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传承 这个家族守护着纳西族独有的技艺和文化
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载体。5月27日,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纳西族大东巴和志本去逝了,享年90岁。几个月前,记者前往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探访了手工东巴纸技艺的现状与传承。
面临失传的东巴造纸技艺
在丽江北邻的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白水台,相传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习佛经回来,途径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在了这里,因此,白水台被中外纳西族学者称为纳西东巴文化的发祥地。
李秀花是纳西族大东巴和志本的小儿媳妇,这天早上,她带着儿子和东巴文化传习所的学员来到白水台的山脚下,采集造纸的原料。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17ad1rj5&width=500&height=375&auto=0丽江荛花是当地特有的高山野生稀有植物,也是东巴纸唯一的原料,尽管丽江荛花有毒性,东巴造纸技艺还是传承了几百年时间。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东巴造纸技艺却面临失传的境地。
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市级传承人 和玉红:
香格里拉只有我们家造纸,听说丽江有一家,独一无二的,丽江和香格里拉就只有两家造纸的。
手工造纸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东巴造纸有二十多道工序,剥下来的白色内皮先晒干,再用水浸泡;然后是加入草木灰蒸煮树皮,以减轻毒性,增强色度;随后在打浆的时候边洗边搓,把草木灰冲洗干净,把白皮捶烂,才可以用来造东巴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17phw83k&width=500&height=375&auto=0作为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和志本被人们尊称为大东巴,身怀东巴造纸和绘画两项绝技。为了让东巴纸的技艺被更多人掌握,和志本除了教儿子孙子学造东巴纸,还招收了很多外姓学员。
和志本还支持小儿子和玉红开办了东巴造纸传习所,以方便附近的乡亲们随时来学造东巴纸。
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在和志本的家里,李秀华给我们展示了几百年前的东巴经书。
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仅有1400多个字符,却能通过组合表达最为精妙的情感。因为书写和经文的多样性,东巴文字被中外学者誉为“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正是因为白地出产的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东巴文字经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17f4h8g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东巴造纸技艺和文字经典的传承
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显示,用东巴纸书写的东巴经典有五千多卷,仅在白地村,造东巴纸的作坊就有20多个。现如今,随着地域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东巴文化受到冲击,东巴纸的需求量也变少了。和玉红没有像哥哥一样出去打工,就是为了守住家传的造纸手艺。
现在,除了在和志本家里和大学的研究机构,新绘的东巴经书已经少见了。和玉红跟着父亲和志本不仅学会了造东巴纸,也学会了书写绘制东巴经书。和玉红的儿子也得到了爷爷大东巴和志本的真传,准备在读完大学后回到白地来传承这门手艺。
在东巴文化传习所,和玉红在教学员们学习造纸的同时,还教他们学习东巴文,这样写在东巴纸上的东巴文字经典就能永远地传承下去。
和志红告诉记者,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要想传承下去,靠它挣钱养家是不可能的,也许上了大学的儿子将来会有办法,会用东巴纸开发出更多具有纳西族文化特色的产品,让更多的人喜欢东巴纸,喜爱东巴文化。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王焕黎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