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马明良:时代的挑战与阿訇的修养(全文)

2016-01-29 马明良教授 中穆平凉社区

编者按:2016年1月16日,循化县第三期阿訇培训班在西宁兴旺大厦举行。本次培训班从1月16日开班至21日结束,为期6天。马明良教授在本次培训班上做了题为“时代的挑战与阿訇的修养”的专题讲座。现编辑将讲座全文分享与此,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一、时代的挑战——温柔的陷阱和没有硝烟的战场

     阿訇就是阿林,阿訇们就是吾勒麻易,就是学者,至圣穆罕默德(祈求真主赐福于他并是他平安)说:“学者们是众先知的继承者”。历代的先知包括至圣都去世归真了,谁来继承先知们的遗志,遵循先知们的遗训,把教门发扬光大呢?谁能担此重任?自然,凡是穆斯林,人人有责,但首先得靠领头雁——阿訇们(学者们——以下同)。

     当然,担此重任,谈何容易!

     当今太平盛世,虽然没有历史上那种硝烟弥漫的战争、赤裸裸的杀害和明目张胆的迫害,但是,对阿訇们来说,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太平盛世依然有温柔的陷阱和看不见硝烟的隐形战场。

     改革开放外来,有喜有忧,喜的是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但令人忧虑的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沉睡很久的最原始的欲望(包括物欲、情欲、权欲等等各种欲望),各种欲望如火山喷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更可怕的是有刺激无约束,各种媒体和广告告诉人们,亲朋好友在交往中不断互相暗示: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拥有更多的房子、车子、位子、女子、乐子、面子、金子和票子,这“八子”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温柔的陷阱,人们好像吸鸦片一样,越吸越上瘾,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不顾廉耻、不计后果、各种欺诈和见不得人的勾当,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尊老爱幼、守望相助、邻里和睦、助人为乐,慷慨仗义等等好多优良传统渐渐给丢掉了。一些人宗教观念淡薄,对信仰缺乏神圣感和敬畏感,各种违背教规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司空见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些人干教门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礼拜、念经、封斋成了纯粹的一种形式,对个人的人品和修养毫无帮助,寺里一套,寺外一套,两面人不少。

     当今穆斯林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宗教被歪曲,思想被侵蚀,心灵被污染,信心被动摇,意志被瓦解。

     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下,阿訇们压力大,责任重。多数阿訇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坚守伊斯俩目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带领民众走正道、树正气。可也有些阿訇本身学识浅薄,信念淡薄,头重脚轻,缺乏定力,抗干扰、抗污染能力和对流行性社会病的免疫力很差,一遇刮风下雨,便头疼感冒,甚至发高烧,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症状,比如红眼病,嫉妒心重,看不惯比自己优秀的阿訇,名利心重,对培养教门人才、普及教门知识不热心,或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而追逐金钱和权势的兴趣则持续不断,有的甚至迎合现实需要、为取悦于一些人而随意出乎昆。

     总之,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虽然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阿訇的修养问题,如何应对时代的种种挑战?如何防范种种温柔的陷阱?如何在这看不见硝烟的隐形战场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还是靠众先知的继承者——阿訇们渊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和非凡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阿訇的神圣使命,履行阿訇的光荣职责。

     打个比方来说,不怕路况差,就怕车况差,一部性能优越、配置较高的车辆,只要驾驶得当,就可以在路况很差的情况下哪怕在沙漠,沼泽、陡坡上、哪怕在雨雪天气甚至狂风暴雨下,也能平安通过,而一部车况很差的车有可能在平坦的马路上出事。加强阿訇的修养,就是在增强车的性能、提升车的配置,以便适应各种复杂路况的恶劣天气。

二、阿訇(学者)的职责和使命



     阿訇(学者)上承历代先知,下启芸芸众生,继往开来,弘扬正道,堪称世人的导师、公众的表率、社会的良知、时代的眼睛。

     穆圣(祈求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平安)说:“学者是众先知的继承者。”有说:“学者的墨汁,其贵重胜过烈士的鲜血”。

     阿訇的职责和使命为何如此神圣和庄严?我们先看看伊斯兰的最高经典《古兰经》和《圣训》对阿訇(学者)是如何定义,如何定位的吧!

