倘若有来生,我们做情人》一文有过详细表述,这里不再多言。

对于陆游和唐婉一事,我对陆游的看法是:罪无可恕,情有可原。

05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奸贼秦桧病逝。陆游时来运转,初入仕途,不久后被调入首都工作。

宋孝宗赵昚即位后,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陆游给宋孝宗上疏,建议他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此时宋孝宗正忙着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的建议。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宋孝宗,宋孝宗于是将陆游贬谪为镇江府通判。

陆游在镇江工作期间结识了张浚,并给张浚献上出师北伐之策,张浚赞扬他“志在恢复”。次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有小人陷害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七年后,王炎组建军僚幕府,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作了《平戎策》。之后不久,朝廷否决了北伐计划《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

宋孝宗淳熙五年,五十四岁的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宋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两年后,朝中有人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淳熙十三年,朝廷才重新起用陆游为严州知州。同年,六十二岁的陆游写下了抒发胸中郁愤之情的《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06

宋宁宗嘉泰三年五月,七十八岁的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婉言拒绝。次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两年后,韩侂胄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次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者携带韩侂胄的头颅前往金国请罪,并和金国订下丧权辱国的“嘉定和议”,自此,南宋王朝的北伐计划宣告彻底破产。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忧愤成疾的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周恩来总理后来评价陆游说: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临终之际,写下了名流千古的绝笔遗嘱《示儿》一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终 -


【版权说明】:本文转自“在下王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