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上最全应对宝宝“打人”攻略,总有一种适合你(实用干货篇)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在日常咨询中,孩子打人是个高频出现的问题,为此我曾专门在公号里写过一个宝宝“打人”系列文章,详细探讨了婴幼儿“打人”的不同情况以及应对方法。近来在饭团和其他线上平台又有不少朋友问及这个问题,故特意将旧文重新编发,希望对新关注公号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前方高能!!!

超长文章超多干货来袭

建议先刷小标题~


一、婴儿期的“打人”并不具有攻击性


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小小人”都会“打人”了吗?确实哦,这种所谓宝宝“打人”的情况,还真的是普遍存在呢!甚至还会存在“捏软柿子”的情况,专门打某几个人。


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小宝宝所谓的“打人”,和我们所理解的“攻击性行为”是两码事,宝宝还不明白自己的“打人”行为会引起他人的痛苦和无奈。这个阶段,宝宝“打人”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错把爸爸妈妈当成了学习因果关系的教具


宝宝在探索世界之前,首先开始探索的是自己,婴儿期的宝宝会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身体部位及其功用。


宝宝在4-5个月后,逐渐开始学习因果关系,如敲击玩具、把玩具扔开以弄出噪音等。在这种反复的实践中,宝宝逐渐习得因果关系的存在,也越来越喜欢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此时,如果孩子在用手拍到妈妈或者爸爸的脸上,发出“啪”的一声时,看到爸爸妈妈做出了吃惊、故作痛苦或是乐不可支的夸张表情,这种“啪啪啪”的打脸行为就很可能会被维持下来,而反应更为夸张的人,就可能成为常被孩子“打”的“软柿子”。


应对方式:


  • 当宝宝打人的时候,不要给予任何表情回应(这个时候即使是生气或痛苦的表情,宝宝也有可能觉得很好玩),或者把头扭到一边,家中其他人也不要大笑或做其他反应。


  • 如果宝宝继续拍打,轻握宝宝的手,再拿起一个玩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我们家奶奶按我说的方法做了,妹妹打她脸的情况就明显减少了,现在已经几乎不会出现啦!


  • 允许孩子拍打甚至摔打玩具,让宝宝逐渐明白他们的每次动作和各种结果(发声、掉落等)之间的即时因果关系。



原因二:“打人”是表达情绪,尤其是兴奋情绪的一种方式


孩子非常容易“高兴地手舞足蹈”,特别是还不会说话的宝宝,他们不会说“太好了!”或者“我太开心了!”。同时他们的手部力量和动作精确度尚未发育完善,边界意识也尚未建立。


所以,他们在感到兴奋、焦虑的时候,思考了问题的是时候,很可能会失控或无意识地“拍打”到他人,而被误认为是在“打人”。


应对方式:


  • 向孩子示范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的方式。比如,开心的时候可以一边说“太好了”,一边欢快地拍手;当孩子焦虑惶恐时,及时拥抱孩子,给他安全感,如果他抗拒,可以买一个那种有软软突起或小刺的软球,让孩子可以无意识揉捏。


  • 增加孩子的运动量,让他们的情绪在运动中得以宣泄。还不会走路的娃,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满地爬吧,会走路的娃,直接放出去野,让孩子充分“放电”,能够有效减少孩子情绪宣泄式的“打人”。



二、幼儿期宝宝的非攻击性“打人”行为


原因一:“打人”是孩子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表现


一些宝宝“打人”是为了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的方式,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开启互动,却采用了别人可能害怕或者厌烦的方式。比如,跑到别的小朋友身边拍他一下,然后笑着跑开,甚至在别人躲开后,又回来再拍一下,别的小朋友可能就会大哭起来。这下很多的父母就担心,自家娃会不会成为让别人家的娃“见而绕道”的熊孩子。


与之相关的是,这样的孩子,通常也不太明白有时候别人打他是因为生气了,还以为那也是别人和他玩的方式,所以即使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很多次,还要黏上去和他们玩,或者以为打人是游戏的方式,也用打人的方式来和他人“互动”。这是旁边的大人就会误认为两个孩子打架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是因为孩子外出和他人互动的机会不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也都是平和安静型的,孩子很少会看到激烈的场景和面部表情,所以不太理解其他小朋友生气的表情。


应对方式:用社交小故事帮助孩子


  • 找一些关于生气和小朋友打架的绘本或者视频,和孩子一起看,告诉他,这样的方式大家都不喜欢。


  • 找一些绘本和视频,结合孩子自己的交友实例,向孩子示范如何正确而友好地邀请别人和自己一起玩,教会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吧!”、“你好,你在干什么?”等开启沟通互动的语句。


  • 找一些表情图片,和孩子一起看,并讨论哪些表情表示对方已经生气或不耐烦了,哪些表情表示对方很友好。


  • 在家里就各种场景和孩子进行情境模拟练习,比如小朋友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他的感受是怎样的,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小朋友的表情是怎样的。


