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彼乌镇
这是一篇游记。所以多图。
我到乌镇的那一天,细雨濛濛,很符合“我来自东,零雨其濛”的氛围。所以心生喜悦。
以下图片及小记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1)风光;
2)人物Ⅰ;
3)人物Ⅱ;
4)静物;
5)木心在西栅;
6)木心在东栅;
7)背影;
8)何为遵彼。
共116张图片,所以还是蛮有点长的,不好意思。
一、风光
1.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2. 临水人家,自有风景。
3.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如玉山之将崩。
4. 所谓美景,在彼在此。
5. 晴耕雨读,今则雨读。
6. 茅盾故居,茅盾手植。
7. 巷子的天空,狭长若一线。
8. 百尺竿头,一点红。
9. 一叶扁舟,扶摇而下。
10. 天色将暗,华灯初上。
11. 灯火阑珊乌篷船。
12. 桨声荡漾碎波里。
13. 桨声荡漾秋风里。
14. 船已摇进夕阳里。
二、人物Ⅰ
与单纯的风景相比,我更关注人与景的融合与互动。人与景物的相互映照,彼此成就。
15. 行人走进风景里。
16. 走进风景里,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17. 桥头游人桥上笑。
18. 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9. 碧水乌檐红妆衣。
20. 青石板桥素裹裙。
21. 染布坊下做姿势。
22. 窄巷尽头有风光。
23. 独自凝望。
24. 三两成局。
25. 你把我拍的好不好。
26. 我把你拍的好不好。
27. 落霞与灯火齐明。
28. 秋水共长天一色。
29. 夜阑人点餐。
30. 临水细啖食。
31. 聚餐露台上。
32. 夜半茶楼下。
33. 深夜有食客。
34. 醉酒相扶回。
三、人物Ⅱ
上一组人物是乌镇的消费者,这一组人物是乌镇的劳动者。美景的维系与展现,背后是不间断的付出。
35. 雕琢者。
36. 手绘者。
37. 修补者。
38. 清晨,她在打扫落叶。
39. 她在清扫关帝庙的庭院。
40. 她在擦洗店面的门窗。
41. 她擦洗完楼梯,正在出去倒水。
42. 她在扛走夜里闭店的木门。
43. 他弯腰而行,在街头的每个石缝里撒着什么。
44. 他走近来,告诉我说是在撒除虫剂。
45. 他在给室外的餐桌消毒。
46. 他们也在消毒。我问她每天都要消毒吗,她说是啊每天都要消毒的。
47. 他也在消毒,从我身边走过。
48. 他们在河沟边沿岸清理。
49. 清理每一个角落。
50. 他驾着小船,清理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
51. 我问他每天的垃圾多不多,他说蛮多的。
52. 她装满了一船的垃圾,正准备运走。
53. 他驾着船儿,进货回来。
54. 做萝卜丝饼的店家进了一袋萝卜。
55. 他收拾停当,坐下来喝杯茶,开门迎客了。
这些大概便是乌镇这个旅游小镇的清晨,日复一日的事情。
四、静物
与流动的风景不同,静物就静在那里,默默地讲着自己的故事,说与观者听。
56. 救生圈常备。
57. 雨伞常备。
58. 乌墙白底小窗台。
59. 窗外古树绕青藤。
60. 乌镇的墙,要乌一点才好。
61. 满墙都是爬山虎。
62. 草木旺盛是江南。
63. 青藤垂垂过窗前。
64. 墙头一草随风摆。
65. 葱包烩。
66. 淡茶饭。
67. 黄梅煮酒敬红颜。
68. 露天电影院。
69. 电影预告。
70. 说书场
71. 书场节目预告。
72. 语录昭告陈年。
73. 你乞的不是姻缘,你乞的是流年。
74. 每一个结都是一个故事,故事的情节千差万别。
75. 主子夜巡,问我来何方。
76. 乌巷深处依然红。
五、木心/西栅
乌镇的西栅有木心美术馆,东栅有木心故居纪念馆,木心无疑已经成了乌镇最大的文化IP,超过了同一条街上的茅盾先生。我是在读完了市面上所有木心的作品后,来看看木心。这是此来乌镇的唯一目的,其他都是附带。
77. 木心美术馆,像多个盒子拼装成的水上建筑。
78. 走过这条长桥,便是木心美术馆。
79. 这位文学家、画家、诗人、音乐家、文学批评家在乌镇西栅的家。
80. 文墨宴客。木心说:“你再不来,我就要下雪了。”
81. “我笔墨,柔若有骨,无奇之奇,偶称意耳。”
82. 墙上笔墨。“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绕过岁月。”等。
83. “塞尚、梵高,这几位生前未成大名的艺术家,在世之日常年郁郁寡欢。他们的人生境界,我想,唯一的快慰,就是在于自信,知道将来是荣耀千秋,平日里怀着这一片对自己的真诚,饮食、休眠、工作,日子过去、过去、过完,他们唯一的快慰就是这一点自信。”
84. 民国时候的书籍。木心当年就是读着这些书成长起来的。
85. 美术馆里的小型图书馆,满墙都是文学回忆录里的被回忆者。
86. 文学回忆录。
87. 木心书房里的肖像。有尼采、波德莱尔、托尔斯泰、伍尔芙妇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88. 宾朋满座,谈笑风生。
89. 美术馆一角。
90. 美术馆一角。
美术馆中多有木心手稿展出,因为手稿不得拍照,所以没拍。现场去看,多有感触:这是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一片纸上都在写作创作的人。
我录下美术馆里的这几滴正在滴下的雨水。人与知识的关系,不也是如此?
