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办公室向往诗和远方,这个姑娘却刚刚经历了一次撤退
26
八月
星期六
“行走的力量”第6天,行程即将结束
于自在独行中并肩共越
在相互疗愈间温暖抵达
6天5夜,徒步行走48.5公里。
他们走过的路,就是这张简单的图:
行走第三天,翻越今年行走路线的最高点——海拔5353米的曲贡拉垭口。
到达垭口时正下着雪,大家一起在海拔5300多米的高原上挂上祈福的风马旗。
行走第四天,行程中行走公里数最多的一天,走起来却最轻松,因为翻越的地势比较平缓。
踏在花花草草的山坡,跨过清澈的溪涧,在行走的路上,寻找并享受自己的节奏。
行走第五天,行程中最煎熬的一天,翻越5263米垭口,无止境的上坡和下坡,走得让人很绝望。
第五天行程结束,到达C5营地,记者终于连上手机信号,为我们发回“行走的力量”前方信息:
行程第三天,翻越曲贡拉垭口,海拔5300多米,山路十分陡峭,全是大石块,根本没有路,还要趟水过河,直线距离8、9公里,但是曲线距离超过14公里,徒步非常艰难。
这天过后,队伍在C3营地扎营。因为高原反应和体能问题,有11位行者无奈与队伍分开,包括两名志愿行者,五名媒体行者,以及周迅等。
记者同时发回的,还有一位志愿行者的“行者手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天她都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行者:宋黛霆
年龄:24岁
星座:白羊座
现况:在美国完成学业,准备回国从事语言教育相关工作。
8月21日
今日坐了很久的车,从拉萨到达山南洛扎县附近的出发点。虽然途中陡峭的路让人感到害怕和晕眩,但路过的风景却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路过停车的那个湖,好像叫做色拉乌孜湖,羊湖的一个分支,好像是“仙女湖”的意思,是我见过最清澈的湖水。
湖里的石头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手伸进去,可以清晰看到手掌的纹路。湖水有节奏地敲打着岸边,像海浪一样,却比海浪纯洁、温柔得多。
我坐在岸边,看着远处的雪山,不由得湿了眼眶。我从未见过、摸过这么高海拔的水,它就这么兀自静静地鲜活着,不想接受人们的朝拜,也不愿迎合人们的喜好,爱来不来,爱走不走,她就在这里,与蓝天、雪山和白云一起美丽着。
8月22日
前一天走的路程很短,今天稍微长了一些,但也还是在下午1点多就到达了营地。到达营地时我因为有些高反,走在了所有行者的最后面,但幸好离得不远。
因为走到营地之前有些下雨,到了营地我感到极度的冷。因为害怕自己感冒,我就跑到向导们为我们煮水的棚子里坐着。坐着坐着就不知不觉跟向导们聊起来了,聊着聊着还学起了藏语歌,名字叫做《邦杰梅朵》,是一首翻译成《高原上的花》的儿歌。
我请一个叫做次仁旺堆的向导在本子上给我写上藏语歌词和所有的藏语字母,一个学语言学的人被激发起对语言的兴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夜里雨下得很大,配合着疯狂到感觉要把帐篷掀起来的风,我被惊醒好几次,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我被风雨弄得彻夜未眠,只是偶尔打了几个盹儿。
8月23日
今早起床,我的高反并没有好转,但清晨总会让人无缘由地充满动力,尤其是在远处有雪山、不远处有河水、脚下有草地鲜花、抬头有蓝天白云的时候,我好像忘记了高反带来的头疼,信心满满地排着队走在行者的前列。
可走着走着我就掉了队,一个短暂的休息中,队医给我测了血氧含量和心跳,前者偏低、后者偏高,都是高反的症状,需要深呼吸、慢慢走。不巧这时我的“大姨妈”不期而至”,于是我漫长而痛苦的一天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虽然行程总共只有8公里,翻越垭口这种几乎直上直下的行走对高反到头要爆炸又加上“大姨妈”来袭的我来说,像是绕着地球走了一圈。
大家走了7小时,我和留在最后保护我的登山向导旺堆走了11个小时。已经落下团队好远,而面前还有一座5353米的曲贡拉垭口要翻越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绝望的,几乎是走十步一休息,每休息三次做一次头部按摩才能支撑。
最绝望的时候是天几乎要黑下来,还有一个很陡的坡要下,我坐在地上跟向导说我能不能坐着滑下去,因为每抬一次腿脑袋就会很痛。
向导怕我不小心滚下去,提出要背我,我内心挣扎了一番还是站起来走,要不然怎么是“行走的力量”。现在想想觉得那一刻我很脆弱、很没用,同时也有那么一点儿强大。在走不动的时候站起来,我就比以前的自己更好一些。
翻完了垭口一路下坡,从侧面翻越山脊的时候,我总问旺堆怎么还没到,旺堆总是说“还有30分钟,翻过这座山就到了”,可翻完一座又一座,营地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到最后我已经没力气问了,总会见到的吧,我想。
