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会惯坏一个小婴儿
前两天有一个让人痛心的事情,我想很多朋友都在微信群或者微博听说了:
一个三个多月的宝宝去世了......
去世前她独自在房间里,睡着后因翻身醒来趴在床上哭着挣扎,而妈妈在门外看着监控担心着急,却没有及时安抚孩子或者调整睡姿,大半小时后进屋才发现孩子已经死亡......
妈妈之所以没有及时帮助宝宝调整睡姿,是因为加入某个付费睡眠“引导”课程,课程结束后,仍可在讨论群交流宝宝的睡眠问题。
事件发生的当下,妈妈正是在群里询问孩子翻身趴着是否需要干预,群里其他人鼓励她让宝宝“解锁趴睡”,而“解锁趴睡”需要大人不去干扰宝宝,让宝宝自己在那里挣扎学习…...
这个事件让我这两天心里都硌得慌,气愤难受和心疼都搅在一起,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
这个悲剧事件背后涉及太多的问题:
妈妈为什么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只能听从群里的“指导”?
睡眠“引导”机构是否有正规资质?
指导家长睡眠调整的人,经过了什么样的相关教育?
所采用睡眠调整方法依据是什么?如何衡量安全性?如何去追究法律责任?……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希望可以知道,但同时我们也迫切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作为父母,我们怎么避免自己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呢,在此我想唠叨几个基础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1
1
1
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切忌走极端,一刀切的进行横向比较。
有人说“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气质特征的,他们的活跃度兴奋度的高低、对新刺激新环境是回避还是趋向、适应变化的快慢、节律性建立的早晚、情绪的激烈强度的高低等等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这些独特的气质特征,会影响孩子出生后在吃喝拉撒睡各方面的表现和进展。所以我们在评估孩子各方面表现和发展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是“正常区间”,而不是某个固定的精确的数值。
如果大家明白了这点,就不会盲目去横向比较,就会减少死揪着一个精确的数值去较劲。
比如,学会走路发生在9-14个月之间的孩子,通常都不需要担心。开口说话的个体化差异更大,有的孩子1岁半就能说短句,有的孩子则要到2岁甚至以后。
比如,如果有人说,3个月宝宝晚上只能吃一顿夜奶,你就会想:虽然我的宝宝晚上要吃3顿,但是现在孩子胃容量小,2-3个小时吃一顿很正常啊,我不用担心。
比如,如果我们明白婴儿喝奶不仅仅是进食和营养的需求,还有情感的需求,你就会在开始上班后,对宝宝频繁的夜奶抱以理解,你会明白这是因为分离焦虑,让宝宝在妈妈回来以后的夜间出现更频繁的喝奶需求。
我们讲个体化教育,个体化医疗,怎么就忽略了:每一个独特的孩子,都需要个体化的养育呢?理解孩子的独特性,理解养育者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找到与之匹配的养育方式,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养育“最佳匹配”原则。
1
2
1
识别靠谱的知识信息。
上面我们讲到孩子的独特性,也讲到要关注“正常区间”。那你可能会说:我不知道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啊!某个人看起来很多名号,听起来特别牛,特别专业,所以我就去听他的了。
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只听某一个人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界限,每个人也都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这也是我反复说的,我也在更新知识,我几年前的知识和想法放到今天并不一定对。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学医的时候,书上说孩子夜间“盗汗”就是缺钙,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没有循证依据的。
专业人士,尤其是做着科普的专业人士,应该去更新知识,我们也不可能希望每个家长都能自学成才,样样精通。但是,目前各种乱象,信息繁杂,我们作为家长,虽然不用自己做手术,自己给孩子配药,但最好还是要知道如何查找靠谱的信息资源。
比如各种专业的指南、专业的家长科普网站或者书籍。现在这个社会,资源信息的获得并不难,比如前两年就有美国儿科学会指南的最新翻译修订版。
确实,没有完美的永远不出错的知识和信息,所以无论是医院里的医生指南还是给家长的育儿指南,都会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修订。但是,集合了各种循证依据的信息,总体来说,可信度和安全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高于某一个人的建议的。
比如关于仰睡还是趴睡的问题,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明确要求:婴儿要仰卧睡眠。这个要求是对比了大量的多年的数据发现,仰卧睡眠可以将“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于1岁以内,尤其高发于2-4个月的孩子)。
同样,鉴于很多案例中父母和小婴儿同床导致孩子被压窒息的意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婴睡眠同房不同床。这种母婴同床孩子被窒息的悲剧,在我们国家并不少见。
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有人说趴着睡孩子大运动发展快一点睡得踏实一点,有人说母婴同床可以方便母乳让母亲更好休息,但是,这些理由都应该为生命安全让路。
我知道,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总有家庭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考虑,有父母会和孩子同床而眠。我们很多父母也会在半夜起来给孩子换尿布或者喂奶的时候,下半夜把小宝宝带到大床上喂奶睡觉。
我很想提醒的是: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床垫的选择不要太柔软,孩子的位置不要在两个大人中间,妈妈的头发要收拾好,床的位置和墙的距离等等,照顾孩子非常疲劳的父母很容易在某些时段睡得很沉,尤其要小心!
