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建筑瑰宝、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祖庙
佛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肇迹于晋,得名于唐。自古以来,稻、桑、蔗、鱼相辅而生,农、工、商、牧、副、渔协调发展。
清代,佛山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列称我国“四大名镇”;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为我国商业繁盛的天下四聚,是著名的陶瓷艺术之乡、武术之乡、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禅城区是佛山市历史上的中心城区,行政区域建置沿革复杂,历季华乡、忠义乡、佛山镇、佛山特别区,后又分为佛山市汾江区(城区)和石湾区,2002年底,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南海市南庄镇整合成立禅城区,辖区总面积154.09平方千米,辖南庄、石湾、张槎、祖庙4个镇街。2012年,全区户籍人口60万人,常住人口110万人。
佛山人、明代户部尚书李待问在1641年斥资大修灵应祠(祖庙),灵应祠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就是李所题。议事中心嘉会堂,是明末佛山民间自治机构,领导着地方政治、经济和公益事业。祖庙,佛山市现在的信仰中心,地位不可替代。
佛山祖庙、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佛山古牌坊-李氏牌坊
李氏牌坊在市区祖庙大院正门口,原在栅下(朝东村)崇庆里参军李公祠内,是该祠内两个建筑形式和结构完全相同的牌坊之一,1960年祖庙开辟大院时迁建其一于此地作门楼,其二同年迁建于中山公园秀丽湖大门口(即现在的秀丽湖牌坊)。
牌坊 明崇祯十年(1637)建于参军李舜孺祠堂之内,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石混合结构,通面宽6.2米。台基、抱鼓石及柱子均用灰沉积岩,所雕纹饰简练古朴;梁枋、驼墩及斗拱等均以硬木制作,具特征;楼为绿琉璃庑殿顶,以如意斗拱承托,明代古风犹存,屋脊上还有红珠、鳌鱼及陶塑花鸟瓦脊等加以修饰装点,更显其匠心。迁建时屋顶琉璃作局部复原。
牌坊耸立于祖庙的大院前门,首当其冲,古雅壮丽,成为祖庙外景的标志。
祖庙,又名“北帝庙”、“灵应祠”,是佛山著名的历史名胜和旅游景点。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元末毁于大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此后又经历20多次重修扩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作全面修葺。《佛山忠义乡志》载,该庙“历元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之首也。”
祖庙为一组南北向依纵轴线对称的建筑群体,殿阁巍峨,雄伟壮丽,由南向北排列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前殿、正殿、庆真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整座建筑多用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坚实的木料接榫构成,殿堂屋脊以石湾陶塑(瓦脊公仔)装饰,四周墙壁镶有大量砖雕、灰雕,殿内摆设有木雕、石雕、铁铸、铜铸、锡铸艺术品,堪称一座艺术殿堂。
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70件30种兵器铜墙铁壁仪仗,直径1.31米的巨型铜镜、大型铜鼎、铜钟和香炉。铁器有大铁鼎、铁鼎、铁画等等。园内还陈列有石刻匾额,明、清时期的石兽、碑刻唐代“贞观二年”款棋字阳文“禅城”,石片旁的复制品。重新组合复完的陶塑瓦脊,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反映了明清时期佛山高超的工艺技术。祖庙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一、佛镇义仓
