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赛博朋克中的“权力-空间”
建筑作为一种意象,构建都市图景,这一方法在电影世界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未来视角的科幻电影,或在现实之外展开故事的童话电影里。
在此,笔者选取了几部历史上颇受好评的电影,选取其中的场景与元素,简单分析建筑与电影在空间中的互文。
第一期选取一部伟大的作品,来谈一谈在一百年前人们所畅想的赛博空间里,权力在建筑空间之中的展现。
01空间权力的起源
权力是对他人的控制能力,始于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权力即私有财产观念。
因此,空间作为一种私有财产,即权力的物化。权力与空间是一对概念,同时产生,相互制约。权力关系通过空间来显现,而空间也反过来构成一种新的权力机制。
社会分工后,人的居所和活动范围都固定下来。建筑因其高能见度,常常成为权力的秀场。
其实建筑空间本身并无权力,对空间的控制反映了权力的存在。
原始棚屋作为最早期的空间,也是最早期的权力。
棚屋由实体分隔开的内与外,使双方的共同依赖有了特定范围,人对他人的控制即对空间的控制,空间开始有了功能和等级之分。
随着统治的扩大,权力在建筑中的展现也由内部空间扩大到了外立面。中国古建筑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权力的高度集中,明清之后加陡的举架可以反映出封建集权统治一步步走向巅峰。
除了统治之外,建筑权力也体现在对人的规训之上。哥特教堂及女祠内部构造可以使来访者把权威对自己的监视转变成自我监视,进而产生自律的行为。
英国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在《权力与建筑》中称“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无不取决于并不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掌握和分配。”
进入阶级社会,大型公建作为树立统治者形象及对人思想控制的物质手段,占据城市最重要位置、拥有最大面积,同时民居的边缘和狭小与之形成反衬,背后是少数个体与多数群体的对立。
权力生产空间,空间塑造使用者的行为。
建筑承载着权力对人精神控制和约束的任务,以达到社会普遍克制、自觉顺从的目的。
02电影分解
说到权力在建筑之中的展现,不得不提到德国导演弗里茨·朗于1927年执导的电影《大都会》。
这部电影通过一百年后的设定,以当时的视觉手段表现了两级分化下的城市空间,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反抗。
片中使用了如工厂、高架桥、市政厅等大型建筑,试图展现在城市这部巨大的统治机器之中,精英阶层对于底层劳动者的控制与压迫。
差不多一百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电影,即使缺失了少数元素,仍旧可以看懂片中对未来社会的表现和对社会问题的揭露。
电影中上层社会密集高耸的建筑,借用了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形式,但通过建筑的层叠和堆积构建城市 图景时,弗里茨•朗加入了曲线、拱形的建筑来强化城 市的复杂、凌乱、怪异和压抑,这使得建筑群呈现出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
影片背景设置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阶级分化明显,底层工人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名流,被指为手、脑、心的存在。
上层社会的代表——城市的管理者弗雷德森处于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中,享受着资本主义的生活。
而手下的工人却在地底过着高度统一、 机械化的劳苦生活。
厂房低矮,拥挤不堪,工人们戴上标有号码的帽子,挤进沙丁鱼罐头一样的空间里,无论是电梯、工作间还是居住区,工人们仿佛货架上排列整齐的商品,容身之处没有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
当弗雷德森的儿子弗雷德偶遇善良的玛丽亚后,他们一同进入了地下工厂城,至此,从小养尊处优的弗雷德才终于了解了底层工人的生活。
亲历机器事故,被悲惨景象惊呆的弗雷德决定追随玛丽娅。
与此同时,对工人传单不解的弗莱德森则求助于科学家。
然而,科学家却建造出一个以玛丽娅面目出现的机器人,试图煽动工人暴乱,彻底摧毁弗莱德森的机器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当机器人玛丽亚出现在工人面前时,她明显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这也促使工人们将她奉为神明,追随她一同摧毁地下城。
影片中,摩天大楼意为统治者树碑立传。
城市中枢地下机器大厅的入口设计成巨大怪兽,意为对被统治者恫吓与吞噬。
最后,地下城发生革命,机器被捣毁,城市毁于大洪水,统治者对自身进行了反思,与底层人民握手言和,双方将重建城市。
此时,地下城核心机器的摧毁也意味着上层阶级的统治终于被人民推翻。
03当代建筑的权力表达
如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斌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政治的时代,建筑是权力的表达,也是政治空间的表达。
因此,当张斌在设计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时,他将图书馆安排在了偌大校园的中心位置,以放大浙江学院作为同济大学分校的自我形象,固化学校的精神,让学生觉得在这里不亚于在本部。
权力的放大寓于建筑的地理位置安排之中,如此得以激起学生的身份认同感。
写至此处,作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也想起了自己的母校,以及矗立于校园中轴线末端的建筑学院系馆。
这座对称式的新古典现代建筑稳稳地压在敬业湖的尽头,湖水贯通校园正门与建筑学院,系馆倒映在湖面上,如同一次完美的镜面翻转。
可以说它不仅作为重心使得校园中心呈现完美的对称布局,也让建筑学院的学生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
04结语
我想,当面对权力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尖锐的议题时,建筑师不应回避,权力无处不在,而把权力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续影响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权力在召唤建筑师,建筑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靠近权力,而不是回避它,只是在靠拢权力的过程中,建筑师应当对过去那种表达权力的常规建筑语言——如同《大都会》中明亮的大办公室与幽暗闭塞的工厂之对比 有一种自觉的批判和拒绝。
随着城市的发展,下一代建筑师也许会渐渐脱手这种对建筑权力的掌控。年轻的一代在臻于完善的社会体系之中也许不再需要用建筑去放大某些话语权,相反,一个小建筑、小展览的设计也许更能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这是在不同的时间轴上所需要的不同使命,一代代建筑师身上肩负的不同责任。
总而言之,无论权力的主体是否还停留在“大建筑”的设计上,对于空间权力的掌控,对于公平性的考量,需要每一代建筑师用自己的理解以及对价值的平衡,去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本篇文章作者
阿丽
排版:阿丽审稿:望歸山
注:
书籍搜集自互联网,我们不会影印和盗版任何资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觉得资料不错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