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友父亲一通电话,揭开情人节3人遇难悲剧的心酸:爸累了,干不动了...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01
3天前,情人节当天。
吃瓜的热闹和节日的快活之中,一条热搜出现又暗淡下去:
黑龙江小城鹤岗发生重大车祸,3死3伤。
一辆翻斗车,在国道突然失控。
防护栏被撞断,一辆黄色汽车被撞翻在路旁,碎片散落一地。
万幸司机们并无大碍,但有目击者称,现场路旁至少6人被撞。
3名伤者被急救车转送抢救,暂无生命危险。
但另外3人,已经确认死亡。
鹤岗交警支队很快公布了遇难者身份:
他们都是养路工人。
在那个周二的上午,像往常一样在车来车往中施工、养护公路,却因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倒在了干活的地方。
我的心似乎突然被什么揪了一下地疼。
在我的老家,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养路工人。
他们大多已不再年轻,是我们父辈的年纪。
在尘土飞扬的公路边,默默无闻得宛如一株株行道树。
但又那么辛苦,夏天得在日头下晒着,冬日需在寒风中吹着,修补沥青缝,维护绿化带。
就像鹤岗这仍零下十几度的正月,他们还在积着雪的路边做苦力活。
有个网友也说,这样的工种岗位上,年轻的壮劳力是很少见的。
毕竟年轻的一代,在读书,在开网店,在搞直播,进单位,进大公司,再不济,也宁愿去开滴滴、送快递,反正不愿意留在小地方,都往大城市冲刺。
而这些父辈,除了做农民工、临时工,除了卖一把并不强壮的力气,似乎别无选择。
踩着半生的泥泞,挡在我们和苦难之间。
正是那把力气,曾一路托举着我们走出自己嫌弃的小城、小镇、小村落。
只是这三位可怜人,苦了半辈子,累了半辈子,没等到享福,却等来一场无常。
在那个喧闹的日子,静静地走了,一如多年来为子女付出着的沉默。
02
几乎就在一瞬间,我想起无数相似的身影。
想起去年那个格外炎热的夏天,苏州城中村出租屋里的一位母亲。
60多岁,在一家电子厂做垃圾分拣工。
铁皮厂房里,塑料、泡沫、剩菜、垃圾在高温中终日散发着难忍的恶臭,能在这里坚持干这活的没几个人。
这位母亲,儿子34岁,还没有结婚,她只想着多苦一点,多挣一些,早一天给儿子攒下成家钱。
在上海,她打了6年工;在苏州,她又干了3年。
和另外两个工友合租在每月300多块钱的出租屋,只要多加50元就能装上的空调,也舍不得装。
那个夏天,她已经连续上了10多天的大夜班。
回到住处躺下睡觉,热得直冒汗,只能吹吹电扇送来的微弱凉风。
下午6点多,她静悄悄地,没了气息。
一个为孩子劳作了半生的母亲,就这样在不舍得装空调的房间里逝去。
我想起前年初秋的东北,一辆农用拖拉机上的20多个老人。
他们是当地的农民,五六十岁,甚至还有70多岁的老奶奶。
凌晨3点多,夜色还没褪去,他们挤上一辆拖拉机,要去20多里外的地方摘药材打零工。
计件发钱的活计,多起早一会儿,就能多挣几块钱。
无车牌、无车灯的拖拉机摇摇晃晃,没有安全可言,但却能省下好几块钱路费。
自己过得紧巴、辛苦,只为了帮衬孩子,拉扯孩子的孩子。
但那天,一辆拉着100多吨河沙的卡车在夜幕中的下坡路段,撞上了没有后车灯的拖拉机。
车斗上的他们,被撞飞四散。
其中15个摸黑起床、干活补贴家用的老人,就这样倒在了为下一代攒本钱的路上。
我还想起那年,吉林松原的9位母亲。
清晨5点半,挤在核载4人的小货车里去40公里外种洋葱,却横遭一场车祸。
最小的,48岁;最大的,66岁。
我想起他们,莫不如说,我从来没敢忘记过他们。
都是如我父母亲一样的年纪,如我父母亲一样的勤劳、甘愿吃苦。
一样为了让我们飞得远远的、站得高高的,而苟且艰难,卑微如泥。
一样永远将孩子的上学、买房、结婚......排在自己的安全和舒适前面,直到被意外找上。
我不敢忘,为了让我们过有滋有味的生活,他们是怎样捱着苦乐参半的日子。
我不敢忘,为了让子女这根箭射得更远,他们这张弓是怎么越绷越紧,越绷越脆。
03
我公司楼下有一个过道,天气比较暖的时候,时常见一个奶奶坐在墙边卖自己种的小菜。
看上去,起码有七十岁。
那天下班天已擦黑,起风了,路上人都匆匆回家,奶奶菜没卖出去,还在风中默默守着。
我走过去,打算把并不剩多少的青菜全买走,让奶奶能早点回家。
但一摸口袋心里一咯噔,我没带现金。
我有点担心奶奶没有智能手机,转账的话,钱自己拿不到手。
但奶奶笑眯眯地,拿出一张已经磨旧了的二维码,说:
“不用的,你扫这个,这是我孙子,我都叫人家把钱扫给我孙子呢,他在学校,要用钱的。”
我心里一阵酸涩。
我害怕奶奶辛辛苦苦,钱却转到了子女账户,却忘了天下父母心,装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心甘情愿。
心甘情愿每日种地、浇水、施肥,大老远挑来市中心,苦等一下午。
心甘情愿自己多干一些,给孙子多贴一些,哪怕只是一些小钱,也能让子女轻松一点。
那一切为了孩子的念想,总是支撑着天下父母日复一日的操劳。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手机里最舍不得删的那张照片有什么故事?