原址在祖庙大街麒麟社,内设粮仓26座,有客厅、帐房、仓神座、土地祠、风雨亭及一片庭院,总面积约2550平方米。是清代佛山士绅集资兴办的民间赈济粮仓。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举人李天达等首倡,禀官立案,买地建仓。以祖庙庙产渡船收入及正埠附近店铺租金作基金,由把持“乡事”的民间机构“大魁堂”管理和主持赈务。其后又添置房产和渡船,收租充实经费,并扩大仓址,至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已略具规模。可储粮数百万斤。灾荒年头曾大规模放赈数次,常年或粜或赈,贫民亦受到一定实惠。但日久积弊渐多,贪污浪费严重,到20世纪20年代关闭,改作看守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民居。1986年佛镇义仓全部拆除。门头匾额“佛镇义仓”现存祖庙内。
明清时期,佛山人多地少,很多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贫困者无隔宿之储,富者也乏半月之备。粮食靠外地供应,每遇粮船阻滞,米价腾升,歉荒之年更是道路死者相枕籍。佛镇义仓的百万斤储备粮平抑粮价、赈灾济民。1806年、1809年、1831年、1833年、1834年多次进行大规模散赈,对稳定地方起了重要作用。
二、南泉古庙
明清时期本地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说,可以两地祠庙非常多。佛山旧属南海,庙宇之多冠于南海。当时佛山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行会会所多以庙宇形式出现,明代栅下天后宫乃铁商行会,博望候庙即纺织行会,太尉庙即石行会,国公庙即铁钉行会。每行又分东家(东主,类似今天的企业家协会)行和西家(工匠,类似今天的劳工总会),行会会所(庙宇)林立。南泉古庙是冶铸行业的宝炉行所建。佛山冶铸在明代已有细致分工,根据产品各自成行。此额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会所时所立,小字可见该行业协会全部为梁、岑两姓老板构成。
庙宇已毁,门头匾额“南泉古庙”现存祖庙内。
三、古炮
鸦片战争时期佛山是军火制造基地
四、万福台
位于祖庙灵应祠前,原名华封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戏台,因贺慈禧60大寿而改名“万福”,是华南地区保存完好且最古老的戏台,也是全国两个仍在使用的古戏台之一。戏台自建成后一直锣鼓不断,见证着粤剧的盛衰。
万福台建于高2.07米的基台上,为歇山卷棚顶,台面至前檐高6.25米,台宽12.73米,深11.78米。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为两层式长廊,供民众和乡绅富户观赏台上演出。戏台分前后两部分,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并作为布景。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 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整个戏台采用拱形结构,演员唱戏时,声音拢聚一处,浑厚悠扬。
明末清初有一个惯例:每年六七月,在外演出的戏班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新戏班的首场演出必在祖庙万福台举行,通过之后才可以到四乡巡演,而外地来的戏班想要在佛山演出,也需通过在万福台的演出。当时的说法是:“要先给北帝审戏,之后一年的巡演才能够顺利。” 除图个吉利外,各路戏班还借此来展现阵容,因此,当时万福台被称为“审戏台”。
五、灵应祠
六、灵应牌坊
灵应牌坊在佛山祖庙内,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敕封祖庙为“灵应祠”时所建。
牌坊南北向,左右对称,东西10.79米,南北4.9米,两边各有4.9×3.8×0.75米白石台基,台基上各有6根柱.两边共12柱,中间为木柱,外沿为石柱,设计考究,结构精密。面宽三开间,明间宽5米,次间宽2.1米,通高11.4米,建筑分三层屋顶,首层歇山顶,二、三层为庑殿顶,顶柱间大量使用斗拱,斗拱形式为七铺无下昂偷心造。飞檐叠翠,白柱子、红斗拱,岿然矗立,华丽壮观,历五百多年,1976年曾顶受12级台风摇撼而安然无恙。
