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故事 | 舒婷:我容不得别人说厦门半个“不”字
今天是各大学校开学的日子
小伙伴们有没有很开心?
有孩子的家长有没有长松一口气?
小编上学的时候可是天天盼着跑到学校
跟童鞋们一起学习、玩耍呢~
那么问题来啦!
你们还记得小时候手抄本上的舒婷吗?
记得青春期为心上人朗诵的《致橡树》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44rzfa1p&width=500&height=375&auto=0▲最近火热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
朗诵《致橡树》片段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
莎士比亚说:“如果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么爱情该属于最高的一级。”我们生来享有亲情,并选择自己的朋友。而当爱情来临的时候——
“我如果爱你”,会有什么发生?
诗人舒婷说,“我如果爱你,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首《致橡树》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经典诗作。诗中塑造的“橡树”与“木棉花”的意象,隐藏着那个时代的痕迹。
舒婷曾回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
她与蔡其矫先生在鼓浪屿散步时,对方感叹道“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的不尽如人意,纵然有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然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望而生畏。”
舒婷认为这是大男子主义,于是和对方争执不休,并写下这首《致橡树》回应,表达女人也有对异性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期望。
不可否认,男女对待爱情的标准各有不同。然而,有趣的是,这首诗流传开来后,舒婷不停碰到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向她投诉“没有橡树”。
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这大概与舒婷的成长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长于厦门市鼓浪屿。后认识了北岛等北方的诗人,并成为《今天》的撰稿人,她的诗也开始在社会上流传。
1979年4月,在《诗刊》上发表《致橡树》,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
代表诗歌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致橡树》等。
舒婷总说她很幸运,生活在厦门这样的一个南方岛屿,春夏秋冬,日日夜夜,与绿树鲜花呼吸与共。
或许只有生长在海边的人,才能目睹月色在蓝天与碧海的双重作用下,几将气化的这一美妙过程,并沐浴其中,内心蔚蓝而且湿润。
《我的厦门》(节选)/ 舒婷
厦门就是一个岛,犹如在巨大的绿色琉璃盘上,托着一座精致花园,波浪是它白色的镂花边沿。
自从1957年建造厦门海堤之后,凭那长笛似的一道通途,走了火车,厦门改变身份叫做半岛。近些年来,又陆续建了几座宏伟的跨海大桥,如今再从高空俯瞰,厦门岛就像开放的绚烂海葵,或者像伸长触手的章鱼了。
鼓浪屿是一个更小的岛,只有1.78平方公里,与厦门仅隔800米海面,是厦门的一个社区。我的爷爷奶奶在鼓浪屿终老,爸爸妈妈在鼓浪屿教会学校读书,并结婚于鼓浪屿洞天大酒楼,我的丈夫和儿子均出生在鼓浪屿上我们现今这一座老屋。
曾经有过多次赴国外定居的机会,我和我的家人都难以割舍这一方生根的土地。甚至,朋友们经常嘲笑我的厦门沙文主义,容不得别人说厦门半个“不”字。因为我深知:我的梦想我的感知我的趣向甚至我的性情,我的灵魂和肉体,都和这个小岛息息相关。
日日涌动的海潮,是见证。
在行人摩肩擦踵的中山路、车水马龙的湖里区、热带风情的集美大学城和高楼节次鳞比的软件园,阳光凹凸出黑白键,强调一个现代都市的高音,并次第奏响。
有台湾岛为外围屏障,厦门是天然的避风港。每当大台风凶神恶煞怒冲冲杀来,穿过台湾中央山脉,已被开腔破肚,再虚张声势过台湾海峡抵达厦门,残兵败将罢了。
鼓浪屿临海小街有几棵杂树,大潮的时候,树下约定俗成就是民间鱼市。尤其禁渔时节,闲着的渔民只能赶小海,当地叫他们讨海人。十来摊盆桶篮筐周围,总是密不透风围着些熟面孔,是识货懂吃的地道厦门人。
就连我这地道厦门老太太,也叫不全鱼们虾们的名字。我贪恋海味,酷爱螃蟹,号称“无蟹不成席”。在鱼市的人缝里挤得满脸油汗,抢购一堆花脚蟹,看上去个头挺大,肚里却空空如也。旁人看不过去了,就会屈尊蹲下出手援助,回家烧熟一剥,果然个个蟹黄饱满。
最有意思的是,旁观闽南方言的讨价还价:嬉笑怒骂,半真半假,声情并茂,今天愤愤然绝情而去,明天笑嘻嘻寒暄回来。喊价的似乎寸步不让,杀价的决不手软。交易完成后,心平气和皆大欢喜,再抓一只软壳三点星(蟹)做添头。
厦门人不排外,有时候表现得太过分。情愿让自家的闽南话萎缩,连卖菜的大妈都操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新移民完全没有语言障碍,如鱼得水,不像广东和四川。
那天“散步”毕,有位移居厦门15年的朋友说:我既然选择了厦门,就更爱厦门。
是的,既然出生的地方是上帝的旨意不容选择,我们却可以选择一个心仪的城市来定居终老。
我很幸运,上帝的旨意和我的心愿重合。那就是:做一个海边人,在亲爱的故乡厦门。
其实这样有旺盛生命力,立意新颖,形象鲜明的作品在当时并不罕见,甚至自成一派,成为青年人追求的精神潮流。
朦
胧
诗
派
北岛
舒婷
顾城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北岛、顾城等一群先驱青年诗人,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 1978年12月刊印了民间刊物《今天》,作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
■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
■ 朦胧诗的命名来自于历史的误会,也可以说是特定时代赋予这一群诗人的一个有意义的称谓。
1980年第8期的《诗刊》上登载了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文章中章明指出——
当前有些诗歌“写得十分晦涩、怪癖,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诗歌被章明命名为“朦胧体”。
从此,“朦胧诗”的名称就此确立下来,并随着以后对有关诗歌朦胧、晦涩等问题的争论而被广泛使用。
■ 作为新诗潮第一次浪潮的朦胧诗,经过“文革”时期长时间的准备,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民间走上诗坛,并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 1982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1986年,梁小斌写《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朦胧诗的最终解体。
“我的诗行是 沙沙作响的相思树林
日夜向土地倾诉着 永不变质的爱情”
——《舒婷 土地情诗》
听了这么多舒婷和厦门的故事,你有没有对朦胧诗、对厦门心驰神往呢?快来说出你的舒婷记忆或厦门记忆吧!
美丽的“鹭岛”厦门即将迎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我们将连续为您讲述厦门故事。
监制 | 项 飞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编辑 | 张震宇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