    《古兰经》说道:“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吧?唯有理智的人才能觉悟。”(39 :  9)

     在世上谁是最有福气的人?不是钱最多权最大的人,而是有知识并且能将知识提升为智慧的人,真主在《古兰经》中明确指出:“谁禀赋智慧,谁确已获得许多福利。唯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2 :269)《古兰经》尊重学者,高看学者,指出:“真主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提升诺干级。”(58 : 10)“真主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

     鉴于阿訇(学者)的尊贵,穆圣对其给予了明确的定位,赋予崇高的使命,他说:"学者是众先知的继承者。”“学者的墨汁,其贵重胜过殉教者的鲜血。”“天上的天使、陆地的生物,甚至水中的游鱼,都为学者们祈祷。学者优越于阿比得(修士),犹如月亮比繁星明亮一样。”

     给学者赋予如此崇高的地位和使命的,也只有伊斯兰了——阿訇(学者)成了历代先知的继承者,他们要替圣传道,实践经训;他们用来弘扬真理的墨汁贵过为主道、为正义而献身的烈士的鲜血;德才兼备的学者甚至比弃绝红尘、一心拜主的修士还优越。他们上承历代先知,下启芸芸众生,继往开来,弘扬正道,堪称世人的导师,公众的表率、社会的良知、时代的眼睛。

    圣人和圣门弟子时代以及后来穆斯林的辉煌时期,穆斯林民族之所以能够沿着伊斯兰的康庄大道前进,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取得骄人成就,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就是因为尊重知识,尊重学者、民众热爱学习,学者起到了引领民众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的作用。后来,穆斯林之所以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整个社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与生机,就是因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轻视知识,轻视学者。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现实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必须遵循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尊重知识,尊重阿訇(学者),向阿訇(学者)请教,从阿訇(学者)的知识中受益,从学者的智慧中受到启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获得真学问和大智慧,摆脱愚昧无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的民族,否则,总是金钱开道,权势横行,利用小计俩、小聪明虽可得逞于一时,却不能成功一世,更不能为穆斯林民族带来真正的福利。小聪明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外包装,可以展示花拳绣腿,却不能提升其内在质量,关键时刻会露馅,会出卖你;大智慧能够练就真功夫、真本事,关键时刻用得上、靠得住。大智慧就靠有真才实学的阿訇(学者)。

     眼下这个时代是全球化时代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好事、坏事和不好不坏的事,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是非难辨,黑白难分,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包括精神文化产品在精美的包装下充斥市场,各种各样的忽悠者粉墨登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普通人很难辨别真假。这时候,更需要向学者请教、咨询,学者能够透过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给正确的方向和出路。当然,学者当中,也有利字当头,不敢讲真话的,这另当别论。


三、阿訇(学者)的修养

     阿訇(学者)的职责和使命太神圣太艰巨,只有那些修养、素质和功夫超群的人才能担此重任。

    那么,阿訇的修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阿訇(学者)的学识

     阿訇(学者)之所以称其为学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学识,即,阿訇(学者)拥有高出一般人的知识、见识和洞见。能能读会写者不能称其为学者,充其量只是扫了盲而已;一知半解者,更不能枉妄称学者,在某种意义上,一知半解者比一无所知者更能害人害己,因为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后果,不问前因,自误误人。

     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是指那些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感觉敏锐,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精于分析,富于远见的人。这些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年累积、平素训练、长期沉淀的结果,是呕心沥血的产物,是殚精竭力的结晶。而求学和治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清初伊斯兰学者刘智,身处繁华都市南京,却潜心求学,幼习天方之经,长攻儒者之学,既而旁搜博采,中学、西学无不悉心探究。后索性离开喧闹都市,住在清凉山中,十年寒暑,笔耕不缀,终于转就一系列传世佳作——《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五功释义》、《天方三字经》、《五更月》等,这些著作犹如甘甜的泉水,喷涌不止,滋润了多少枯萎的心灵。

   
     明末学者马注为了征求对其著作《清真指南》的修改意见,离开家乡云南赴京,而后又离京沿运河南下苏皖,又溯江而上至武汉,复折返河南,入陕西,越秦岭巴山,再度穿越四川而返回云南,为了使其著作更完善,跋山涉水,遍访各地名师良友,在那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其所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