七、庆真楼
佛山祖庙庆真楼,即北帝父母殿,重光仪式于2016年04月举行。
端坐于殿中的两尊金身北帝父母神像,还有神案上供奉的器皿,都是出自于张有泉之手。张有泉,云浮人,22岁到佛山学铸艺,今天已拥有自己的工艺美术铸造厂,可以凭借经验精准决定每一个环节的铸造工艺,他埋首在熔炉、铜水、打磨机中足足27年。北帝父母殿的神像,对于他铸造生涯来说,不过是一份努力交付的作品,而对于缺失的佛山文化来说,却是值得尊重的一笔。
林君选题字
庆真楼中还有广东省唯一的一位
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的对联
八、孔庙
在佛山祖庙内一侧。清宣统元年(1909年)乡人黄棣华发起创办尊孔会,会员数百人。宣统二年集资购原古洛社之桑岗(即现址)为会址,并着手兴建,次年落成,初名尊孔会。原占地约2000平方米,内设孔圣殿、会客厅、亭子及花园等。1938年日军侵占佛山时,除孔圣殿外,其余建筑尽毁。
1981年归市博物馆管理,改名孔庙,并在原基础上修葺复原。现存孔圣殿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单檐歇山顶,屋脊上有花卉、鸟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灰塑装饰,前檐明间二檐柱,柱础为花岗岩石刻。殿内除陈列孔子石刻像及石刻神案等外,还加设雕花木屏风,两侧山墙增嵌《孔子庙堂碑》拓本石刻及砖雕装饰物6组。同时,在庙外添建“佛山碑廊”、“佛山钟廊”,展出各种有历史价值的碑记、砖石雕、铁钟等实物,增辟回廊、牌坊、假山、水池、水榭等设施,使环境焕然一新。1984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并重新开放。
目前在扩建中
九、醒狮台
十、碑林
十一、褒宠牌坊
褒宠牌坊,明正德十六年建于原东乡郡马梁公祠内,1972年因该祠改建为十小(今又为第十中学)而把该牌坊按原貌迁来佛山祖庙内。此牌坊是明正德帝十六年时为追念对国家有功之臣梁焯的追认和御称。
梁焯是南海东三乡仙涌人,明正德年曾为官。在任期间有一外国使臣来到明王朝,向明王朝提出了很多有关两国关系的问题,梁焯在座,他察言观色,觉得来使的目的是讹诈,刺探明王朝的秘密,相当于潜入的奸细,其行动今后对明王朝不利,待来使走后,梁焯主动向正德皇奏上表明对来者行为不轨的看法和主张,以防范于未然。这些话得不到皇帝的认同,还对梁焯进行指责,贬官处理。
事后梁焯觉得皇上忠言逆耳,将来后患无穷,于是上表辞官回乡,回乡后仍念念不忘国家的隐患,因忧思国家之安危,而郁郁而终。梁焯去世后果然曾派来使的国家,突然发难,攻击明王朝,两国交战,几经战斗虽把来犯打退,但造成损失较大,后正德帝在痛定思过后,觉得若当初听取梁焯的忠告,就不致于使国家千万经济、人员的战祸损失,遂下旨褒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难得的人才。
十二、节孝流芳牌坊
“节孝流芳”牌坊,在佛山祖庙庆真楼旁,原在顺德县龙江,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为旌表尹廖氏节孝所建,龙凤板额题“节孝流芳”。
清朝沿历代惯例,凡妇女丧夫后守节至终,即可由皇帝赐建贞节牌坊。该牌坊于1972年由博物馆征集,1990年建于现址。为歇山顶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石材有花岗岩和灰沉积岩两种,通面宽7.96米。各楼檐下的斗拱以至额枋、雀替等构件均为灰沉积岩,其上有高浮雕及园雕的多种图案纹饰,尤其是所刻划的众多故事人物,其中有“琴棋书画”、“八仙”及历史故事等多套,精巧细腻,匠心独运,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该牌坊高大俊伟,气魄不凡,作为祖庙的配套文物古迹,使二者更相介益彰。
十三、忠义流芳牌坊
十四、季华流芳(古洛芷兰)牌坊
十五、藏珍阁
十六、叶问堂
设在佛山祖庙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内。
2001年11月,由佛山市文化局、佛山市博物馆与香港叶问堂筹建委员会筹建,于2002年11月9日对外开放。馆内主要分为三部分:叶问堂、木人桩房和咏春门人展室,包括有关叶问的铜像、照片、实物以及其门下弟子照片、实物资料。
