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擅长“先发制人”的中国队为什么提不起劲儿?|关键解读

2016-08-16 梅丸君 媒玩








巴哈马选手米勒用鱼跃俯冲撞线夺冠

田径史上的经典一刻!





这届金牌数为什么提不起劲儿?


众所周知,中国代表队的奥运征程擅长”先声夺人“,而金牌榜的”老对手“——美国则擅长”后发制人“。因此,在过去的四届奥运会中,场场上演中国在前半程引领奖牌榜,后半程被田径场上的美国队渐渐超越。当然,东道主那届除外。

 

如今奥运进入到第10个比赛日,中国的金牌数还没有突破20枚。




 

差距出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组和伦敦奥运会的同期对比数据:




今年奥运会射击比赛采用全新的规则,前6枪累计环数,后来每三枪淘汰1人,直到决出冠亚军。新赛制的射击比赛可看性大大增强,不少观众大呼刺激。它也避免了埃蒙斯的在最后一枪脱靶”悲剧“再度上演,至少,实力强劲保持领先的射击手,最后一枪脱靶也可以收获一枚银牌。

 

但这显然影响到了中国射击运动员的状态,中国射击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只拿到了1枚金牌。杜丽在三姿50米决赛中,在进入淘汰赛的最后六枪开打前,以0.2环的优势位列第一,而六枪之后,她落后了。杜丽对此坦诚——新赛制一变,20多年白练了。可见,新赛制对中国的老队员的影响是很大的。另一名老将朱启南三度征战奥运,也仅取得第6名的成绩。唯一一名金牌,是一名年轻的选手获得的。也许,新的规则淘汰了一批老将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年轻人。

 


举重队屡屡失误,而且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是举国体制的弊端缩影,但我们不能否认举重项目对中国仅有的十几枚金牌做出了主要贡献。在女子75公斤以上级比赛夺冠后,主教练终于叹了口气:这枚金牌就了我,救了中国举重队。的确,5枚金牌,中国举重队虽有颓势,但依然扛下了半壁江山。

 


中国游泳队是这几项项目中的奇葩。上一届伦敦奥运会中国之所以能在奖牌数拿到高于预期30枚的38枚,中国游泳队贡献的5枚金牌功不可没。四年前中国游泳运动员大多都在澳洲接受过训练,而当时美国游泳队在伦敦表现低迷。四年后,美国强势回归,这两个国家都在游泳中表现地辉煌不再。


 


中国击剑队所遭遇的处境是欧洲列强的强势回归,这使得这个项目上里约奥运的中国军团的收获甚微。最让人遗憾的是,作为开幕式执旗手、上届奥运击剑卫冕冠军雷声早早地就被淘汰。

 


如果说以上几个项目多多少手还有所斩获,那么中国体操队的表现可能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中,最失望的表现就是中国体操队的表现。“青黄不接”,这几乎是所有人对中国体操队的一致判断。



 

但舆论一度认为,中国体操队在赛场上的失利是由于“裁判打分不公”,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意见领袖是刘璇等前奥运冠军。白岩松则认为,除了北京奥运会,我们每届奥运会都会质疑裁判,一被黑就会急,倒不如努力搞好“体育外交”,朝中有人还不行,还得朝中有负责人。


随后的多项体操赛事证明,中国体操主攻难度分的策略,与当下国际体操裁判评分更倾向于“给中难度动作、打高完成分”的取向有脱节。总体而言,实力不足才是中国体操队陷入低迷的根本原因。另一位体操世界冠军冯喆在看完男女子单项吊环和跳马后也表示:“没有金刚钻,不要怪裁判。”


 

那么,在里约,中国代表团最终能获得多少金牌呢?白岩松给出的答案是“二”时代,也就是金牌总数为20枚以上,回归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水平。而英国BBC预测的中国金牌总数为25枚,并且奖牌榜上超越暂时领先的英国,因为中国代表团随后在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还有诸多夺金点。

 


(BBC预测的里约奥运中英金牌数走势)

 

形势为什么严峻?一方面是奥林匹克规则变化和组织结构变化,客观上影响了部分强势项目的发挥。但主观因素仍然可以归因于多个优势项目都遭遇了竞技体育周期变化,运动员在年龄、队伍结构调整中,有阶段性的反差。也就是说,运动员年龄并没有调整到最佳结构。

 

 即使有再多的客观理由,但中国军团的实力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一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比赛还没结束,体育总局官员已经就中国代表团的夺金形势作了表态,虽然本届奥运挑战前所未有,但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并尤其感谢了中国人民对里约奥运竞技的宽松氛围。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个稳定的竞技结构是美国式的金字塔结构,也就是说,银牌和铜牌数量应该构成一定规模,金牌数稳步提升。因此,中国作为东道主时豪取51金,其实是一种不稳定结构。你看,伦敦奥运会上,金牌这个数字迅速下降了。和中国经济类似,中国的奥运培养模式,也需要一场”结构转型“。






媒玩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