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超:从事绘画57年,走访了40多个国家,在古丝绸之路上探寻文化的根脉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著名美术家,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蔡超也将自己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采风创作的作品汇聚在了江西南昌的“一带一路”蔡超中国画作品展上。


从事绘画57年,走访了40多个国家,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画笔记录下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一个个鲜活的面孔。4月中旬,《文化十分》记者专程跟随蔡超,记录下他布展前的一次采风创作。


▲蔡超



撰文 | 桂姝蕾



在蔡超的工作室里,有一幅正在创作的画作——《胡杨林》,画纸铺满了一整面墙壁,这是他在新疆采风时所见的场景,“我喜欢胡杨树的张力和生命力,它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蔡超在画室创作《胡杨林》


对于蔡超来说,这似乎也是他自身心迹的剖白。他的一生几经坎坷,四五岁时因庸医误诊致使右脚终身残疾,但人生中的不幸并没有击垮他。他最爱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将贝多芬视为精神偶像,像贝多芬一样,他把痛苦升华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我喜欢自强不息、生命不止、顽强奋斗的事物。这是我精神上一个很重要的支柱。”蔡超说。


▲点击视频观看:《画家蔡超:心手相连 笔墨传情》


1新“丝绸之路”上的造梦者


乍暖还寒四月天,不负春光踏诗行。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著名瓷都景德镇,蔡超开始了他的采风创作之旅。


▲景德镇陶溪川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镇是景德镇最早的名称。千年窑火,铸就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瓷都盛世,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货源地。


史料记载,宋元以来,景德镇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送至欧亚市场,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及贸易往来,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不同国度的文化交融碰撞、交流互鉴。


▲景德镇陶溪川的创意集市


如今,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热爱瓷器的人们,背井离乡,扎根景德镇,他们被称为“景漂”。


而“景漂”聚集的地方,则是依宇宙瓷厂(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的)旧厂区而建的文化街区——陶溪川。整个街区以红砖建筑为主,都是在原先厂房基础上改造而成,这里不失历史的厚重,又因为大批“景漂”的流入,让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


▲景德镇陶溪川


在这里的国际艺术家工作室,蔡超见到了出生于英国的艺术家雷菲力(Philip Read)。三十多年前,出于对中国的喜爱,雷菲力来到中国。如今,“留守”在景德镇的他,为自己的艺术找到了新的载体——瓷板画。


雷菲力瓷板画作品


他金发碧眼,高大幽默,喜欢用蹩脚的腔调说上几句中文俏皮话。“缘分”,是他对自己与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定义。


在和蔡超的交谈中,雷菲力无不透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画中国山水画一画就是30年。他的工作室里摆着茶具、供着佛像,却听着爵士乐,处处透露出中西文化交融的氛围。


蔡超和雷菲力在工作室合作完成一副象征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友谊的作品《并蒂莲》


雷菲力: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画中国水墨画,它原本是补充我原有的绘画技术。但后来我意识到,中国画和英国水彩画包含了相同的组成部分,因为懂得英国水彩画令我更拥抱中国画。


我的自然本能和好奇心,发展了我今天融合中国画和英国水彩画的绘画风格,它们的核心追求是从美学、哲学中探索寻找山水画内的精神灵魂。


雷菲力从小成长在英格兰南部,“我经常徘徊于连绵不绝的山丘田园。”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向往那时候已经在菲力的心中埋下种子,后来跟随叔父学习绘画的他,经常花很多天时间一起创作英国的山水和风景画。菲力的叔父Henry Boatwright是英国著名的水彩和油画家,“阅读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是我最早的记忆,它影响了我的生命,使我成为一个艺术家和画家。”菲力说。


▲雷菲力瓷板画作品


雷菲力:

在我生命的早期,艺术的种子早已播下。我到过许多国家旅行,寻找在这个世界上大自然之美。山脉、海洋、河流、瀑布不断启发了我作品的构图。现在我的作品,正探索人体与大自然美之相结合。


对我来说,人体与大自然是我生活观察中的最好创作灵感。通过一系列线条和构图,把这两种题材统一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自然平衡的美。我运用色域,光,声和诗歌中的矩阵,来营造画中的构图,探索人的多层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雷菲力曾在中央美术工艺学院(现清华美院)师从教授朱军山,学习中国画。1996年,菲力应邀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作访问艺术家,从那时起,陶瓷艺术也影响了他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应用。


▲蔡超正在创作雷菲力的画像


这位“洋景漂”如此痴迷于中国文化以及他对景德镇的热爱打动了蔡超,雷菲力的作品让蔡超觉得他似乎已经融入了整个中国文化氛围之中。于是他决定为雷菲力创作一幅画,并作为“‘一带一路’蔡超中国画作品展”的参展作品。