叶问(1893~1972)本名继问,佛山福贤路桑园叶氏家族人,咏春师承陈华顺、梁璧,技艺日臻精湛。叶问是首位公开传授咏春拳法的大师。1949年,叶问赴港定居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致力于詠春拳的推广和普及。叶氏门下桃李盈门,吸引海内外社会各个阶层人士跟随习武。其中最有名的弟子莫过於李小龙,他1954年至1957年间追随叶问学习武术,也将咏春拳散佈到世界各地。如今,詠春拳已由中国佛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拳种之一。
叶问的师傅陈华顺老家在顺德杏坛马东村,但陈在佛山的故居(拳馆)位于禅城汾宁古道西便巷34号,是陈华顺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的地方,邻近升平路,与他师傅梁赞的故居筷子路很近,附近系清代佛山的中心。
十七、 黄飞鸿纪念馆
黄飞鸿纪念馆在祖庙三门的北面,两层仿古青砖镬耳建筑,占地50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陈列馆、飞鸿影院。陈列馆内,有一幅目前国内仅存的黄飞鸿真人照片,很多游客到了这里必须要和大师的照片合影。“十三姨”莫桂兰的真人照片,也陈列在馆内。
十八、祖庙内还有非常多
可拍摄建筑、石雕、碑刻
周边联游
1、仁寿寺
佛山仁寿寺,位于祖庙路。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上师纵堂首建,与当时的塔坡寺、德寿寺、三元寺并称为佛山四大丛林。
清康熙八年(1669年),僧人玉琳募捐并主持重修山门,至清咸丰元年(1851年)禅宗高僧释仁机重修。经过几度修缮,寺院颇具规模,前至佛山涌将军桥头,后达文华里尾,左邻镇南街,右连三官街。寺内除四座主殿外,还有后殿、左右偏殿、龙华堂、方丈室、斋堂、客室以及僧舍99间和花园一个,花园内有彩虹桥两座。1935年,由佛山密宗佛教徒李佩弦和南海商会会长梁显祺发起捐资兴建园中如意宝塔,并于1938年由虚云大和尚亲自主持了开光仪式,盛极一时。此塔颇具特色,塔身为七层八角汉式塔,镶有藏文碑匾,塔内供有十多尊瓷制佛像,其中红绿度母佛像为石湾冠华陶窑作品,由石湾陶塑名家潘玉书手塑。历史上,仁寿寺内高僧辈出,纵堂、玉琳、祗园、慈云等高僧皆出于此。
日伪时期,寺内屡遭破坏,碑廊和凉亭被毁,如意宝塔内的佛像丢失,渐渐衰落。1949年,只剩数名僧人在寺里维持。
1958年,市民间艺术研究社迁入,以后市分析仪器厂也迁入,寺内仅剩的两名僧人被迁出,一名由其亲属接去供养,另一名搬至道教场所万真观城隍殿(万真观的部分殿堂于1950年转借给幼儿师范学校、佛山三中使用,城隍殿等殿堂于1966年5月被改作工厂和其他用途,宗教活动停止)借住。寺内所有宗教用品及佛像由市博物馆收藏。
1993年,佛山市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仁寿寺如意宝塔和周边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归还给佛教团体使用,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并成立“仁寿寺筹建委员会”,重修仁寿寺。1999年12月,大雄宝殿奠基,大殿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2002年5月,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明生出任仁寿寺住持,寺内有僧人6名。
2、石湾公园、陶师祖庙、南风古灶
石湾陶师祖庙,原位于石湾水巷,,是石湾“四大古迹”之一(另外三处是丰宁寺、莲峰书院、高庙),始建于宋末元初(约1273年),明嘉靖七年(1528年),由陶业各行会捐资扩建,并迁址至石湾乡(明代时石湾镇称为石湾乡)之莲子岗东麓(今佛山化工机械厂),其南侧为“莲峰书院”和“丰宁寺”。陶师祖庙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年间(1875~1908)、1926年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1926年最后一次大修缮,工程最大。得到石湾老中医罗积廷、澜石黎涌乡侨商简照南、佛山莲华行车公司的大力资助。重修后的陶师祖庙除翻修庙宇外,还扩充了花园和陶业商铺,建有六角亭一座,1930年后庙宇一带曾拓展为陶工娱乐场。清道光版《南海县志》卷十二记载:“陶师庙大门有竖式匾额,书写《陶师祖庙》四个大字,此为庙之正式名字,而陶师庙是民间的俗称。”
