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谢你们还活着

2017-08-10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51lbtrg7&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观看纪录片《二十二》预告


她们不是国耻。她们是受害者。


她们是1937年到1945年间,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20万中国女性中的22位幸存者。


光阴滑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已白发苍苍,满脸皱褶,却依然努力地活着。


如今的她们又身在何处?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8月14日国际慰安妇日纪录片《二十二》即将上映。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这些慰安妇们,受尽了人间冷暖,却始终用自己的善良,回报这世界。


在海南慰安妇志愿者中,有一个日本留学生米田麻衣。她常年照顾海南的慰安妇老奶奶。


有一次,她曾经带着一些当年的日本军人的照片去给其中一位老奶奶看,她住在山上,没有别的亲人。她以为奶奶会大声咒骂这些当年的禽兽,结果,奶奶只是笑着说:没想到日本人老了,连胡子也没了。


△李爱连


两次被抓进日军慰安所的李爱连拒绝说出那段历史:“17岁之后我再也没说过这些了。”但她会留意院子里的野猫是否吃了饭,自言自语问小猫:“你咋一个人来了呢?怎么没带上你的孩子啊?”


隔壁家的猫儿生了小奶猫又不管,五只猫儿跑到她院子,她会去喂,她说,没人管不就死了。儿媳妇说,“她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猫儿吃,猫儿不要吃的东西她才吃。”

△李爱连


镜头还抵达了湖北孝感的农村,背井离乡的韩国人毛银梅老人在电影还未上映之前就早已进入大家的视野。伴随着韩国“慰安妇”影像史料的曝光,纪录电影《二十二》也首度公开了毛银梅老人生前的影像资料。


上个世纪20年代,毛银梅老人生于韩国,原名朴车顺。后来自己改名为姓“毛”,因为她说”我爱毛主席,毛主席也爱我们。”


△毛银梅老人与毛主席肖像合影


1945年初,身在韩国农村的她被日本人骗到中国武汉,后来被送进了汉口日军慰安所。同年8月,她趁乱脱逃来到湖北孝感,改名毛银梅,从此留在中国,这一留就是70年。


逃难来到湖北,到老一口湖北方言。在中国生活了70余年,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母语,依稀只记得几句韩语,面对镜头,唱起的歌曲却还是朝鲜民谣。

△唱起朝鲜歌谣《阿里郎》的毛银梅


来看望她的韩国人希望她回去看看,她说,已经没有亲人在那边了。心中故乡自有处,反认他乡是故乡。 

△毛银梅


她的日常是搬着小板凳,靠着墙壁,静静地发呆。一旁,重孙们正玩着电子游戏。


她悄悄跑到地里干活,可是,她太老了,老到已经扛不起锄头、背不起麦子了,她对着镜头揪自己的手背和脸颊。老人的皮肤很松很干,“没有血了,活久了活久了,是个废人了。”


今年1月18日,94岁高龄去世的她,儿时歌谣记忆犹新,却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


△毛银梅床头的朝鲜族小姑娘摆饰是来自韩国的摄像师送给她的


不过,《二十二》拍摄团队的成员们告诉我们,这位经历了众多磨难的老人,脸上没有这么多的忧愁苦恼,她对于生活依然乐观。老人屋后院种了很多栀子花,拍电影的时候,老人每天都会摘一大桶花给剧组的人。


《三十二》里的韦绍兰,亦是经历了这段苦难。


△韦绍兰是整个广西省唯一健在的慰安妇,今年94岁。


1944年10月,韦绍兰下山喂猪,背上是襁褓中的女儿。


一阵乱哄哄的响声,她茫然四顾,然后,就看到了人生中最令她慌张的人——一个鬼子。



她和女儿被强行拖下了山,如同牲口一样,装进了汽车。路上,见到一个女人,就拖走一个,她说,不敢抬头,不敢数,到底拖走了多少个。


她和那些女人的命运,如同浮萍与荒草。一开始,她想,这回大概要死了。


结果,比死更可怕。


妇人们被关在屋子里,不分白天黑夜,被强奸。


有时候还轮着来。


她们身上的衣服脏了,就换上看守的衣服,继续接客。



那一年,韦绍兰24岁。


她蒙着眼,想,这大概是噩梦,梦醒了,也许就好了。


渐渐地,她明白了,只有靠自己,才能从这噩梦中逃脱出去。


她主动承担了给看守洗衣服的任务,背着孩子,每天张望,找一条最佳逃跑路线。有时候,一天要看好几次。



三个月之后,她成功了。


她背着女儿,在黑夜里翻山越岭。半路,她遇到一户人家,一个老太太,知道她从日本人那里逃出来,对她说:“你在我这里睡一晚,给你些稻草睡。”又给她女儿喂了一些稀饭。


逃回家时,丈夫在屋里,看见她第一句话是:你回来了啊,我以为你不晓得回来呢!