六、木心/东栅
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纪念馆,由木心晚年所住的“晚晴小筑”改造而成。这里是他少年与老年两个时期生活过的地方。
91. 推开乌镇东栅东大街184号这扇木门,便是其故居。
92. 他置很多门,叫别人莫叩门,他却在门内立等。
93. 少年时从这里走出。
94. 老年时又回到了这里。
95. “像对待书一样地对待人。像对待人一样地对待书。”
96. “最近读了两遍《尼采传》。他还是太老实,所以苦。我是复杂而狡猾,比较能苦中作乐。”
97. “浅浅的知识比无知更使人栗六不安,深深的知识使人安定,我们无非是落在这样的一片深深浅浅之中。”
98. “文化的两翼是科学与艺术。。。艺术这一翼见弱了。。。我们这些中年人,还总得梦想以热诚来惊动艺术。”
99. 65万字的《狱中笔记》截图。不到A4大小的纸上每页写满50行以上。这真的是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纸上都可以写作创作的人。
100. 笔墨(局部)。已去三十年。
101. 木心画作。
102. 卧东怀西之堂。“卧东怀西”大约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他老年回到乌镇后,住在东栅自家旧址翻盖的房子里,当时西栅正在规划建设他的美术馆,有住在东栅而对西栅的美术馆怀有向往之意;另一层含义是回国后,身居东方,但仍然对西方文化怀有深念之意。
103. 作而不述之室。“作而不述”是其重要的创作观点,这句话是反孔子的“述而不作”而发的。大意是指只创作不解释、不评价、不陈述的意思。所以他的《文学回忆录》迟迟不愿出版,说那不是他自己的东西,直到他去世后才由陈丹青做主出版了自己的听课笔记,但仍然不是他的讲稿原文。不过我觉得,陈丹青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要作而不述,我的理解是:你真正的读者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出现,所以不要去急着解释,去急着向周围的、身边的、眼前的人们论述、讲解、证明。
104. 纪念馆留言。
105. 都是年轻的笔墨。
七、背影
一组背影,结束这次旅途。
106. 木心美术馆里的背影1。
107. 木心美术馆里的背影2。
108. 木心美术馆里的背影3。
109. 木心美术馆里的背影4。
110. 排队买粽子的背影。
111. 乌镇河岸边的背影1。
112. 乌镇岸边的背影2。
113. 乌镇街头的背影。
114. 乌镇梨园的背影。
115. 乌镇邮局里的背影,最上面是刘若英的那句广告语:来过,便不曾离开。
八、何为遵彼
最后解释一下此篇游记为什么取名《遵彼乌镇》。原因是下图,下图里的前四个字:遵彼乌镇。
116. 《乌镇/怀里》:遵彼乌镇,循其条枚。
这是悬挂于木心故居纪念馆里的一副木心自撰的牌匾,所撰写的是收录于其《诗经演》里的《乌镇》、《怀里》两篇,内容如下。
遵彼乌镇,循其条枚。
未见故庥,惄如輖饥。
遵彼乌镇,迴其条肄。
既见旧里,不我遐弃。
积雪御丧,邸廪如毁。
黔庐赭垣,弃掷逶迤。
虽则如毁,吉黄片羽。
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我徂北美,慆慆十载。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西曰归,腧心东悲。
蜎蜎者蠋,蒸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不我畏也,里可怀也。
其中《乌镇》改写于《诗经·国风·周南·汝坟》,《怀里》改写于《诗经·国风·豳风·东山》,内有引用《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的句子。另外,“黔庐赭垣,弃掷逶迤”及“虽则如毁,吉黄片羽”时有替换,比如在此牌匾中用的是前者,在内地出版的书籍里用的是后者。做此取舍,是为了满足其每首14行的规则。我觉得,两者都留着更好。
我试着把它翻译成现代文,有些部分可能不准确,大意如此:
我沿着乌镇走啊走,循着树木的枝干找。
找不见那旧居,心中惶惶,像早上没有吃饭一样的饥荒。
我沿着乌镇走啊走,绕着树木的新枝干来回找。
终于找见了旧地,请再也不要把我远远抛弃。
乌镇已不存,积雪已成白,家邸仓廪俱已毁。
那黑色的房屋、褐色的矮墙,都已破败荒凉。
虽然都已毁掉了,但仍有一些吉黄片羽留存。
振奋有为的公子哦,你应是那麒麟啊!
我到美国来,十年未能归。
故乡在东方,那里烟雨濛濛。
一提起要归故里,身心都向着东方悲伤起来。
那蚕虫在地上慢慢地爬,野外桑树是它的家。
我亦蜷缩成团,独自睡在车下面。
地鳖虫在屋里的地上跑,门窗上也结满了蜘蛛网。
我不害怕这故乡的荒凉,那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
结语
此为近日乌镇行的第二篇,第一篇是转载文《木心:风言/嗻语》。此篇主要是发一些照片,以示我来乌镇路过什么,寻找什么,看见什么,所以名《遵彼乌镇》。
前两篇都是铺垫,所以当然还有第三篇,第三篇名《遵彼乌镇,寻迹木心》,发完这篇就开始写。
最后,单就去乌镇游玩而言,我个人有两点建议供参考:
1)住景区内。
2)错峰出行。比如国庆这样的时间点,并不建议。普通的周末好一点。工作日调休去最好。
(完)
相关:
其他瞬间:
(非虚构的叙事、评论、研究、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