陶师祖庙于当时已是岭南道教的圣地,实为制陶业总行会所在地,融陶文化与道教文化于一体。民初时期,陶师祖庙宏伟壮丽,气势不凡,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筑群面宽50米,纵深70米。庙前为花岗石池塘,庙内为砖木结构,上盖绿色琉璃瓦,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砖木石结构。主体建筑为三进,由沿东北—西南纵轴线依次排列并渐次升高的山门、前殿和虞帝殿组成,属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东西两侧的斋廊,每边可供500人同时就餐。整座建筑向前凸出约5米,门前呈“凹”字状,共设门口五处,正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庙中照壁及大量装饰壁画,皆为石湾各行会精心杰作,其中的《魏仇伏貘》乃名师黄炳(1815~1894)所制,最负盛名。
现重建于石湾公园内。
南风古灶(略)
3、丰宁寺
丰宁寺,位于石湾镇中路。莲子冈南麓,与莲峰书院相连。是石湾唯一的佛寺,石湾四大古迹之一。始建于明代,历经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及同治年间和民初多次重修,至今尚存。寺院依山势而建,坐北向南,高于路面0.8米,向北渐次升高。寺貌庄严,面积深大,共分前、中、正殿三座。平面呈南北长方型,南北长52.47米,东西宽14.24米,总建筑面积747.17平方米。寺内供奉有三宝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十皇、观音坐像、关帝、准提佛母等神佛像(均已无存),寺内建筑还有石雕、木雕、灰雕、陶塑等古物艺术品(尚存)。
明代,一巡抚官员巡视到石湾,见到一派丰收景象,百姓安居乐业,遂奏请朝廷赐造一寺以褒奖乡民,获准奏并降旨令钦差张元虚法师前来石湾监造,数年后寺庙落成。庙堂雕梁画栋,佛祖金光,罗汉威严。寺庙该改何名,张法师一时难定。一天,寺门外有一平头赤足、衣衫褴褛,约十三四岁男孩立于门前高声叫卖,小孩见寺内主持出来,便上前欠身道:“小的在此卖菜,为的是养母谋生。”又说:“我伦文叙天天在此卖菜,乃众所皆知,若有打扰,请师傅见谅。”法师见这小孩彬彬有礼,且出语不俗,便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对下联,如何?”伦文叙道:“愿听指教。”张法师吟道:“齐齐斋齐齐戒齐斋齐戒神恩广大”。伦文叙脱口答道:“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功德无涯”。张法师一听,果然精深绝妙,并对伦文叙说:“这个上联,我走遍天南地北,无人能对,今日你能完成下联,真可谓天下奇才。”张法师遂对文叙道:“本寺堂刚刚新建,不知当立何名,想劳烦你题个匾。”伦文叙便提笔书写“丰宁”两个大字,字体秀丽工整。并对张法师说:“巡抚曾赞石湾四季丰收,百姓安宁,故作丰宁。”法师一听,喜满胸怀,拍案叫绝。后来,有一高僧见“丰宁”二字,赞叹不已,便模仿伦文叙的笔法,在“丰宁”后面添了一个“寺”字,从此“丰宁寺”便盛名于世。
伦文叙,今澜石黎涌村人,后殿试高中状元。
目前丰宁寺重修中,大约2017年1月完工。
4、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现为粤剧博物馆)
位于兆样路。建于1920年,是佛山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由其子黄奕南等为其父按清代祠堂制式兴建的大型祠宅组合式建筑群。
祠堂气势雄伟,设计精巧独到,装修豪华考究,是佛山现存祠堂式建筑的代表。主体建筑坐西向东,由纵轴线上排列的头门、拜亭、二进、三进、后进等建筑组成,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左右两侧还有由青云巷相间的四进厢房(住宅),左右对称,整齐划一。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头门上有“兆祥黄公祠”石刻门额,门廊梁架遍布雕缕精致的漆金木雕,前墙的水磨青砖整齐美观,拜亭利用二进建筑的前檐柱构筑而成。二进、三进的构架沿清制为瓜柱式抬梁结构,室内宽敞明亮,装饰的各种艺术构件富丽高雅。该祠堂祠宅合一的总体布局形式,为佛山的祠堂式建筑融入了新的环境元素,在祠堂建筑中比较少见,是研究清末民初祠堂建筑发展演变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2002年7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5、秋官家庙
