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无印良品公司相关商业诋毁纠纷二审法律文书公开:双方就商标问题长达三年的纠缠,最终由法院判定为日本muji無印良品背后两家公司构成商业诋毁。深陷商标纠纷的同时,因价格高企、产品质量等问题,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高光时刻也渐渐不再。财报窘境和下调的业绩预期背后,打折、降价,在日本muji無印良品身上频频被提及。在业内人士看来,降价并没有为日本muji無印良品带来期待中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网易严选、名创优品等亲民版的“无印良品”也在蚕食着日本muji無印良品的市场份额。
9月23日,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日本muji無印良品背后两家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的商业诋毁纠纷二审判决书公布。
文书显示,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此前涉案声明中含有“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的语句,且含有一定的贬损性评价,认定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发布涉案声明的行为构成了以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棉田公司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muji無印良品诞生于1980年,是由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注册经营的品牌,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主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2005年4月,日本muji無印良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由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运营。
引发纠纷的国内“无印良品”商标最早于2001年4月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注册。2004年,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将这一商标转让给北京棉田公司。2011年7月,北京棉田公司注册“无印良品”商标,使用范围为第24类商品,随后授权北京无印良品公司使用。
此前,中日无印良品公司双方曾因“无印良品”商标纠缠三年,最终日本muji無印良品被法院认定侵权成立而败诉。对此,日本muji無印良品就此发布公开声明称,大陆范围内,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几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务类别上注册了“無印良品”商标,但是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类别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
但此声明却引发双方新一轮官司。北京棉田公司认为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上述声明称“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导致公众认为北京棉田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误认为公司的“无印良品”毛巾、被子等商品为山寨货,棉田公司以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构成商业诋毁起诉到法院。
2021年11月,一审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共同赔偿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赔偿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10万元等。
之后,日本muji無印良品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棉田公司的原审全部诉讼请求。
最终,二审法院驳回日本muji無印良品提出的上诉请求。北京棉田公司与日本muji無印良品的商业诋毁纠纷以“判决株式会社良品计划、无印良品(上海)公司赔偿北京棉田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及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10万元”收场。
商标纠纷外,日本muji無印良品近年来还多次因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等问题被处罚。
企查查App显示,自2013年11月12日至2022年3月3日,无印良品共计被行政处罚21次,处罚总金额超过210万元。处罚事由多以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为主。
同时,在2018年3月15日,日本muji無印良品被数位消费者曝光门店购买的杯子、化妆盒等物品没有标签、看不出产地、材质和用法;此外有数款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售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没有开展维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muji無印良品还曾因标注“此商品恕不退换”被罚。今年6月,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闵虹路分公司因拒绝履行商品退换义务,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000元。
此前,日本muji無印良品曾在2015年实现了191亿元的营收。其中,中国市场拉动了日本muji無印良品50%的业绩增长,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
但目前,日本muji無印良品却陷入利润下滑的困境。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2022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该集团在上半财年内经营收入增长7.1%,但经营利润下跌19.4%,净利润下跌27.5%。
与此同时,日本muji無印良品下调了2022财年业绩预期:预计截至8月底的归母净利润或同比下跌20%。株式会社良品计划表示,“下调全年业绩预期是由于日本和中国大陆市场的业绩预期降低。”
实际上,日本muji無印良品从2016年起在华销售增幅就开始放缓,至2017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财报显示,2018财年Q3至2019财年Q4的6个季度内,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0.6%、25.2%、18.1%、16.5%、9.3%、5.0%。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日本muji無印良品不顾及中国需求的产品设计、在中国的歧视链错配、高端定位的品牌局限性,以及来自同类店铺的竞争等问题,使得中国消费者渐渐不再买账。”
通过降价找回中国市场的日本muji無印良品,“轻奢”的定位却渐渐让其陷入尴尬境地。
初入中国市场时,日本muji無印良品不仅在品牌形象上塑造高端,在定价上也高出市场同类产品。2021年9月,株式会社良品计划社长的堂前宣夫就曾直言,“在中国,我们的商品给人以价格较高的印象,顾客范围不够广。”
江瀚分析称,从定价上来看,日本muji無印良品非常明确的选择了价格歧视的定价战略,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日本muji無印良品把自己定位为奢侈品,依靠宣传公司的极简理念、大力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将自己与文艺青年和中产阶级绑定,提升品牌定位,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的售价更是比日本高出数倍。
近年来,打折、降价,在日本muji無印良品身上频频被提及。自2014年10月起,无印良品在中国推出“新定价”策略,降价频率基本达到每年两次。在连续降价的11次中,品类酒盖生活杂货、服装、家居品、文具、日用品等,每轮平均降价幅度大都在20%左右,部分品类更有30%-50%的降幅。
对此,江瀚表示,“低端商品把自己作为高端引入中国的玩法,之前也有不少品牌干过,只是像日本muji無印良品干的这么长时间的还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最近日本muji無印良品也做了10多轮降价,但是其本身的价值和价格严重不成比例的现象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高性价比的名创优品、木槿生活等品牌国内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的产品。此外,网易严选、小米有品、The Green Party、杂物社、NOME等后起之秀,都在蚕食着日本muji無印良品的蛋糕。
在江瀚看来,“前有价格反复无常,品质的无法保证,后有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中国竞争者强势崛起,再加上中国消费者消费觉醒的大背景,日本muji無印良品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