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的苗苗:生命如此美好,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人样儿

文化十分 CCTV文化十分 2020-02-08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七月二十一日,大暑前的两天,北京的室外温度逼近四十度,真正的夏天来了。


时值暑假,故宫也变得热闹非常。从地铁天安门东站出站变得困难,由于人流量过大,开始限流。好不容易出了站,人们大多是向故宫的午门走去。


然而,这天,故宫的敬胜斋是安静的。《生命如此美好:故宫的苗苗》新书发布暨“永远的微笑——张钫纪念展”展览开幕式在此举行。



这里聚集着苗苗的家人、苗苗的朋友、苗苗在故宫的同事们······


苗苗是谁?


对于鲁景超来说,苗苗是精神的支柱,是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说着:“妈妈,最坚强!”的“长在心头”的女儿;


对于苗苗的朋友来说,苗苗在一年前的突然离去,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对于故宫的同事来说,永寿宫的杏又熟了,但爱着故宫一草一木的苗苗已经两个夏天没回来了;


苗苗喜欢读书、绘画、戏曲······她在艺术创作上对自己有高标准,她还没来得及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2018年的夏天,她离开了,年仅二十九岁。


在夏天逝去的生命,会让人觉得可惜,因为她还没有来得及真正绽放过。但苗苗离去的身影优雅且坚强,随着张钫纪念展的展出,相信永远的微笑会留在更多人的心间。


撰文 | 张 文



来时小苗


苗苗是张钫的乳名。


她喜欢向别人这样介绍自己,朋友们也习惯这样称呼她。


十二岁时,苗苗还在北京人大附中读一年级,她已经有一本小小的著作在街上热卖。


这本书便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里面收录了苗苗对季羡林、巴金、王蒙等十几位文化界名人的采访。其中对季羡林的采访片段被收录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苗苗第一次当记者才十岁,采访内容是请胡絜青谈老舍,读老舍的书、读别人写老舍的书,将想问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也就是“采访提纲”,一步不落地努力扮演好采访者的角色。


她从季羡林的散文里读出了“季爷爷爱季奶奶,爱动物,爱花草”,不可思议地是,她读出了季羡林的“寂寞”。


比如说,小时候您寂寞了,夹竹桃来陪伴您,青年的时候,您寂寞了,马缨花就来陪伴您,后来,牡丹,海棠,槐花什么的也都和您做过好朋友。爷爷,现在,您是不是跟荷花和四只猫咪最好呢?您现在还寂寞吗?
——摘自张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她从曹文轩的人物描写中发现了“您的心太软”“您不舍得把人写得太坏,这和史铁生叔叔有点像”。曹文轩在小说中经常写到水,她便说:“水虽然美,但是有点让人忧伤,您写的小说就有点忧伤。”


十岁的苗苗在年长的文学大家面前,像是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逼视长者的内心。当然,能够顺利完成采访,和苗苗的知识储备也是分不开的。



苗苗从小喜欢读书,十岁时,她的卧室墙上钉了几大排书架:动漫、童话、小说、世界美术史、甚至还有侦破科学和考古学······满满当当顶到了天花板。


小时候的苗苗到底读了多少书,没有人做过确切的统计。据她在大学当老师的母亲鲁景超说,她的阅读量大概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生的水平。


去时大树


长大后的苗苗,常给人留下这样的剪影:手里捧着书,桌上、地下堆着书。


她的嫂子刘智嘉在纪念苗苗的文章中写道:“但她不是书呆子,极有生活味儿,爱逛菜市场,下了班就进厨房,不大功夫就能变出一桌美味佳肴。”


除了读书,苗苗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绘画。她偏爱田野调查,实地写生。速写本上记录的多是山水花鸟,即将消失的古村落,在田间、路边、茶社偶遇的一个普通人。


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说:“苗苗笔下,山水有生命,人物有风景。我们这个学生,爱美、懂美,对美有超乎常人的感受力和捕捉力。”


苗苗自画像


令人不解的是,成年后的岁月里,苗苗几乎没有完成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无论文字还是绘画,连草稿也统统毁掉。


苗苗从心底里不想让人觉得她沾父母的光。


在一些场合,很多时候,苗苗不大喜欢听人说她是张锲、鲁景超的女儿,对“自带光环”更是退避三舍。《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引起过的轰动,她也从未向外人炫耀过。


很多名门二代见多识广却容易眼高手低,苗苗清醒地知道这一点。她既不夸夸其谈,也不肯轻易开始创作,一直稳扎稳打地积累,保持着很高的阅读量。


她能准确地说出故宫画展上每一位作者的风格、创作背景;         


在她个人的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叫《老旧期刊里的“流量小生”》,从旧期刊中挖出了一手资料,行文灵动,内容详实。 


截图自苗苗的公众号

收到过苗苗所赠《世界现代建筑史》的一位朋友在纪念文章中写道:“每次看到这本书,就能想起你仅用十分钟,滔滔不绝地以包豪斯和达达主义,给我解释,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一批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学作品,竟然用建筑学领域的流派现象,解释了文学领域的问题。


和学究不同的是,你聊这些,永远不是居高临下、故作高深。而是发自内心地把阅读发现的乐趣分享给身边的人。”


经常有人会劝苗苗说:“你应该写点什么,哪怕是平时这些灵光一现的东西,多有意思啊。”