位于张槎东鄱村,由清末富商陈士成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独资所建。原为供奉祖先神位及作为族人集结的活动场所。建筑恢弘、布局精巧,香亭廊庑的设置及构筑别具一格。1950年后,曾作小学、幼儿园、校舍园舍,也曾办过工厂,建筑受到损坏。2001年,村委会投入60多万元聘请佛山梁园修复设计人员进行加固、维修,恢复原貌。现作为村文化活动中心
6、永思堂
张槎冯氏祠堂群,位于大江村
除了多座祠堂,还有书院
7、莲塘陈氏宗祠
著名书法家陈景舒就是莲塘人
摄影:林福江
相关内容可见《广东地理》第2期北帝诞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广东地理》已发布65期
欢迎关注后 查看历史消息
佛山古村系列已发20集
龙眼、碧江、右滩、龙潭、古朗、北水、吉祐
逢简、昌教、沙富、裕涌、上地、良村、大墩
沙滘、理教、沙边、长岐、高赞、林头……
广州古镇古村系列已发13集
沙湾、阿婆六、溪头、钱岗、小洲、练溪、黄埔古村
大岭、港头、塱头、三华、藏书院、茶塘
寻找水乡风情与农耕文明
记录战火文革后文化遗存
见证宋代至今的千年浮沉
展示族群奋斗之恢弘图景
地理(Geography)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
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关注《广东地理》,发数字,阅读
1 岭南天地,南洋味道与广府文化融合地
2 佛山三月三祖庙庙会(北帝诞)
3 顺德西山庙,475年历史
4 粤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5 佛山美食推介:毋米粥+潮诚潮州菜
6 叠滘龙舟独一无二,2016观赛攻略
7 佛山秋色:大头佛、人龙舞…夜拍心得
8 佛山市文物古迹保护单位总表
9 潮州旅游,潮州98个游神赛会节目
10 万绿河源客家乡村生态旅游指南
11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
12 连州连南旅游15核心景点
13 醉美英西 彭家祠 天门沟九站一廊
14 最美生态之旅:龙门县、罗浮山
15 梦里桃源 清韵古村:佛冈
16 心系惠东半岛,即将消失的高洋尾
17 佛山12民俗:生菜会、花灯会、秋色…
18 海陵岛 月亮湾 较场尾 放鸡岛 下川岛
19 从化影古徒步线 溪头 阿婆六 流溪河
20 广东地理1-19期足迹地图
21 中国42座著名古塔,广东有多少?
22 手机拍佛山美景,不要单反毁一生
23 宝墨园 南粤苑 伦教三洲
24 吉维尼小镇,花园美景,乡村休闲
25 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
26 黄埔古港、黄埔古村
27 历史文化保护区:小洲村
28 肇庆黎槎村、宋隆小镇、星湖
29 明清文化遗产地,封开杨池古村
30 石围塘火车站:怀旧摄影外景地
31 泥沟,广东著名古村
32 世界最大野生动物公园:长隆
33 丰顺建桥围,元明清古建筑
34 岭南印象园(广州练溪村)
35 佛山古村①龙眼:龙舟点睛
36 佛山古桥摄影大赛
37 顺德64座古桥(古桥摄影大赛指引)
38 佛山古村② 碧江:历史文化名村
39 佛山古村③ 龙潭:龙母诞神韵
40 佛山古村④ 右滩,状元黄士俊
41 佛山古村⑤ 古朗,桥乡寻古
42 佛山古村⑥ 北水,顺德最大的墟市
43 佛山古村⑦ 吉佑,水乡风情画
44 佛山古村⑧ 逢简,民富文昌
45 佛山古村⑨ 昌教,善美的教化
46 佛山古村⑩ 龙江沙富、世埠等
47 佛山古村⑾ 勒流裕涌
48 佛山古村⑿ 杏坛上地
49 佛山古村⒀ 乐从良村
50 佛山古村⒁ 乐从大墩
51 佛山古村⒂ 乐从沙滘
52 佛山古村⒃ 乐从理教、南庄理教
53 佛山古村⒄ 乐从沙边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