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专栏 | 阿涅斯·瓦尔达: 住在电影里的女孩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作者:《文化十分》主编  马戎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老祖母?不,是老顽童


3月29日傍晚,90岁的“新浪潮之母”、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走了。


2017年,她曾凭借《脸庞,村庄》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2018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奥斯卡历史上,这位留着波波头的老太太,是有史以来获得奥斯卡提名年龄最大的人。



老太太对中国并不陌生,1957年,作为周恩来总理邀请来华的外国代表团的正式成员之一,瓦尔达曾以摄影师的身份在中国旅行。


在那个年代,中国几乎没有除了苏联人之外的西方人。她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以旅行的方式拍摄了中国不同的省市: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云南……


1957年的中国之行,被她艺术地形容为:“过去的时间并不总是真实”。她感慨沿途所见景色的美丽,也意识到了中国的潜力:“一个大国在发展,而我则一边忙着,一边梦想着如何带回收获的中国影像”。


▲1957年阿涅斯·瓦尔达在北京


除了照片,她还收集了几箱中国玩意儿,《封神榜》、《中国武侠名人》等中国连环画、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中国人翻译的雨果小说、各式各样的剪纸和石膏动物雕塑、毛笔剪刀梳子和“挠痒痒棒”,以及那些千奇百怪的中国帽子。其中一顶老虎帽她送给了女儿。


那些珍贵的照片,一直等到2012年她再次来到中国时,才被普通的中国观众看到,在此之前,她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向朋友们展出这些照片。


2005年,电影资料馆曾举办过一次阿涅斯·瓦尔达的作品回顾展。影展上放映了她的《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和《流浪女》。


▲1961年阿涅斯·瓦尔达在拍摄《五点到七点的克莱欧》时的场景。图片:Photo by Roger Viollet/Getty Images


此时出现在中国观众面前的瓦尔达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短发翘鼻子的精灵少女。她已经年逾古稀,但依然留着标志性的波波头,言语里尽是诙谐。


老祖母童心依旧,爱猫,爱人。和人谈话时,她会认真地了解这个名字在中文的含义。也会自我调侃,“我不是‘新浪潮之母’,而是‘新浪潮的老祖母’”。


作者、女性、电影

瓦尔达的电影生涯起源于1955年的《短岬村》。


那时她对电影的概念还停留在“图片+文字”。然而这部电影被评价为“自由而纯净”。这部电影具备了后来新浪潮电影的基本特征:真实的环境、迷茫的边缘化主人公、简便的拍摄设备、强烈的作者意识;因此,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之为“法国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


▲《短岬村》


这部影片甚至直接激发了阿兰·雷乃创作《广岛之恋》(1959)的灵感。


要到1959年,戈达尔才会发出她著名的宣言:“电影应该真诚地表现作者了解的生活,而不是那些不了解的蹩脚生活。”


从1955年的《短岬村》到2017年《脸庞·村庄》。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里,瓦尔达的作品始终直面社会,关注社会议题。她的影片随意、纪实、自由,对于社会现实与政治隐喻之间保持着超乎寻常的敏感、自觉又开放的态度。


上个世纪后半叶风起云涌的文化运动和社会事件,都能在她的电影中找到回应:阿尔及利亚问题、反越战示威、嬉皮士运动、美国总统被刺、法国新贫阶层问题、美国边缘族裔问题等等,特别是女权主义运动下的女性意识崛起、爱情伦理问题、生育权运动以及个体自由与生存困境等问题,都引发着瓦尔达的影像思考。


她的电影《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幸福》、《一个唱一个不唱》、《流浪女》等都对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权利意识提出了思考。《创造物》、《狮子、爱、谎言》、《千面珍·宝金》、《功夫大师》等影片则将镜头对准现代女性,回应了1960-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话题。


▲《流浪女》


瓦尔达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在场”意识。她的影片里存在大量的作者个人经历与记忆的介入,纪录与虚构同时存在,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并存。通过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影像、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她向世界提问,并积极表达、释放自己的态度。


▲《脸庞,村庄》


2017年,她和法国艺术家JR合作了《脸庞,村庄》。他们乘坐一辆可以进行大型摄影的大巴在法国大地上游荡,每到一处就给当地的村民拍照,并观察他们的反映,听取他们的故事。


这部电影被媒体评价为:“对普通人生存价值的重新发觉和拥抱,为这个日趋庸常、保守和敌对的世界释放了意外的活力、幽默和暖意。”


瓦尔达用“电影写作”一词来定义她个人的电影语言。她解释说:“构图、动作、视角、拍摄节奏和剪辑都是经过挑选和构思的,就像作家的文字一样。”


但她的影迷们更愿意把她的作品称呼为“手缝电影”:像一件手工制作的衣服,粗糙而温暖,同时有很多爱意满满的细节。


爱,就是把你留在影像里

瓦尔达在电影中的另一组重要成就,是与丈夫雅克·德米共同成就的。作为左岸派知名导演,雅克·德米的代表作包括《瑟堡的雨伞》和《柳媚花娇》。


二人相识于1960年代。最初瓦尔达与第一个伴侣已经有了女儿罗莎莉,她在中国购买的虎头帽就送给了女儿。然而,罗莎莉尚未出生,瓦尔达与第一个伴侣的感情已经破裂。她和雅克·德米因共同工作相知、相爱,德米给了罗莎莉一个美好的童年、丰沛的父爱。



两个人都很穷。瓦尔达的家有一个破敝的院子,德米那时还得和其它两个朋友共居一室。然而两个人在院子里办影展、招待朋友,德米把他们的小院子拍摄进镜头里。两个人共同生育了两个孩子。


1990年10月27日,年仅59岁的德米不幸病逝。在此之前的十天,瓦尔达完成了关于德米生平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南特的雅克·德米》。


瓦尔达用胶片记录下了德米最后的形象,当时的德米苍老而消瘦,她却将德米的皮肤、银发、老人斑、睫毛、眼睛描绘得如风景一般美丽。



1993、1995年,瓦尔达又分别拍摄《洛城少女曾经二十五岁》和《雅克·德米的世界》(1995)组成了雅克·德米的三部曲。德米离世后近三十年,除了一部12分钟的爱情短片《飞逝的狮子》,至今为止瓦尔达没有再进行过剧情片创作。


晚年的瓦尔达将兴趣转向了装置艺术。2012年,她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馆举办了她的装置艺术展。人们可以看到她拍摄的海滩、寡妇;搭建的镜子、爱猫的坟墓…….


她曾经收集她和德米合作过的电影胶片废片,她把那些带有米歇尔·皮科利和凯瑟琳·德纳芙身影的旧胶片搭成一个棚屋的墙面。天气晴好时,她会走进棚屋,感受那些透过胶片投射的光线,以及旧友。


她曾说过,自己就是影像的拾荒者,电影是家,她想她一直都住在里面。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责编 | 梁珊珊

编辑 | 梁珊珊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追忆作家柳青:春风到处说柳青

霸气“花甲女王”于佩尔:与甜美对立,与疯狂为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