旺堆为了让我开心一些,总给我指路上好玩儿的东西,比如藏羚羊,比如石头缝里的雪莲花,比如连在山里出生、长大的他都叫不上名字的有毒的野花儿,可我都没有力气转头去看。
等到真正远远看到营地的时候,我已经没有“终于有希望”的感觉,因为我已经习惯绝望了。我已经习惯了抬腿就头痛的感觉,习惯了终点遥遥无期的飘渺感,习惯了奄奄一息的自己机械地向前迈步。
很奇怪,一路上因为高反吃不下东西,只被向导灌了两瓶葡萄糖,还伴随着强烈的头痛和经期头天的虚弱,我还能够有力气这样一直走11个小时。
一天,两个人,十一个小时,在这样高的雪山脚下,在这样清澈而高冷的湖水边,在这样岩壁陡峭的垭口上,其实很渺小,其实很无助,但就好像朴树的那首《No Fear In My Heart》里唱的那样,“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那才是我。”对啊,那个一直忍着剧痛还一直行走的女孩儿,是我。旺堆跟我说,“以后你就叫邦杰梅朵吧,高原上的花的意思。”
一路上我都没有哭,因为痛到哭不出来了,只顾得上走。但一到营地、看见坤哥和其他工作人员来接我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大家给我盛饭倒水,一直照顾、安慰我,回家真好。这时候我一下子扑到旺堆怀里跟他说“谢谢你”,然后一天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嚎啕大哭起来。如果没有他拽着,我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
8月24日
为了我的安全和团队整体考虑,项目组把我和另一个同样因为“大姨妈”来袭的行者安置在山下县城里等着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我给自己灌了很多红糖水,跑过去告诉主管我没事,可还是得到了一个“必须下撤”的答案。
因为明天的路是最艰难的路,不仅要翻越和昨天相当高度的垭口,而且有两个陡坡,考虑到我昨天的情况,而且过了今天的营地已经不再有下撤机会(车开不进来),我们就只能在其他行者们准备继续开始今天的行走时坐车离开。
离开的时候坤哥、猫哥和其他的项目负责人和行者都在车前和我们挥手道别,此情此景我忍不住再一次流泪。
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世间真的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从出生到现在我总是很自信于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想做的事情几乎都是能够完成的,但高反让我意识到“人在高原,身不由己”。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的事实,但回头想想,其实人生中还会有很多让人身不由己的事情,这只会是个开始,就像朴树的《平凡之路》里面唱到的一样:“我曾经穿过山和大海,又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才发现平凡是唯一的答案。”我们终归是平凡的人,要度过平凡、孤独且时常求而不得的人生。
这三天的行走会一直陪伴着我,陪我走过更多的人生。我不会忘记那些痛苦的行走中看到的高山上的花,在石头缝里、冰雹中、风雪里依然孤独地绽放的花--邦杰梅朵,སྤང་རྒྱན་མེ་ཏོག་,希望我可以像这个名字一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坚强、美丽地绽放。
感谢西藏,感谢“行走的力量”。
2017“行走的力量”今天结束。再次抵达拉萨,行者们带着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体会。
有人说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对自己的公益想法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更落地的实践计划;有人说在广袤的山河里,曾经困扰自己的烦恼已经在行走中被和解。
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了解更多与“行走的力量”有关的信息,请戳↓↓↓
一直坚持走完全程的《文化十分》记者,在结束行程后也将为大家讲述自己的行走经历。
在这6天5夜的时间里,她既是一个行者,也是一个观察者。对于这次行走,她有什么想说的,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监制 | 陈 杰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刘晓月
编辑 | 李 端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