现代伊斯兰学者、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马坚先生的学问中外公认。然而他为此而付出的心血却鲜为人知。他年轻时代为了求学,从风景秀丽的云南来到贫瘠荒凉的宁夏固原,师从著名经师户嵩山阿訇学习经典。20世纪30年代,他和一些莘莘学子一道,漂洋过海,到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求学,在尼罗河畔苦读8年。每逢暑假,当别的同学或回家团圆或出国旅游时,他却顶着40多摄氏度的酷暑,挥汗如注,翻译、写作。唤醒过多少已死的灵魂的《回教真相》等著作正是此时利用暑假翻译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翻译和注释《古兰经》时表现出的认真、严谨和执着。1039年回国时,恰逢抗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他不羡高官厚禄、婉拒当时在重庆的国民党大人物请他赴陪都高就的邀请,毅然投入到译经工作中。在上海,由于日本人的占领,无法安心译经,他便辗转来到云南。在沙甸,每日清晨5点钟就开始工作,晚上借着昏暗的油灯继续干到深夜。在昆明,日本的飞机经常来轰炸,但他却心静如水,敌机来了躲一躲,敌机走了,照干不误。马坚先生一生先后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授,但他从不见异思迁,对译经工作,始终坚持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78年,由于疲劳过度,加之“文革”中收到迫害,他的视力很弱,近乎失明,戴上眼镜,拿着放大镜也才0.1度。他是握着译经的笔离开人世的。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学、语言学、史学、哲学、天文历法学、教育学、法学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狩猎于蠡(li)城(今河北蠡县),入清真寺,见置有《古兰经》,便诏能讲解者,竟没有一人能应诏给皇帝讲解《古兰经》。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018年后发生的事。

阿訇的知识结构:

   除了克俩目(教义学)、费格核(教法学)、古兰经学、圣训学等传统的学科外,当代阿訇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汉文化和汉语文功底、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规范的演讲)以及历史眼光、政治智慧。

     伊斯俩目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阿拉伯语是进入这个宝库的入口,汉语是开发利用这个宝库的出口。不通晓阿语,进不去,不掌握汉语,出不来,要想进得去,出得来,必须经汉两通,就像历史上的著名阿訇一样。

(二)阿訇的人格和气节

     学问对学者而言,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格和气节。丧失人格和气节,只剩下学问的人,苍白无力,有事甚至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以为著名穆斯林作家对目前我国部分文人的堕落和一些学者的腐败比如不敢讲真话、对金钱的低头和对权贵的献媚,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这众所周知,无需多言。

     圣人说:你们要讲真理,哪怕它是苦涩的。阿訇(学者)一旦同时具备了学识、人格和气节,那将魅力四射,光芒万丈。不要说伊斯兰学者就连有正义感的非穆斯林学者也很令人敬重。现代史上的鲁迅,以笔为旗,揭露假丑恶,歌颂真善美,浩然正气,高山仰止;闻一多面对特务的子弹,无所畏惧,仗义执言,反抗专制,争取民主,丢掉脑袋,在所不辞,铮铮铁骨,万民敬仰。

     作为众先知的继承者的阿訇(学者)看重学者的天职,以弘扬正道为己任,敢于讲真话,敢于负责任,不怕得罪人,求主喜,不求人喜。伍麦叶王朝末期,统治者昏聩腐败,政权岌岌可危,为了巩固专制政权基础,寻求政治合法性,统治者召集著名学者,委以高官,赐予厚禄,以换取学者的支持。许多学者迫于压力,听命屈从,而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坚持不就,拒绝与腐败的统治者合作,即使屡屡受鞭笞,也绝不妥协。到了改朝换代后的阿巴斯王朝,他洁身自好,保持气节。 有一次哈里发曼索尔因娶了许多妻子而与原配闹矛盾,两人只好去找法学家艾布·哈尼法裁决。曼索尔问他一个人同时娶几个妻子为合法?他说:四个。并补充说,真主只准许能一视同仁的人娶四个妻子,否则只能娶一个。曼索尔面有不悦之色,但艾布·哈尼法实话实说,绝不媚俗,决不畏权。



 
     中国现代史上的陈克礼阿訇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阿訇,而且还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和高贵无比的烈士。他立志发愤读书,自学成材,撰写了一系列阐发伊斯兰真谛的著作,仅一部《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释放了多少精神能量,多少颗绝望的心灵由此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翻译的《圣训之冠》则激活了多少个麻木的神经!在那颠倒黑白的“文革”岁月里,他坚持真理,顶天立地,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学者的气节,其学问是多么渊博,其灵魂是多么纯洁,其品格是多么高尚!他是学者与烈士合二为一,其品级是何等的高贵!人们对他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三)阿訇的境界和精神

阿訇(学者)担负着神圣的使命,这种使命要求其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功夫、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奉献牺牲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境界。那些汲汲于名利,耿耿于得失的急功近利之辈是成不了阿訇(学者)的,顶多成为卖教求荣和以教谋私者。真正的学问之路,荆棘丛生,寂寞荒芜,而非鲜花盛开,掌声相伴。只有那些志向崇高,目标远大,不计眼前得失者才会选择此路,并锲而不舍,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爱其所爱,无怨无悔。

