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还分“科学”和“不科学”?统统不科学!
现如今,“科学育儿”四个字在各种宣传之下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甚至有人问我:“徐医生,有专家说科学地打孩子是没有关系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乍一看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奇怪,“科学”和“打孩子”两个词怎么会被组合到了一起?
随手一搜,还真发现有不少文章告诉大家:“打孩子要科学地打”,“几打几不打”,“为什么老外不打孩子可以,但是咱中国的孩子需要适当地打”……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很正常的育儿方式?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有着同等尊严、同等权利的个体,并不认为孩子同样拥有保护自己身体安全和完整的权利,并不认为自己同样应该尊重孩子的身体。
很多的父母的认识还停留在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物的状态。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做家教时曾教过一位女孩,有天去她家时正好赶上她和父母在争论父母偷看她日记的事情。她很生气地抗议父母不尊重她,不经过她同意打开她抽屉翻日记本。当时那位妈妈说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我是你妈,我怎么看不得?别说你的吃的穿的,你的人都是老娘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的确需要大人的照顾和支持,需要大人帮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和边界,但是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如果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所有物、附属品,自然就不会去费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也当然不会认为打骂孩子有什么不对了。
然而打孩子真的是“科学”的育儿方法么?当然不是!
大量的研究证实,体罚会导致孩子出现低自尊、高反叛,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品性障碍、物质滥用(酗酒、吸毒等)。几乎所有的危险罪犯都有过被长期威胁和惩罚的童年经历。
打孩子会导致孩子的低自尊
因为他们感到自己身体不是由自己控制和保护,而是由父母操控。
因为父母会把他们的行为等同于他们本身,一旦不喜欢他们的行为就会对他们进行身体的惩罚。
因为打骂相连,很多父母会一边打一边用尽各种词语来刺激和侮辱孩子,“蠢猪”、“笨蛋”、“白痴”、“活着浪费米饭,还不如死了”……
也因为喜欢打孩子的父母,通常也会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有个孩子这么说:“反正周围人都知道自己是个经常挨打的皮孩子,不如就破罐子破摔吧!”
于是,棍棒之下的孩子不仅身体受到了伤害,更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即父母对于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并非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非是值得无条件被爱的存在。
打孩子会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习能力
根据“认识容量”理论,孩子大脑的认知容量是有限的。
如果经常动不动就挨揍,会使他们会长期处于警觉状态,对父母的情绪和行为进行着很敏感的“雷达探测”,一有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安。
这时,孩子的很多“认知容量”就被消耗在了“探测雷达”上,挤占了用于探索思考学习的空间。
打孩子并不能让孩子突然“懂道理”
经脑神经科学证实,一般情况下,我们所受到的外界刺激,最快到达的是我们大脑中对知觉和身体记忆信息加工的脑区(生存脑),然后到达我们的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区(情绪脑),最后才会激活我们的负责思考整合的新大脑皮质。
在遇到强烈刺激时,生存脑和情绪脑被迅猛地激活,往往会阻碍新大脑皮质的信息加工,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难临头时大脑“一片空白”,紧张害怕到“胃痛”,完全无法思考。
也就是说,我们指望孩子能通过挨打就突然懂道理,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行为改变,更多是源于恐惧和紧张。有些家长可能会说:“管他懂不懂道理,只要他能让孩子改变行为,打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此处须敲黑板!打孩子改变了一时的行为,却可能造成一世的影响
对于这种“体罚有效论”,我想请大家想一想:小孩子挨打后,当下确实可能会发生行为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能够持久吗?是不是挨打后过不了多久又会故态复萌?
我们再想一想: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太弱小、无力反抗而害怕家长打他。但当他长大到能和家长抗衡的时候又会怎样呢?研究显示,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攻击性行为和叛逆行为比不经常挨打的孩子要高出很多倍。
也就说,挨打并不能从长远上改变孩子的行为,只会一步一步毁掉孩子的安全感,以及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因此,无论各种号称“科学的打孩子”的说法是怎样的所谓“科学”,只要有“打”的存在,其本质就都是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暴力控制,都可能对后者身心造成不可逆的长期影响。何来科学?何来尊重?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作者
徐桂凤
发育行为心理医生
发展心理学硕士、儿少心理硕士、医学学士,爱荷华大学在读博士
曾任职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美国华盛顿婴幼儿家庭中心
现兼职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展与障碍中心
育儿交流微信:
Bamia2 (因时间有限主要用于妈妈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支持,群主和管理员也会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