1
3
1
任何违背人性、抹杀亲子直觉的方法,尝试之前请一定要慎重。
2016年我就写过谨慎看待哭声免疫法的文章,4年过去了,我以为哭免已经是大家都知道需要避开的,但是这个悲剧性事件,以及这个事件让我直接间接看到的现象,还有一些妈妈给我的私信,才让我知道:
在这个事件中,我看到了相关人士的公众号文章,也看到了他们社群里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有一个词让我非常不舒服——“要挟”。他们告诉家长:
通过孩子哭声里的停顿次数,音量音调来判断孩子哭声背后的需求。
如果判断孩子哭是“没有需求的哭”,孩子就是通过哭来“要挟”父母,就不能妥协。
哪怕有宝宝把自己的脚卡进床栏,搓破皮,有的宝宝生病哭觉,有的宝宝哭了一两个小时哭哑了,指导“老师”都建议家长不要进去抱孩子……
我不知道这种判断“哭声需求”的依据和合理性在哪里,认为几个月大的孩子睡觉时的哭闹是在“要挟”自己,这样的想法和认知又来自来哪里?
我实在无法释怀:作者是否知道“要挟”是什么意思?作者是否了解婴幼儿心灵理论发展的特点?
要想达到“要挟”的目的,这个孩子需要能理解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理解对方会如何解读自己的言行举动,并且判断自己如何做对方才会妥协或者害怕。
这种心灵理论能力,作者认为8个月甚至更小的孩子就可以熟练操作,然后大人还得努力和孩子“杠着”,我只想对作者说一句“您可真是拿自己的情感认知水平来衡量孩子的水平!”
这些面对小婴儿的哭闹,都怕他们“要挟”自己的人,我再次建议你们去好好读一读儿童发展心理学,去了解一下生态系统理论,去学学安全环路的概念吧,这些我都在以前的文章里反复唠叨过了。
我在课程和文章里也反复提到过,一个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会经过三个阶段:几乎靠养育者的阶段,和养育者共同调节的阶段,逐步过渡到自己大部分独立调节的阶段(很多人一生都处在这个阶段)。
要求几个月的宝宝自我调整情绪,这不是仗着自己的大脑发展成熟一些,就来欺负弱小的宝宝吗?
觉得孩子要“治”,否则会“熊”,以后会“蹬鼻子上脸”,这是在恶意揣测孩子,也在用滑坡谬误来误导家长。
就好像有些家长和孩子说“你看你这个字写得这么歪,学习一点不用心,这么不用心以后怎么能考出好成绩,怎么能考上大学,你以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这就是典型的滑坡谬误,从一个不那么起眼的事情,一步一步用必然的思维推导出灾难性后果。
“你的孩子哭,你要是进去抱了,孩子就会出现倒退,孩子就会熊就会蹬鼻子上脸,他以后就会使劲折腾你,你以后的人生就陷入万丈深渊了。”这种误导和恐吓,焦虑和被洗脑的家长果然一动不敢动。那些没忍住去看了孩子的,回到群里还会被批评和讽刺。
忍不住想说的是:
在孩子生理和情感上需要家长的时候,却倡导进行母婴分离,无论是这种哭免式睡眠训练,还是隔离式断奶,还是把“太粘人的孩子”送去寄宿托儿所幼儿园“锻炼独立感”,都请一定一定注意,不要被焦虑蒙蔽泯灭了你作为父母的直觉感受。
1
四
1
美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彼此都舒适的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美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彼此都舒适的,但是因为养育者是成年人,具有更好的自我照顾和调整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进行更多妥协的那个,必然是养育者。
但是,这并不代表养育者的感受和需求不重要,从长期来说,养育者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会对亲子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编码过很多产后抑郁的妈妈和孩子的亲子互动视频,她们对孩子的回应更少,强度更低,更加被动,更加悲伤,很多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都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
所以,如何在亲子双方的需求中找到一个平衡(不是平均),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走极端。
有人说要一直抱睡,但是有些妈妈抱到2岁多,抱着来回走来走去,要走1个小时孩子才睡,有的妈妈累得恨不得蹲在地上。
有人批评说:“那肯定是这个妈妈平时给孩子的爱不够,我家孩子抱一会就睡着了。”说这句话的人,又忘记了:每个孩子的气质特征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碰到,别人的孩子也必须和你的孩子一样。
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要求这个妈妈必须抱着,累死也得抱着。我们要鼓励妈妈去要求家人的共同抚育,在没有任何人能共同参与的时候,我们还要积极想办法。比如有没有可能用推车代替怀抱?有没有可能陪着孩子拍着他入睡等等,这个过程就是亲子双方去找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点。
💗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一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双人舞,只注重一个人的步伐和感受,忽略甚至打压另一个人的,这场舞都跳不流畅。
最后再强调一句: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里,是建立对于养育者信任的关键时期。敏感察觉,及时回应,是他们建立安全型依恋的重要基础。
我的部分工作时间在我们医院的亲子依恋和神经发展研究室,我见过很多因为吸毒给孩子回应性非常糟糕的家长,也见到了太多在我们镜头下家长对着孩子无所适从,孩子也面无表情的“亲子互动”场景。
无论是亲子依恋理论,发展心理学,还是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都会告诉你的是:小婴儿是惯不坏的。
为了这种没有依据的害怕,牺牲宝贵的亲子关系,没有得只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