网友@张桐喆 贴出了一张照片。
那是2011年的大年夜,万家灯火。
他的父母守在烟火摊前,望着远方别人家的烟花灿烂。
面前的自家货摊,琳琅满目,但他们一个也不舍得燃放。
那一年,他爸53岁,他妈51岁。
这个摊子,一直摆到2016年他读至研究生。
对他来说,春节的记忆就是爸妈得出门摆摊,又冷又无聊。
可父母却在那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12年。
另一个男生,离家读书,同学一起春游、野餐。
他坐在草地,拍下餐布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和同学放风筝、玩闹,发给妈妈看。
妈妈回他:“儿啊,玩开心点,妈妈也在吃饭呢。”
发来的照片里,在日头下种绿化带的母亲,和更多的母亲,在路边吃着再简单不过的午饭。
前阵子看《狂飙》,不少人把自己代入到高启强,咂摸着一路开挂攀登顶峰的人生。
或许想得太美了。
剧中的李顺,恐怕才是真实的大多数。
谁是李顺?莽村李青的父亲,那个被老默推下脚手架的老人。
家中患病的儿子想找工作,却屡屡被拒、被嘲笑,气得不愿求人。
为了让孩子看病、吃饭、有钱生活,李顺一把年纪干施工,省吃俭用,为工友多夹的一点菜感激万分。
这是千万个父母的缩影,普通到你甚至记不住他的名字。
原来,那些我们放不下的身段、不愿面对的尴尬、无法忍受的委屈,父母都曾这样默默承担过。
他们情愿向世界低声下气,只希望我们能挺起腰杆。
可我们太容易习惯了。
习惯了相信孩子就是父母的债,这债,我们心安理得地向父母讨,却很少有精力反过去孝敬他们。
习惯了站在他们的肩上够到更繁华的世界,住高楼,光万丈,却看着他们的一身锈,心中渐无波澜。
但忘了,对他们,我们有一生的亏欠。
也忘了这世上,有不幸,有意外。
有车祸、坍塌这样的无常,有疾病、年迈这样的自然规律。
04
在网易云听《父亲》,看到一条留言:
“爸爸打电话来,用特别内疚的语气和我说,「我明年能不能不干了,干不动了......」
言语之中,像在征求我的同意一样。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想告诉父亲,愧疚的该是我,不是你......”
简单的几行字,让我怔住良久。
多年前,我有过同样的愧疚。
我的父亲在老家种过地,扬过沙子,背过木材,将我一步步送出大山,送到城市。
但有次,父亲背着上百斤的木材,脚下一滑,粗糙的树皮将他的背撕得皮开肉绽。
还是好多天后我回老家看他,才得知他瞒了我许久。
我鼻子发酸,父亲还在安慰我说没事。
可我知道,父亲老了,没力气了。
从那之后,我在报社疯狂写稿子,拼命赚钱。
后来开了这个公众号,除了节假日和周末的偶尔休息,几乎每天都在工作。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拼。
我只会告诉你,我的父母尚在吃苦,我有什么资格偷懒?
父母老去了,这一次,该换我们挡在他们与苦涩之间。
我们的每一步努力里,都藏着他们晚年的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