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不配我的优秀!”:孩子何出此言?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这两天一条题为《10岁男孩全班考第一奥数,英语样样精通!他居然说:爸妈不配拥有我这么好的儿子 》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也有父母朋友问我对此怎么看?



我看到网络上围绕孩子有很多的评论和争议。有人认为孩子“自私”、“狼心狗肺”、“已经彻底扭曲了”、“没救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孩子说出了“大实话”、“聪明且看得清现实”。


抛开是非,我想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聊聊,孩子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是不是真的就“狼心狗肺、无药可救”了?父母又该如何善加应对?


“狼心狗肺”?青春期的你,是否也曾叛逆地挑衅过父母


10岁,正是进入青春期的年纪。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生理上,他们的大脑体积快速增加,大脑灰质(思考所发生的地方)的体积在11岁(女孩)和13岁(男孩)时达到顶峰。这意味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迅速增强。


心理上,这个年龄段正是的孩子“自我认同”建立的时期,简单来说,就是“我是谁”、“我和周围的人有什么样的不同,是什么样的关系”。于是,孩子开始更多开始思考自己和父母的不同,自己和周围其他人的不同,并热衷于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开始“挑战”父母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也可能“嫌弃”父母以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也会热衷于评价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



但是,青春期孩子大脑体积的增长飞快,并不意味着大脑能保持同步的成熟。负责各种信息整合加工和思考的额叶脑区要到20岁左右才能达到更高的成熟度。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的信息加工和思考通常并不全面细致,而更可能是片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成年人的成熟思维,很容易看出新闻中孩子思考方式的不妥之处,但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却并未能意识到。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青春期,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有没有觉得父母“衣着老土”、“思想顽固”、“目光短浅”、“说话不文明”?有没有觉得曾经眼中无所不能的父母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我们在说孩子“狼心狗肺”之前,也应该想到,这样的言行或许只是他青春期的不成熟思考得出的某个不成熟结论。



“无药可救”?青春期的你,是否也曾因不经意间的触动而转变了对父母的态度


大脑成熟的渐进性也有它的好处,即我们的自我身份认同不是一下子建立和完成的,而会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多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初中的时候,每天都要骑自行车穿过一片两层小楼的县城区,回到县城边上家里的小土房。家里的地面是土而不是水泥的,哪怕扫一千遍,也总是能扫出半簸箕的尘土。


每次经过那些两层小楼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想,为什么自己的父母没有钱?为什么自己明明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却总要穿着亲戚给的旧衣服,住着那间门前鸡鸭到处乱窜拉屎、外面下大雨时里面就下小雨的破房子?


她总觉得土里刨食的父母没有能力,话里话外便总是少了对父母的尊敬,多了若有若无的不满。


但是,她的态度在某个周末第一次陪父母去县城卖家里种的西瓜后彻底转变了。两大板车的西瓜,父母一人拉一车,一个城东一个城西,在烈日下叫卖。天气越热,父母越开心,因为西瓜可以卖得更好。


当她看着母亲满头大汗还说天气热一点好时,瞬间受到了冲击,也突然明白:虽然父母能力有限,但已经给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全部,自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就应该像父母一样努力。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10岁孩子的各种观念还在动态变化之中,随时可能因为某个场景、某句话、某个故事、某篇文章而发生改变甚至逆转。


因此大家真的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给孩子贴上“没救了”的标签。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是谁塑造了孩子的价值观


很多人认为,孩子有这样的言行是因为父母没有教育好,“活该”被孩子这样说。我倒是觉得,孩子自我认同和身份定位的形成,绝不仅仅只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


很多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探讨过这个问题,其中我很喜欢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如下图所示),其核心内容是:


  • 把个体放到多个系统中来看,因为个体受不同水平的不同因素的影响;

  • 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直接互动的环境因素,比如直接生活的家庭、小区的游乐场、孩子的托儿所等,这些因素会产生交互影响;

  • 也包括个体不直接接触,但是又对个体的微系统发挥作用和影响的环境,比如对于父母的工作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还包括宏观系统,由文化、价值、法律、风俗、资源等构成。



由此可见,一个青少年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定位自己和他人,除了父母之外,还受到来自于各个层面的影响。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单一系统的变化往往是不足够的。


如何改变?是谁的价值观需要拯救


具体到新闻中的孩子来说:首先父母需要反思一下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具体交流模式。比如:平时有没有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有没有把孩子的各方面成绩做为炫耀的资本?有没有在言行中向孩子传递出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信息?


除了家庭,我们还要看其他的直接环境因素,比如学校。如果这个孩子所说的情况属实,一个10岁的孩子,周围同学都在用iphone7,可以想象这所学校是消费层次较高家庭的聚集地。从孩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家庭应该和周围同学家的经济状况相差不小,是不是父母咬紧牙关,尽了经济上的最大努力才将他送进这间学校的呢?


如果是。不可否认,父母肯定希望将孩子送进心目中更好的学校,但父母心目中最好的学校是不是一定就最适合孩子呢?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能有多少淡定的勇气去坦然面对他和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呢?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给孩子择校时有没有考虑到学校排名、升学率以外的因素呢?



再说到宏观的大环境,记得不久前才刷爆朋友圈并引发热议的“中产阶级鄙视链”文章,说的是有人用家庭年收入50万元人民币划了一条线,过线的家庭,不仅父母是精英,子女未来也是精英;没过线的家庭,就没有资格和过线家庭住同一小区,孩子也没有资格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样的观点居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觉得是“大实话”。


对待教育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各种商业营销中所推崇的“无与伦比的奢华的尊贵的享受”了。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是以什么作为成功和精英的模板,是以什么作为品质生活的标杆?在这样的社会价值导向下,成年人又有何颜面指责孩子太现实、太物质。



的确,孩子需要教育,但是与其把所有的责怪压到孩子身上,我们不妨更多想想自己的育儿理念是不是需要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是也需要重塑吧!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作者


徐桂凤

发育行为心理医生

发展心理学硕士、儿少心理硕士、医学学士,爱荷华大学在读博士

曾任职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美国华盛顿婴幼儿家庭中心

现兼职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展与障碍中心


育儿交流微信:

Bamia2 (因时间有限主要用于妈妈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支持,群主和管理员也会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