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6境界:唐代偶像剧里的“大男主”——王维《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文稿】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们首先要来对这首诗里边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便于更好深入的理解这首诗。终南,指的是钟南山。钟南山位于现在的陕西西安市的南部,实际上是秦岭山系的一支。终南别业,这个“别业”  呢,是唐代的一种称谓,实际上就相当于在山间所修筑的小型的别墅,但它跟我们现在别墅的概念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指的是一些小型的茅屋草屋或者是房舍。特别是像王维这样官职不高,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官员,他们所修筑的别业估计不会太大、太奢华。

在这首诗中所提到的“终南别业”,有必要解释一下。王维修筑别业的时间,大概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前后(即公元741年),他就在终南山,特别是在终南山的辋川这个地方,开始营建他的别业。王维建别业有个前提,是初唐诗人宋之问,曾在这里有一个别业的遗址,他购得宋之问别业遗址的基础上,修建了王维自己的“终南别业”。而王维的“终南别业”,因为位于终南山中的辋川谷这个地方,又叫“辋川别业。”

那么《终南别业》这首诗说“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人到中年的时候啊,就“颇好道”了。这个“道”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佛教。我们知道,王维是一个有着比较精深造诣的佛教徒,他说人到中年之后,渐渐地对佛教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喜欢探究佛教中的争议。“晚家南山陲”不是说到了晚年才住到南山边上,而是说最近晚近的时候,王维住到了南山这个地方。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年以后,过了中年之后,我对佛教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就住在了终南山领悟佛教。

这首诗接着说:“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每当自己很有兴致的时候呢,就会出去独自走一走,看山、看水、看⻛景,走到哪里算哪里,并且呢、能够怡然自得,并不强求自己,只要自己内心里有体会就够了。总之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在说:在中年以后慢慢懂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高兴,怎么能才让自己舒适,那就怎么去做。内心里有非常丰富的感受。

他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向来被后人所颇为称道的诗 句。觉得写得非常的安闲、诗意、潇洒。意思是说,在山水之间走啊走,也许他沿着水流走,也许它是沿着河流走,一直走到没有了水。于是呢,他就坐下来看着一朵云冉冉地升起。这儿虽然写的是景象,但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内心的心境,写了一种随遇而安,随水、随云而走,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看到哪里走到哪里,走到哪里就欣赏到哪里。

最后说“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里特别使用了一个“偶然”和“无还期”,说自己呀,偶然之间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老头,老头不认得他,他也不认得老头,但是两个人呢,谈谈笑笑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两人随意说笑之间,居然忘了回家的时刻。总而言之,诗人就是要突出一种随性,使我们感觉到山林之趣,只要自己在山林中走的愉快怎么都行。

后人也认为这几句诗充满了禅意,什么叫禅意呢,我觉得就是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领悟。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必然性和规定性,而诗人对禅意的领悟和诗意的领悟,其实就是强调对随机性和偶然性的领悟。在这大自然当中,所有的景象都是如此美好,所有的事物都   如此惬意。诗人从中感觉到的不仅是生机,还有人生的生趣,你可以把这当做王维对佛教的某种领悟,是王维到中年之后对人生的领悟、对自己存在的领悟。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在盛唐时代,像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等等许多的诗人,他们都写了很多激昂向上的诗篇,而为何独独王维这位大诗人会写像《终南别业》这样看上去有些离群索居的诗篇呢?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啊,大家可能有误会,王维也是盛唐诗人非常杰出的代表,但是盛唐诗人的生存状态都各有不同。

譬如像王维,王维早年就考中了进士,并且很早就在中央担任官职。在开元天宝时期,他往来游历于王公贵族之⻔。而且王维这个人跟盛唐其他诗人相比,他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他不仅诗写的好,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写得好,他又精于绘画,擅⻓草隶书法,特别是他还精通音乐,所以这样一个诗、书、画、乐都精通的人,在盛唐时代广受欢迎。