他说她去外面“学坏”去了,韦绍兰三个月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听了丈夫这句话,一下子哭出来。


她吃药寻死,被邻居发现,救活了。


带回来的女儿,一个月之后夭折了。


这时,她又发现,自己怀孕了,是日本人的。



丈夫不同意,让她堕胎。


婆婆说,还是生下来吧,也许以后没得生了。


她说,我自己心里,还是想要这个孩子。


孩子生下来,取名罗善学。


韦绍兰说,丈夫没说过这孩子不是自己的,从小到大,只因为孩子不听话打过一次。



“罗善学”这个名字,给予了韦绍兰对他的期望:善于学习,懂得善良。


但罗善学很快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


他和同学们放学,玩耍时被同学欺负,同学们骂他:“你这个日本人。”


15岁时放学回家,偶尔听见父母吵架,才知道,原来传言是真的,他不是父亲的孩子。



连他的大伯,都说动过想要把他杀了的念头。他远在日本的亲人也曾出钱派人来杀他,认为他是个孽种,败坏了日本人的名声。


他谈了六个女孩子,没有一个成功,父母都说,不能把女孩嫁给这样一个人。


今年,他72岁了,一辈子放牛,陪在母亲身边。他始终不敢问母亲,自己的身世。



韦绍兰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位放牛郎唱歌。


那些歌,拯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自己。


日头出来点点红

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穷

天上落雨天上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抹眼泪自抹干


这首歌被放在了纪录片的片头,在雾气弥漫中的桂林,老人带着口音和沙哑的嗓子慢慢吟唱着。


韦绍兰老人每天自己挑水,自己浇菜。她说,每顿饭五块钱,要是省着花,就顿顿吃白菜,白菜便宜。一个月100块钱生活费,三个月90块钱的低保费,这样的生活,她仍然说,红红火火。

△94岁的韦绍兰老人每天自己挑水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一条命来看。”老人把伤痛压到了心里最深处,要活下去,就不能总是想着舔舐伤口。




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


早在2012年,导演郭柯就有了拍摄慰安妇题材的想法。


“2012年,我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慰安妇韦绍兰和她的日本儿子的故事。于是,我觉得在他们身上发生着太多太多的故事,我想去看看这位老人。”


这一看,就是五年。


△导演郭柯


韦绍兰老人是当初国内公开身份的慰安妇之一,当时,这样的慰安妇在全国只有32位。于是,郭柯当时拍摄的纪录短片就名为《三十二》。


这部43分钟的纪录短片看的人不多,却达到了豆瓣评分9.2,好于92%的纪录片。



当郭柯14年拍摄纪录片时,慰安妇仅剩下了22位。而实际上,电影即将上映,截止2017年7月,现在幸存的慰安妇只有9位了。



从2012年的《三十二》到2014年筹备纪录电影《二十二》到2017年《二十二》正式登陆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五年艰辛的上映之路历经坎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97rhu984&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观看张歆艺推荐视频


片子的前期是有了演员张歆艺投资100万才得以开机拍摄,片子的宣发费用则是通过3万余名网友的众筹。


△2016年发起众筹时的海报


这是国内首个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的电影。


郭柯坦言,在拍摄过程中,自己从没有想过这个片子可以进入院线。


“16年我没想过众筹这个事,当时就想着该报电影节就报电影节吧。没想到这个片子过审了,当时很多朋友跟我说慰安妇这个题材太敏感了,不会过审的。但这个片子确实过审了,并且没有做什么删改,就修改了一个镜头,是片尾的土葬删减一些,因为国家倡导火葬。”


△片尾,一位慰安妇老人去世


拿到了公映许可证的郭柯,第一个想法就是让更多人能看到这部纪录片,从而产生感触和反思。“电影能让大家在电影院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目不转睛地观看,不是简单的在电脑前很简单地看。”


《二十二》这部片子一共拍摄了28位老人,跨越了中国5个省份、29个不同地区。在拍摄期间,拍摄团队尽力照顾老人生活,严格遵守老人作息时间,不为赶工而打扰老人日常生活。


△拍摄现场


这部纪录片用客观的镜头、人性的角度展现老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部片子太过于平淡如水但事实上,影片正是希望不去刻意地设计情节,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老人们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不加修饰的情感流露。


△纪录片剧照


然而,在剪片的过程中,郭柯确实也担心片子会太平淡。


“当时剪完之后觉得有些乱,然后就找到了廖庆松老师。他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我的问题。因为我在处理镜头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来剧情感,就刻意地设置了一些悬念在里面,而廖桑(我们一般都这么叫他)就问我,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是不是怕观众觉得不‘好看’?”


郭柯心里一惊,他知道廖先生已经看穿了他的心思。


“廖桑便问我做这个片子的初衷是什么,真实地看到的老人是什么样子。他说,敬老院的老人就是坐在那很寂寞地呆上一天,等着护工来送饭,偶尔跟摄像师聊聊天,不就是这样的吗?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你导演去塑造的。”


△拍摄现场


经过和廖庆松的交流,郭柯没有了无形的压力。一个固定镜头被廖庆松大胆地放长了30秒,35秒,40秒,“廖桑跟我说,为什么不给观众一个机会,让观众们深情地看她们一眼呢?”


廖庆松,台湾电影界剪辑师。从杨德昌《海滩的一天》、侯孝贤《童年往事》到近年来易智言《蓝色大门》、侯孝贤《刺客聂隐娘》, 剪辑的电影超过70部。

郭柯说:“这是她们真实的状态,我们没有刻意地去塑造她们。从我来说,我看到她们都是比较平静,甚至于快乐的。”


对老人们来说,历史已经翻篇,更重要的是好好地活在当下。


△面对镜头,乐观的老人们



(电影出品方:希望8月14日电影上映时能有1%的排片,目标是20万人次观影。电影票房收益及电影周边产品销售收益,都将全部捐献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徐小燕   

编辑 | 潘   婷     郑  婷(实习)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 军歌故事 | 在炮火声中诞生的《淮海战役组歌》

● 军歌故事 | 十八军以血肉之躯铺就进藏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