2最后一位把桩师傅


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景德镇一样,从古至今依靠一种产业,延续千年。



生产一件瓷器需要经过72道工序,需要团队合力完成,而一件瓷器最后能不能成,最终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把桩师傅,陶瓷因此被称为“火的艺术”。



在景德镇,把桩师傅的地位很高,虽然在多数时候,把桩师傅都坐在柴窑前一口一口地喝茶。但到了温度攀升的关键时刻,把桩师傅通过窑门上小小的火孔,便可判断窑温火候,指挥窑工适时添柴加火。


▲胡家旺(资料图片)


一千多度的窑炉前,74岁的胡家旺手中拄着一根拐杖,身穿白色的对襟布衣,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爷子,唯一让人感到特别的是他不大的双眸中透出的凌厉,似乎早已在多年把桩的经历中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也奠定了他在陶瓷界的“江湖地位”。


他一个人在这把交椅上呆了二十多年,被人叫做“景德镇最后一位把桩师傅”。


▲蔡超和胡家旺在柴窑前交谈古法烧制的过程


在一座传统的柴窑前,蔡超见到了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家旺。胡师傅向蔡超介绍了整个柴窑烧制瓷器的过程,“柴窑的温度不平衡,温差大。前部的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时,后部才300摄氏度。这就要求窑工掌握好烧窑的快慢,把握好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气氛。颜色釉就是利用不同的窑位和不同的气氛烧制出来的。所以,烧柴窑全凭把桩师傅的经验。”胡家旺说。


匠人们都很在意瓷器的“烧成气氛”,也就是在烧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窑内各种气体的环境状态。柴窑以砖石垒砌,取山中松木润器制,有根之木还原真火,将传统的五行融入瓷器的烧制中,炉内的水汽和瓷器釉料有机结合,烧出来的瓷器釉面比之气窑、电窑更润泽、通透,散发出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


胡家旺:

把桩师傅这个行业,是景德镇上千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猛,新的技术也涌现出来。但传统的技艺却是无法代替的,它是景德镇的命脉,是景德镇的根。


“景德镇唯一没有流传到国外去的东西,就是这些窑炉。”胡家旺解释,古代只有来自都昌县和鄱阳县的人能烧窑,且要为冯、余、江、曹四大姓的人。否则,连窑厂都不能进。


胡家旺在窑厂当学徒的时候,白天干着零碎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偷师学艺。后来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振兴柴窑事业,胡家旺怀着不能让这项技艺失传的心态,花了很多工夫去学当时基本上没人学的东西。


▲胡家旺向蔡超介绍由他参与复建的多处古窑


除此之外,胡家旺还参与复建了他众多祖师爷的窑炉,镇窑、葫芦窑、龙窑、馒头窑……从宋代到清代,一个个古代窑炉得以恢复,保存和复兴传统的陶瓷文化,他的技艺也在新时代得到了重生和复活。


蔡超为“景德镇最后一位把桩师傅“胡家旺画像


蔡超被胡家旺坚守传统技艺的精神所打动,想为他绘制一幅肖像,“胡师傅对传统技艺的坚守,留住这些精华,让子子孙孙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使景德镇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流失,也使烧窑这种传统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蔡超说。

3千磨万击还坚劲


蔡超1944年出生于上海嘉定工人家庭,幼年随父至南昌,却不慎因髋骨脱臼,被庸医误诊致残。年少的他便喜欢一个人在角落安静地读书,也喜欢看一些连环画。


▲农村调查 (蔡超作品)


虽然命运将不幸降临在他的身上,但他并未就此消沉,反而暗下决心:要活,要活下去,而且一定要靠自己活命!逆境中的他将保尔·柯察金和贝多芬视为精神上的支柱。


蔡超:

小时候走路只能撑着小凳子走,还不能站起来,当时父母很内疚,总觉得对我欠一份情,把脚弄坏了。当时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我一点都不怨恨我的父母,我觉得他们已经对我很尽心尽力了。


高中毕业时,由于自身困境,蔡超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但因为身体的残疾遭到了医学院的拒绝,改考美术学院后,还是因生理疾患被拒之门外。


蔡超:

懂事以后,好几次没有考入大学就是因为残疾的原因,所以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前途,一是成家立业,更重要是将来干什么?所以别人问我为什么学美术,我一开始并不是因为热爱艺术,首要的想法就是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之后我才发现我原来心中真正的梦想就是在这里,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学习,付出比一般人多十倍的劳动才能走到今天。


