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鼓励孩子们读非虚构作品?| 芝麻老师说
从南外到美本工业化时代的首批吃螃蟹者到耶鲁毕业,再到与缪思一起成长的五年来,我一直接触教育跑道上的各种各样的家庭,以及每一位风格迥异却震撼人心的孩子。刚刚这个暑假,近300个家庭的孩子们正在参与缪思世界各地的调研课题,从上海的网红马路到昆明的滇池水质,从安吉的精品民宿开发到越南岘港的中国游客分布,从犹太文化与中国的渊源到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里的日本社会文化背景,我们总在帮助每一份兴趣的萌芽寻找前进的方向。
——芝麻老师
遇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孩子,芝麻老师就越发感受到,阅读非虚构的书籍作品,观看纪录片等非虚构的影视作品,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同理心的缺失,是国际教育跑道上的中国孩子的一个常见问题。这倒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他们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太多生活的不易,他们看到的世界大多是成年人筛选后的“保护版本”,是成年人们希望他们看到的样子,而不见得是最真实最朴素的社会模样。
富足的生活条件常常制约了双语学校的孩子们跳跃阶层分界去感受他人的痛苦的场景与机会。我们甚至遇到过从来没有坐过地铁的孩子,那他们一定不知道早高峰和晚高峰的上海各个地铁站是如何人潮拥挤,也一定不知道每次地铁故障后如何有效疏导乘客以及会有哪些看起来兵荒马乱的局面,更不会明白开具地铁“延误证明”的生活小常识。
既然我们感受到的世界常常是片面的,那么就格外需要从非虚构的文学、电影和戏剧的作品中去获知真实世界的模样,这也是为什么在缪思,我们一直鼓励孩子们读“非虚构”。
|
Harry Porter与Percy Jackson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奇幻小说里的主人翁,这是无穷想象力可以带领我们的思维到达的彼岸。爱科幻、魔幻、奇幻的同时,我们自然也需要知道现实世界与生活的状态。
我们看故宫纪录片,了解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是如何精心维护它的每一个藏品的,在这里工作的人们又是如何在看似枯燥的内容中找到变化的乐趣。我们读美国记者史明智的《长乐路》,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条上海市中心的网红马路竟然蕴藏着这么多历史与政策的典故,也才知道马路上每一个小人物都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赏话剧《宝岛一村》,穿越时空的界线,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又通过眷村里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去勾画出政治变迁的大江大河中并存的残酷与温情。
了解真实的过去与现在,才能具备正确的历史观,也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拥有一颗敬畏之心。
|
孩子们看到的世界常常是局限的和片面的,尤其是养尊处优自带光环的国际学校、双语学校的孩子们。从学校到社会,孩子们早晚要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们打交道。
如果你的成长环境中只有单一背景的伙伴和极其接近的认知,那么就很难与不同属性的人们通力协作。
当我们在说同理心的时候,我们指的正是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你的“司空见惯”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耳目一新”的体验,所以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大家的认知会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别人的背景和立场,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手段。这是从学校到社会的重要一课。
穿越阶层壁垒的钢筋水泥,与那些看起来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对话,当然可以通过广泛涉猎非虚构的作品来实现。
|
读书,观影,赏剧,这些都是广义的输入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输入,我们才能在写作的输出过程中拥有视野高度和素材宽度。很多孩子提起写作这件事就面露难色,手中的笔仿佛有千斤重,这种畏难的情绪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阅读不够,心中没底,自然不知道写什么。
再到托福和SAT的写作,除了单词量和模板之外,总是需要一些深刻的人生认知,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那么这样的人生认知从哪里获得?一定是波澜壮阔的远方再加街头巷尾的眼前整合起来,构成立体的素材,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手到擒来。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的写作能力一蹴而就,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们一起阅读,广义阅读加选择性精读,并且特别关注非虚构类的作品。
好了,这就是芝麻老师跟大家分享的有关非虚构阅读的重要性。
想要了解更多阅读提升的方式,和缪思导师一起读书?欢迎关注我们的长期督导计划:
联系小缪
获取缪思独家非虚构写作书单
自己家娃和“别人家孩子”之间,只差一个缪思导师 | 缪思长期督导服务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228号
静安嘉里中心办公楼三座22楼
全国咨询热线:400-001-3812
添加小缪微信号 muse-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