  • 在和小伙伴的互动实践中锻炼,妈妈观察并进行反馈式修正。



原因二:对电视电影人物的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会经常模仿电视里他觉得有趣的行为。网上有家长说,孩子自从看了《某羊羊》后就喜欢拿着平底锅敲爸爸的脑袋(可怜的爸爸)。很明显,孩子的这种“打人”更多带有一种模仿的性质。


应对方式:

  • 筛选一些合适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动画片,避免暴力内容较多的节目,尽可能不要让孩子自己看电视。


  • 当孩子已经出现模仿暴力行为时,应坚定地阻止他,并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妈妈觉得这样不好玩!”如果孩子不停止,立即带孩子停止任何的游戏活动暂时脱离现场,再平静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别人会痛,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带着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


  • 也可以通过故事及绘本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可以参考的儿童绘本有:《我不再打人啦》(小黄鸭习惯养成系列)、《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不打人》等。



三、有攻击性的打人行为


我个人觉得定义是不是“有目的的攻击性行为的打人”,要根据孩子当时的情绪状态,是不是很愤怒,知不知道他的“打人”行为会造成对方的痛苦。比如,前面所说的两大类情况,就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打人”。


但是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打人行为会造成别人的痛苦,而他们还是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他人退让或害怕,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攻击性的打人了。比如,抢玩具的时候挠小朋友的脸、扇小朋友耳光;妹妹拿哥哥的玩具,哥哥打妹妹;生气时报复时的打人等都在这个范围内。


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打人原因有很多种,我们主要从伙伴关系、家庭环境以及养育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伙伴关系


原因一:资源的争夺


当孩子看上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或者自己手里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看上;当两个孩子同时都想玩某个公共游乐设施;当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同胞侵入他们的领地或者霸占了妈妈的怀抱……这些情况下,由于有些孩子还不会主动进行沟通谈判,或者轮流分享,他们就会本能地出现攻击性行为。


原因二:伙伴间的模仿


伙伴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两个孩子在一起只要混熟了,就会很快地开始模仿对方的言语和行为。很多妈妈反映说,孩子的小伙伴中有一个特别喜欢打人的小朋友,而恰恰自家的孩子又特别喜欢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结果原来不打人的孩子也越来越喜欢打人了。



应对方法:


1. 从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分享和轮流意识。我家哥哥1岁半的时候,每次出门玩我都会带上一两样他自己非常喜欢,对别的小朋友也有吸引力的玩具。如果他想要别人手中的玩具,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走到别的小朋友面前,说“换”,试着和其他小朋友换着玩。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教会孩子等待和轮流的概念。


2.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每次孩子生气的机会,来教会他认识和用语言描述他的感觉。你可以运用语言表达你的情感支持,比如“你看起来很生气呢”,“妈妈明白现在不让你看动画片你觉得很失望”等等。


并向孩子示范生气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妈妈生气的时候喜欢在纸上用力地画画”或者“妈妈生气的时候想要自己一个人待一会”等等),也可以借用其他的小朋友的例子来说(“在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有的小朋友选择……,有的小朋友选择……,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呢?”),这样孩子可能更好接受。


3. 注意观察,及时预防和制止。我在美国这边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家长都在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没有人低头玩手机,即使家长们在聊天,眼光也一直停留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方式,可以随时观察到孩子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孩子的情绪反应。


如果发现孩子和小伙伴发生了冲突,而且情绪反应激烈,就需要家长的介入了,介入的方式可以是向孩子示范沟通技巧。比如,你可以和孩子说:“你看起来很想玩那个火车,是吗?”如果孩子回答是,你可以接着说:“那么,你去问问某某,你们能不能轮流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反应不大,不要太快介入孩子的小冲突,给孩子自己协调和沟通的机会,孩子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来学习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来锻炼自己的社交技巧。



4. 当孩子在伙伴关系中出现打人行为时,首先不要当众责骂或批评,而应立即制止带孩子脱离现场,同时简短而坚决地告诉他“***(他的名字),不可以打人!”脱离现场后,平静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别人会痛的,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带着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的言行一定要一致,不可以一边打孩子一边说“不可以打人”,也不建议“孩子打人,就让他尝尝被打的滋味”,否则会给孩子传递矛盾的信息,导致孩子认知的紊乱,搞不清到底应不应该打人。


5. 借助幼儿视频和绘本。再推荐两本英文绘本:Little Dinos Don’t Hit (小恐龙不打人)和When I Feel Angry (当我生气的时候),都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二)家庭原因


原因一:养育方式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往往是孩子人生中努力接近和模仿的第一个对象,他们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行为模式。如果父母平时的教养方式比较严厉,倾向于用打骂解决问题,孩子也更大比率会出现较多的打人行为。


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中,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认为:生气的时候是可以打人的,打人会让人痛,然后那个人就会害怕并乖乖听话。于是,他们在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时候,就会用打人来让别人害怕,“乖乖”把玩具给他;或者每当生气的时候,就表现出攻击性的倾向。


如果孩子通过打人达到了目的,如抢到了小朋友的玩具,或是要求得到了妈妈的满足,那么他就通过实践尝到了打人的“甜头”:原来打人真是一个好办法呀!如此这般,他的打人行为就被强化和巩固下来了。



原因二:婚姻关系和家庭氛围


大量研究显示,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父母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父母有犯罪史等。


曾有人向我咨询:“我昨天和宝宝爸爸大吵了一架,还打了起来,宝宝当时就在旁边看着,他吓得大哭,拼命推他爸爸,然后也被他爸爸狠狠地打了几下屁股,哭得嗓子都哑了……今天我看到宝宝在用来拿一个衣架打他的玩具熊,宝宝是不是有心理阴影了?”


