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身高在灵魂
【艺坛快讯】甘肃穆斯林书家米建文 苏晓辉作品入展甘肃省首届简牍展
艺术身高在灵魂
早晨读到一则署名“红旗”的QQ平台文字《成就大画家的二十一个条件》,我颇认同。以此为鉴,反观现实,连同与诸多熟悉文人画家的对话,及其日常做派,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又在脑海一一放映,历历在目。尤其是他们几乎雷同的口头禅,也似话外音,在耳畔绕梁不绝。
试图挥去这些记忆,印痕反而刻画得更深,我这才意识到,愈是如此,愈是无法淡化对一些人与事的关注。于是,干脆索性放却绕行的念头。这简直就像一个文玩闲人,神差鬼使间信步到了古董市场,没有目的,没有任务,无关贫富,无所谓雅俗,只为持一把无形艺术公尺,远观近看,新旧轻重,工艺造型,质色神韵,静心衡量。其实,这也恰似菜市场来客,摩肩接踵者,既有动脑动手挑三拣四的实货买家,也有用心用眼不动手的识货玩家。但影响市场规格品味的中坚力量,反而往往来自放眼衡量把玩,极少商贸交易的“识货闲人”。
这个容易理解。市场本就是交换物品的地方。这种物品和交换,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只是,精神层面的交换,水准更高,文明进化元素更丰富,唯有伯牙绝弦才配。沾染铜臭味的金钱,从来都是无法用来衡量其真正价值的。
可惜时下不少画匠作画,睁眼合眼,张中闭口,只图一个字:钱。笔者见到自称亦或人呼的“画家”较多,其中,不乏顶礼各色草木虫花,遍拜为师者;不乏捻断万根发须,展纸泼墨,挑灯夜战者;不乏搜罗经典,说起流派、笔法,口若悬河者。尤其多数人等,引发我一直在思考他们身上一个共同问题:按理说,如此殚精竭虑,如此笔耕不辍,如此劳苦勤奋,他们不乏天资、才情、功力,都理应呈现让我眼前一亮、拨响我心底期待已久的那细细一丝弦音的笔墨意象。结果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我昼观夜看,挑灯细寻,翻遍画面所有笔墨,居然终是不见有那种神往的一星半点韵味出现。失望之余,替“画家”们的笔墨纸砚,好不委屈叫冤!
回头细想,上苍最公。术业贵专,德化艺品。淡泊名利,方能宁静致远。为人、从艺,更是万万不可利欲熏心,否则,无异于被缪斯判定极刑,即使有路可走,那也走不了多远,终了绝对是九曲通往辕门外“菜市口”的殊途同归。纵然一时或终身金银充栋,其艺术品味定然愈难靠前,人品亦然,匠心枉然!
一言以蔽之,灵魂站位不高,何来大作精品!做人、做事、从艺、作文,概莫如是。一味凭借洪荒蛮力,强行开弓,唯余满纸荒唐,空留悲切。可惜!可叹!
201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