此后,无缘求学的他四处打工,后来去了南昌书画之家自费做了一名学徒。无缘进美院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师承,朱良朴曾给予他西画造型的启蒙;跟随黄本贵习作传统中国画;同期,又从黄秋园学习临摹古画和书法。


▲点击视频观看:蔡超画作介绍


文革期间,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江西又带给蔡超新的机遇,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家林岗、孙滋溪、浙江美院方增先、广州美院林墉、谢志高等纷纷来革命老区写生,蔡超有缘随同左右共同作画数年,跟随他们跑遍了革命根据地,体验了生活也积累了创作经验。这段经历被蔡超称为“我的美术学院”。


▲蔡超与夫人


蔡超渐渐在美术上显露他的灵气与才华,应邀参加各类展览的美术设计时,被一位担任讲解员的女孩看中,两情相悦。起初,女孩的父母并不同意这段感情,但这位叫做徐非凡的姑娘毅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决心走进蔡超的生活。


如今,老两口恩爱如初。七十多岁的蔡超依旧笔耕不辍,经常去外出采风写生,他腿脚不便,陪伴在身侧的夫人徐非凡便会悉心照料,牵起彼此的手走在路上。


蔡超曾创作的部分连环画


在蔡超月薪只有三十多元的日子里,住在8平米的房间,在煤油灯下勤奋地创作,他坦言:“一开始画连环画,并不是由于喜爱,多为了贴补家用。”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蔡超曾出版过四五十册的连环画,这对他今后擅长的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顶梁柱》


蔡超的创作历程,从七十年代以《毛主席在农村调查》为代表的红色革命题材崭露头角;八十年代以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大展并收获诸多奖项;90年代又以工业题材的创作蜚声画坛,他创作的《顶梁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天地间(蔡超作品)


他用中国画笔墨语言表现当代工业题材和城市题材。在这些作品中,那些大部件的高空吊装机械、大体量的工业设备和钢架、钢索与操纵吊机的工人们互为主体,以直线和丰富的空间构成之美,演奏着现代工业华美的交响曲。



此次在南昌举办的“一带一路”蔡超中国画作品展系列是他对大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人们生活的描绘。


▲蔡超创作的“一带一路“人物作品(部分)


对少数民族生活的观察体验成为他创作涓涓不息的源头活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作品在他笔下不断涌现,在具象的表现形式之外更追求一种意境上的神形兼备,抒发情韵,如诗歌一般意深旨远。


▲蔡超在采风创作“一带一路“作品展的人物肖像


为时代画像的同时,他记录下的都是一路创作采风里遇见的普通人,在这群人身上,他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一起,呈现出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蔡超采风创作的胡家旺和雷菲力也在此次“一带一路“作品展上展出


“我擅长中国画人物创作,兼攻山水、花鸟以及连环画,作品将山水、花鸟、人物三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蔡超说。

蔡超:

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含义,不仅仅是做生意,不仅仅是谈政治,更重要的是人类一种情感,一种发自内心,想要追求的一种生活。反映了一种艺术上很崇高的东西,就是人性的真善美。“一带一路”等于是一根友谊的线,用艺术和文化的交流把它串起来,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在“一带一路”跑了这么多国家,感受到老百姓和我们的人民之间是心心相通的,互相之间的感情能够得到共鸣,能够得到理解的,我觉得这点对我来说,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兼容中西的线条结构和以水墨为基调的书法用笔,构成他特有的书写语言。除了他所擅长的人物画系列,蔡超最爱描绘的对象便是姿态迥异的大树,他笔下的树所展现出的张力似乎与蔡超自强不息的内力取得了共鸣,成为其人格魅力的象征。


白塔 170X122cm


▲行乐神木园 155X220cm


▲饲鹿图 187X246cm

蔡超:

我自己,就做一棵生活在丛山峻岭的小树就可以了。有生命力,享受阳光,享受四季的气候变化,生命中的各种感受,有花开花落的时候,也有天寒地冻的时候,也有雨水。这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这个样子。


我觉得这样更自由自在,更像一个艺术家,也更像一个老百姓想追求的生活。



跟随蔡超的脚步,寻找历史的根脉,这位勤勉奋进的老人在古丝绸之路上邂逅了一段又一段美丽的故事,让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跃然于笔下,也用画笔串起了一条友谊之路。


正如他所喜爱的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这也正是蔡老一生真实的写照。


扫码加入粉丝群

一个看文化的平台

一群聊文化的知己


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 石岩

主编 | 纪萱萱

记者 | 任思晔 邵莉 桂姝蕾

责编 | 梁珊珊

编辑 | 桂姝蕾


往期节目推荐

蒋雯丽:本色反串骗术高超却也温柔善良的庞兹

  文物回家!796件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今天亮相国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