孩子目睹父母的婚姻暴力对于孩子的影响尤其大。无论是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还是情绪安全假说都表明,长期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存在很大的情绪压力,从而出现很多的负面情绪反应(害怕、恐惧)和行为失调,显示出更多的逃避、恐惧、以及攻击性行为。



原因三:吸引父母的关注


父母忙于事业,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忽略了和孩子的亲子相处;父母吵架闹矛盾甚至分居离婚,没有很好地倾听和顾及孩子的感受;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妈妈怀孕期间或者二宝出生后,老大觉得自己被忽略……


孩子通常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把父母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身上,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尽可能表现得更好,希望父母可以注意到他们的良好行为。


如果父母没有发现,忽略一直继续,他们可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行为,有的孩子表现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上,有的则表现在伙伴相处上,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问题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些父母在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无视他们,在他们有问题行为的时候则给予大量的关注(虽然可能不是正面的关注,而是批评、指责或者惩罚),这继而更加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他们会想:“噢,原来我表现好了是没有用的,我表现差了爸爸妈妈才会注意到我的存在。”于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变得持久甚至升级。


原因四:父母给孩子太多的限制


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的限制太多了,这个不能玩,因为太脏;那个不能玩,因为太危险;你要喊人,不喊人就不是乖宝宝;你要分享,不分享妈妈不喜欢你……


我们大人在被过多禁锢和强迫的时候,会觉得压抑,会生气会反抗。孩子也一样,果正常需要长期压抑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挫折,从而产生弥漫性焦虑和攻击性行为。可是孩子不太会考虑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当他们的愤怒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各种逆反行为或者攻击性行为爆发出来。


很多孩子就会直接地使用打人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哪怕他们知道被打的人会疼,他们也顾不了啦,甚至有些孩子的愤怒累积过多,看到别的小朋友哭泣他反而会觉得很开心。



应对方式:


1. 不要恐吓孩子,避免打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恐吓和打骂的方法对孩子的行为管理或许有一定效果,然而这是以牺牲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的反叛也会越来越厉害,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甚至动手打父母。


所以,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用让孩子反叛、变得攻击性为代价,来获得短暂不持久的“听话”。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既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又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自由选择和自由发挥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在了解孩子感觉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强迫。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在有选择权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对生活有着很好的控制感。


比如,你问孩子:“你是想现在洗澡还是五分钟以后再洗?”其实早五分钟也好,晚五分钟也罢,对于大人来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却可以不费口舌就收获一个配合的孩子;而孩子呢?也能感觉到他们自己做主的掌控感和快乐感,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就是“双赢”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3. 二宝家庭应兼顾两个孩子的感受


父母要避免忽略任何一个孩子的感受,既要考虑老大的感受,也不能矫枉过正,完全以老大为主,牺牲和老二的互动时间。建议创造机会,父母带着老大和老二一起玩,也分别给两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各自分别和爸爸妈妈独处的亲子时光。


4. 处理好夫妻关系


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爆发剧烈的争吵甚至肢体冲突。如果孩子不可避免地目睹了,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为一件事有不同意见而争吵,并不是不爱对方了,也不是因为他的原因。


如果实在存在无法解决的分歧和争端,双方决定结束婚姻,建议平和地协商,并告知孩子父母是因为彼此性格不合适继续一起生活,不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分手。


无论何时,不要绑架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当“调解员”、“评判员”,向孩子哭诉一方的不是,要求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谴责另一方;或者向孩子哭诉:“要不因为你,我早就不和他/她一起过日子了!” 这样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助之中。



除上述谈及的原因之外,宝宝打人还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系:发育行为问题(多动症、自闭症、语言障碍等)、遗传因素(20世纪70年代有报道染色体异常和47XYY和47XXY与反社会、攻击性有关)、气质特征、激素水平、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等。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不要马上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应该平静下来,仔细观察和思考,孩子的“打人”是否具有“攻击性”,还是其他的原因?孩子的“打人”行为”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育、伙伴关系,还是其它?背后到底传达了怎样的信号?然后我们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一旦孩子被贴上“爱打人”、“坏孩子”的标签,就容易使周围的人(即使初次接触孩子的人)对这类儿童的过失行为、攻击行为过于敏感和关注,有时反而容易强化他们重复发生攻击行为。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请进入公众号左下方“文章目录”分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