刚刚我们说了他的家庭佛教氛围非常浓郁,你看王维,他字“摩诘”,实际上就取的是《维摩诘经》这个意思;王维和他弟弟⻓时间奉佛,日常不食荤腥,只吃素⻝。晚年的时候,衣服甚至不着彩饰。由此可⻅,王维跟佛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在当时的盛唐时代,佛教也非常的兴盛。所以王维写出《终南别业》这样诗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王维在辋川修建别业,并不是说,王维辞去了   他的官职,专心致志地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在山林草泽之间。王维之所  以居住于终南山辋川别业,与“张九龄罢相”之事应有一定关系。张九龄是盛唐时期名相,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写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著名诗作。

王维这个人,天性好静,不喜复杂、黑暗的官场政治。但他对张九龄还是很有信心的,多年相识,使王维清楚认识到张九龄不仅是文坛领   袖,更是个有胆识、有远⻅的政治家。在张九龄的影响下,王维也一  改消极怠慢的态度,而潜心政务。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这件事对王维的影响很大,使得本就对政治失望的王维更加无意仕途。所以便渐渐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半官半隐或者亦官亦隐,也就是说一半做官,一半隐居。或者说做官中间有隐居,隐居中间也做官。这是唐代士大夫普遍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王维的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其实王维隐居山林,并不是不再出仕,而是要追求富贵和山林“两得其趣”的一种生活的状  态。也就是说平时上班的时候该上班上班该上朝上朝;在节假日的时候,也许他有机会、有时间,那么就往来山林之间,在辋川别业度过一段生活。

所以我们说从开元末年,到天宝时期,以至于到他的晚年,这种半官半隐就成为了王维的一种生活的状态。那么,这首诗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意思并不是说我中年的时候就喜欢了佛教,到了晚年才住到辋川别业。事实上是从中年以后,这种半官半隐的状态便是他的一个⻓期生活状态。除了在安史之乱的八年当中,王维被安禄   山掳掠到洛阳作“伪职”,剩下的时间都一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生活的。

你可能还会问,王维为什么一定要把别业修筑在终南山的辋川这个地方呢?我们知道辋川,其实就在现在的陕⻄省蓝田县的辋川镇。因为蓝田在⻓安的南郊,这里有林泉沟壑之美,并且上山驿路的交通非常的方便。如果骑⻢从⻓安而行,不出半日便可到达辋川。盛唐时期有   很多的王公贵族都在⻓安郊区修筑了别业山庄,王维当然比不了他们财富之雄厚,但是他也会修一个小小的别业,使其成为自己身心休憩之所。所以王维把别业安置在终南辋川这个地方呢,既能够以隐世自命,又不妨碍他在朝廷做官,这非常符合他亦官亦隐的生活理想。

尤其是到了王维晚年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因为他  自己有一段洛阳“伪职”的经历,这对在仕途上、经济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此就像自己说的那样:“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他在⻓安,每天只是和很多高僧玄谈。家里边也没有什么陈设,只有一些药罐子呀、茶壶啊,包括读经的案桌等。退朝之后,也只是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维是盛唐诗人当中的一类典型的代表,他们本身既能写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样的恢弘壮大的诗篇,同时也能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清新自适的诗篇。这两者之间看似好像有巨大的差异,但其实是有机的统一在  盛唐诗人心目当中的。尤其对王维这样的诗人来讲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能够由《终南别业》就推导出说,王维是一个纯粹的隐居   的诗人。恰恰相反,这样一种生活的方式和这样一种诗歌的⻛格,恰恰展示出了盛唐诗人独特的生存状态。他们既能走出⻔去,治国平天下,又能走入⻔内,过自己所闲适的生活。这样一种人格的姿势,是盛唐诗人特有的一种⻛采。



【往期链接】

郦波老师百家讲坛合集(共10部、143集)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1爱情:唐朝男生如何高级撩妹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2仁孝:萱花草的慈与爱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3友谊:李十二:别了,杜二甫?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4气象:全唐第一英雄赞歌—王昌龄《出塞》
郦波丨《最美唐诗十二讲》05趣远:名扬日本的“中国诗仙”— 储光羲《咏山泉》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