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答时间 || 宝宝喜欢扔东西?你可能不知道的这几个原因...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今天副文依然有福利送出哦~



此专栏将选取我日常线上答疑中,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提问,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我将找机会集中进行解答。提问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即默认在公开回答或者文章中可以匿名提及问题内容哦!


问:

宝贝2岁3个月,最近喜欢把手里的东西摔到地上,大人捡起来他会再扔,有时候别人捡起来他还会不停的哭,应该怎么办?



答:


不少孩子在某个阶段都会出现爱扔东西的情况,这也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对于2岁左右的宝宝而言,首先家长需要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扔东西的行为,出现扔东西行为以后家长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应对方式,以及孩子会有哪些不同的反应。从而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一、如果2岁的孩子只会摔打玩具,还不会玩具的功能性玩法(如拿到汽车会推着玩,拿到书会翻着看、拿着玩具手机模仿打电话等),而且和大人的互动也很不理想(比如很少出现社交性微笑、眼神对视、指令服从,也不会展示自己的玩具等),建议带孩子找专业医生面诊,做发育评估。如果孩子玩具的功能性游戏没有问题,与人沟互动也没有明显问题,通常无需担心。


二、如果孩子扔玩具时情绪良好,需要考虑家长对于孩子扔玩具的反应模式了。

通常1岁左右的宝宝会通过扔玩具和敲打玩具来探索即时因果关系和自己对物体的控制感,1岁多的时候有的孩子也会经历一个喜欢把容器里的物体往外倒的过程。但是,如果2岁多的孩子还频繁摔玩具,家长就需要观察和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扔摔玩具的时候,家人给予了很多回应?是不是这些回应让孩子笑得更欢,还一边扔一边看着大人笑?


如果是,家长则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反应模式,以免孩子把这种扔东西看成一种互动游戏。


建议孩子扔的时候,不要过度反应,可以用平静中性的语气说“这不好玩”,随后可以拿起玩具和孩子进行功能性的游戏,在游戏中和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让孩子更投入。如果是容易被摔坏的物品,可以将其收起来,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平时的游戏中可以安排一些扔、甩类的游戏,比如小飞盘、球类、甚至那种布质的“雪球”等,满足孩子练习相应动作的需求。



三、如果孩子扔玩具都是出现在父母没有关注他的时候,需要考虑孩子用扔玩具来获取父母关注的可能性。


有些父母陪孩子的时候一直玩手机或者只顾和他人交谈,只有在孩子扔玩具时才给予回应。这种情况下,孩子扔玩具的行为就被这种父母的关注模式所强化了,孩子会希望通过扔玩具来获取父母的关注,所以扔玩具的频率很可能会增加。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给孩子足够合适的关注和互动,让孩子不需要通过扔玩具来获取关注;而当孩子出现扔玩具的行为时,简单严肃制止,不给予过度关注。


四、如果孩子是在哭闹时扔玩具,这时扔摔行为要么是孩子情绪发泄方式,要么是父母的应对方式无意间强化了其生气时扔东西的行为,比如有些父母会在孩子扔玩具发脾气的时候满足其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具体考虑如下:



1. 预防哭闹比应对更重要。对2岁左右的孩子,转移注意的办法通常依然有效,但是这个时候转移注意力的内容通常需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丰富的探索性。


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发脾气扔东西前提供合适的替代物品或者解决办法,比如不能看电视,但是可以考虑和孩子一起听有声故事;不能吃糖,但是可以提供宝宝酸奶等。替代无效时可以考虑带孩子脱离环境,比如去看看窗外,去洗个手玩玩水等。


2. 如果已经开始哭闹,则应预防扔东西的发生。比如,当发现孩子已经有扔东西的预备动作,及时阻止,将宝宝手中的物品拿走,并抱到没有可扔物品的地方。


3. 如果已经扔了东西,说“NO”并将东西捡起来收好,然后抱着孩子脱离当下环境。如果妈妈不停地捡,孩子不停地扔,一方面妈妈自己的情绪很容易爆发,另一方面孩子的哭闹也会更容易持久。相反,如果你捡起来放好带孩子脱离环境,他的哭闹反而能更快平静下来。


此外,有些妈妈希望孩子自己把东西捡起来,这个期望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问题是,当孩子哭闹情绪爆发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讲道理让他把刚扔的东西捡起来通常是无效的,孩子要么脾气爆发得更厉害,要么会继续扔其它东西,还有些孩子会把地上东西捡起来再扔一次……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捡起自己扔的玩具,最好是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以后再和孩子就刚才的情况进行沟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回顾和肯定(情绪没有对错),但是对发泄情绪的方法则需要进行提醒,最后提醒孩子讲将玩具捡回,弥补刚才的不当行为。沟通时应考虑到孩子当前阶段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对抽象语言的短暂听觉注意力,使用配合表情动作的简短语句,长篇大论通常不会有效果。


简单举例分为四步:


  • 肯定情绪:妈妈刚才不给你拿糖吃,你很生气对不对?……;


  • 说明原因:睡觉前我们是不吃糖的,因为刷牙后吃糖牙齿不舒服……;


  • 示范情绪表达方式:扔东西是不好/不对的,下次你很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妈妈你生气了,或者你也可以抱着你的蜘蛛侠自己一个人待一会……(方法可以自由发挥,家长平时自己生气时的应对方式对于孩子也是言传身教);


  • 弥补方法提醒: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小熊还一个人躺在地上呢……



4. 我不赞成给孩子替代的物品让他随便扔。有的家长说希望孩子的情绪得以发泄,所以会把易坏易碎的物品收起来,给孩子提供枕头等可以扔的物品,让孩子随便扔。


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孩子需要学习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而不是合理化扔东西摔东西,就像我不建议在孩子生气时让他击打公仔玩偶一样。而且,这样做也容易让孩子困惑,不知道扔东西到底对不对,因为有时候父母会阻止,有时候又不会。


5. 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3岁以上),他们能更好理解因果关系了,还可以采用行为后果的方法。比如扔了的玩具要被收起来,接下来几天都不可以再玩;如果扔的不是玩具,也可以考虑缩短孩子喜欢的活动时间(比如在游乐场的时间,看动画片的时间等)。


PS:以上内容来自我的饭团中两个类似提问,文字简答不同于一对一咨询,没有具体背景信息采集和沟通,而且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所以,以上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次问题来自“饭团”团友的提问,我的饭团(DrXu儿少心理一起学)每天会和大家分享儿童心理学知识或者导读心理学书籍,并会在留言提问的团友中选1个或者2个公开回答。(长按识别下图的二维码即可我的饭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