苗苗却大手一挥:“就我这两下子,还早着呢。


“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写作呢”——这是所有关心了解苗苗的人想问的问题。


躺在病床上的苗苗说:“敬畏”。


苗苗觉得自己更适合当一个学者,她曾对朋友段译谈道:“当下处于文化断层后的重建阶段,人们还在文化的瓦砾中艰难探寻,有太多人急于自诩时代的‘大师’,却不清楚何为‘大师’。在这个主要任务为‘重建’的时代,更需要甘于寂寞在故纸堆里挖掘和整理的人


“我是故宫人”


苗苗不浮华,沉得住气的性格,让她可以胜任在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的工作。


2018年,在美国看病时,躺在病床上的苗苗时常对医护人员说:“你去过故宫吗?我是故宫人。我去不了,我的妈妈可以做向导。”


苗苗自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当了整整三年的故宫人。


来故宫应聘时,苗苗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清晰,落落大方,说起上大学时跟大家一起“玩”视频,她兴奋地手舞足蹈。


后来,因为她娴熟的写作技巧和生动活泼的文风,大家请她给“微故宫”投稿。



在《故宫的女神们》推文中,她想出用猫的口吻来介绍故宫里的“半边天”。她写道:“百宝镶嵌科的孙鸥老师说,干这行的,心静不下来,就干不下去。像我(指故宫猫)这种三心二意,满脑子吃喝玩乐的猫,看来只有做粉丝的份儿了。”行文符合“宫猫”的气质,诙谐俏皮。


她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文笔生动,擅于把纷纭复杂的历史资料剪裁、组织成一篇篇深入浅出的科普文章。


苗苗先后为“微故宫”写过《宫里的年轻人》《紫禁城里的他和她》《他们和养心殿的不解之缘》《养心殿里的工作狂》《三希堂里有“三希”》等六篇文章,广受好评。



她参与了数字故宫“亲制御膳”项目,策划了与热门手游《奇迹暖暖》的合作,推出了“故宫养心殿服饰”和“梦入琉璃殿”两期活动,把与故宫的相关知识点融入游戏中。


自嘲“吃货”的她,设计了很多和“吃”有关的问题,角度却各有不同:“三清茶是哪种材料烹制而成”;“千秋宴是宫廷中谁的生日”。这个在起初并不被看好的项目,在短时间收获了不少同龄人的关注。


在她的工作总结中,这些“功绩”从未被她提及,她写:“在故宫工作的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是巨大的,要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做过的每一件事负责”;她对同事们说:“我做的事情不算什么,大家都好好的,我就开心了”。


躺在病床上的苗苗还在惦记着故宫那只叫“白点儿”的猫,“它太弱小,总是抢不到吃的,我不在谁喂它呢”?


永远的微笑


“生病不是什么好事儿,就不影响大家了。”——因为苗苗的话,从2018年2月查出恶疾以来,无论是在北京治疗期间,还是去美国之后的情况,家人都尽量不向旁人透露,以至于她的朋友们听到她去世的消息,都非常震惊。


苗苗平时生活简朴,舍不得买好衣服,没有一件首饰,上班多是乘公交、挤地铁,但她出差或是旅行回来,总会给亲人和朋友带几样精心挑选的小礼物——手绘小布包、漂亮的小书签、毛绒小狗熊。


苗苗见人喜欢甜甜的笑,长多大说话还是奶声奶气,只有谈到她关注的领域和看不惯的社会问题,才会显示出她见解独到,语言锋利的一面。



苗苗曾认真地说:“关于人生的意义,我思考了很久,就是通过自己快乐,给周围的人都带来快乐。”她觉得生病不是快乐的事,所以她选择独自一人承受。


当母亲鲁景超说:“你这么善良,老天这样对你不公平。”苗苗讲:“你这样说不对,难道落在别人身上就公平了吗?落在我身上,我接受。”


从得知病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苗苗像一朵盛开的花,骄傲地绽放了整整一百五十天,医生曾说:“这种病非常非常痛苦,到最后就是疼死。”


但陪伴过苗苗的每一个人都说,苗苗自始至终都没有吭过一声。


苗苗是病房里最爱笑的人。见到医生护士,她总会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医生、护士劝她:“不用老说这句话,太费力气。”苗苗却微笑着回答:“发自内心的。”


为此,大家把苗苗称作“微笑天使”。



治疗过程中肿瘤转移到脑部,压迫运动神经,导致右侧偏瘫,在明知不能治愈的情况下,苗苗依然顽强地进行康复训练,重新学习走路。苗苗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让医生都感叹“苗苗身上有太多不可思议”。


2018年7月4日,苗苗对母亲鲁景超说:“这段时间妈妈太不容易,一切都会结束,请妈妈再坚持一下······谢谢!”生病以来,苗苗自始至终最关心的人都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母亲。


7月4日晚,苗苗用尽最后的力气,重复了五遍“妈妈最坚强”,并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露出灿烂的微笑永远地离开了。


天下为什么没有不散的宴席


苗苗小时候在家里总能见到妈妈的学生们,当他们离开,她会舍不得,突然认真地说一句:“天下为什么没有不散的宴席呢?”


这个问题像苗苗的突然离世一样,无法给出确切的解释。


如鲁景超在怀念苗苗的文章中所写:“人生是有局限的。人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抛到这个世界,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不知道抛向何处,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数。但却有超越肉身之上的精神力量存在,它足以让人性绽放出真善美的光芒。”


苗苗用她短暂的一生传递过美好的信息。


芳华尽显,虽无声但有痕。


(资料参考《生命如此美好:故宫的苗苗》)


监制 | 任永蔚

制片人| 石 岩

主编 | 马戎戎

责编 | 桂姝蕾

记者 | 张   文

编辑 | 张   文

运营 | 邓   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专访杜江:“我不想让消防队员们失望”

建筑师刘恒:雄安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