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汛期复盘!一张“数据网”联通“水网”!
今天,
国家气候中心复盘了
今年“七下八上”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北京降水量
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
面对七下八上主汛期,
看海淀如何用一张“数据网”
联通“水网”?
用数字“算力”提升城市“脑力”!海淀宣传智能聚合平台特别推出【海淀“智”理密码】专题系列,看海淀如何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体验海淀城市大脑应用场景。跟随【海淀“智”理密码】看得见路上的“聪明”;听得见即将到来的“雨声”;感知看不见的“智慧”。
2021年2月1日,海淀计划建设“水务大脑”,自此,海淀“水务大脑”开始织密“数据网”,为海淀的水务管理赋予“智慧”,使水务管理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变。
海淀“水务大脑”汇聚一个大屏指挥端,整合一个PC应用端,开发一个小程序服务端。
让小程序服务端用起来!
一到初夏,大家对“水”的需求越来越“亲”,哪里有“亲水”景观,上【海淀水务通】小程序一查便知;进入汛期,降雨安全更是重要,但是,在海淀哪里有积水风险点位?哪里雨势较大?上【海淀水务通】小程序可以提前规避,选择更合适自己的出行路线,提高出行安全性和效率。
点击⬇️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让PC应用端“跑”起来!
PC应用端主要用于“防汛管理”。
在过去7月的暴雨中,名为“水务大脑”的程序为海淀防汛办和一线防汛人员提供了很大便利。防汛人员在管理端口就可以实时获取到从海淀“气象大脑”“交通大脑”以及“水务大脑”共享的数据,做到精密感知,精细化防汛。
水安全板块实现了“事前预报、事中调度、事后评估”的全流程管理,可对重点部位的雨水情、灾情进行实时分析、报警,部门联动方向明确,抢险调度由事后半小时到位提速至事前三小时部署。
让大屏智慧端“连”起来!
传感器设备就像是脑神经一样分布在海淀“水务大脑”里。目前,海淀新建水质、水量监测等9类共2913个传感器设备,总数达到3750个,基本实现了数据互联共享。大屏智慧端可以做到对水旱灾害防御、水环境事件处置等各业务工作进行综合指挥调度。
水政执法效率显著提高,水资源调控精准高效。以前,水资源传统补水调度工作耗时耗力,需要依靠人力逐个调节阀门(单个阀门人工全部开启需5小时),补水效率低,且补水量控制不精确。如今,“水务大脑”上线后,首次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海淀补水管线信息、河道沟渠地理信息、泵、阀、流量计、摄像头物联网设备等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一键自动调控,减少了人力投入成本,提升了设备整体运行效能,基本实现了水资源仿真智慧调控。
让“智”理生态“通”起来!
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背后,见证着一个地区的创新生态和创业生态。“水务大脑”率先为苏伊士、芯视界、百度等17家企业提供了积水点识别、VR-GIS管线管理、AI智慧工地识别等10多类技术成果和产品应用的智慧场景。
场景获评“北京水利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1年度全国数字孪生城市典型案例与潜力案例” ,已被生态环境部认可并面向全国推广应用,且相关建设经验在长春、保定等4个城市获得推广复用。“通”,万物通达,万象共生。
水,犹如一条长河,
贯通了海淀的古今,
它赋予了海淀优美的生态环境;
它犹如“血管”让海淀这颗心脏不停跳动;
它是“生命源泉”,
关乎着海淀人的生活,
如今的“水”,
安上了“智慧”的大脑,
带着2028万亿次算力的速度,
跑向未来的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