     对真正意义上的学者而言,求学、治学,并非苦不堪言,而是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因为这些学者心甘情愿地选择两这条康庄大道,他们深知其意义和价值,他们也懂得“天上的天使、陆地的生物,甚至水中的游鱼都在为学者们祈祷”。他们觉得这种待遇超过了世俗的所有荣华富贵,除了真主,谁能给得了这种无与伦比的待遇和荣誉?谁给的待遇比得上这种待遇?这种信念和信仰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其心灵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正是凭着这种动力,中世纪伊斯兰权威学者安萨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游伊斯兰世界学术文化名城,拜访著名学者,广泛搜集各种学术典籍,然后回到家乡,抛开一切世俗事务,一面教学,一面沉思,终于写就不朽的名著《宗教学的复兴》(伊赫亚依),构建了伊斯兰教义学的完备体系。




中国现代著名阿訇王静斋,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到教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足迹所至,遍及华北、东北、中南、华东和西南许多省份和台湾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教门人才。二期他还充分利用辞学之后应聘之前的空隙,钻研教门知识,撰写和翻译教门著作,客服种种困难,因陋就简,随遇而安,甚至在战争烽火中颠沛流离的轮船上,亦未放弃译著活动。1938年,他一面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一面在郑州坚持译经工作。他住在清平里清真寺,其生活状况“是穷极凑合”。5月间,人们都换上了单衣,他却依然身着厚毛布夹袄。王静斋阿訇多年耕耘结出硕果,除了《古兰经译解》外,还有《中亚字典》、《中阿新字典》、《英阿双解新字典》、《伟嘎业》、《真境花园》等几十种译著。




     另一位同时代的学者哈德成虽自幼失学,却刻苦自学,不仅精通汉文,还学会了英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印度文和马来文等多种文字。

     身居上海十里洋场的他本可以凭他的语言优势和其他才能谋得一个更有油水的职位,而他却宁愿办学、治学、培养教门人才,乐此不疲。著名学者马坚教授就是他与其他有志之士创办的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子之一。他还与其他同仁一道创办中国回教学会,组织《古兰经》翻译,出版《中国回教学会月刊》。日本占领上海后,得知他在穆斯林中的声望便对他进行利诱威逼,让他担任伪职,为日本人服务。而他不为所动,立刻离开上海,奔赴云南,与马坚先生已到从事译经工作,因积劳成疾,不久便离开人世。


刘志三阿訇

     河南刘志三阿訇(1882-1969),刘阿訇父母原为刘姓汉民,他小时被回民收养,25岁念经,终成一代经师。

(刘志三阿訇书法)


     “大哉天经,实无学与伦比也!至于今日,其经尚在,无一字删改无半面残缺,而我圣教日就式微,究其所以,皆传教者,昧与降经之本义。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呜呼!天经虽存,而善解其者寡矣!今日之天经在中国无所谓天经也,不过为消灾去祸镇邪悼亡之文。

     而习其经者,专习经中命禁之条律,而失其进化治平之机能。守其经者,仅仅守饮食之末节,而忘其修身齐家之大要。

     直至今日,几疑进取,为非我圣之道也。以无为为顺命、以无知为清高、以无能为安分、以懒惰为知足、以自弃为不贪、以怪诞为学问、以新学为寇仇,种种谬论,悉失经旨。”



马良骏阿訇


     马良骏,字善堂,经名穆罕默德·优素夫·希吉拉宁,祖籍陕西咸阳板桥(今咸阳兴平市西乡板桥)。甘肃人称“小马阿訇”。1867年农历12月初5出生于甘肃陇南清水县(今张家川县)张家川上磨庄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1957年7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逝世。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杰出的阿拉伯文作家、优秀的翻译家。学者是凡人但又不同于凡人,他们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综合所述,阿訇是凡人但又不同于凡人,他们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情。阿訇不是阿玉奉承,媚俗畏权的懦夫,而是昭示正义,弘扬正道的勇士。

     在新环境下,作为领袖的阿訇最需要思考的是什么?要跳出小圈子,登高望远,要有大视野,认清时代,学会:看大势(国际国内形势);顾大局(穆斯林根本利益和安定和谐局面);谋大事(事关长远目标和穆斯林福祉的大事)。要全面而不是片面,深刻而不是肤浅地理解经典的精神,搁置细枝末节的争议,共同实践伊斯兰的核心价值观,寻求最大公约数。凭智慧和善言传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取信于人,增强伊斯兰的感染力、感化力、亲和力,使穆斯林成为虔诚的穆民、优秀的公民,使阿訇成为当之无愧的“众先知的继承者”。

     今天,时代的挑战和考验太严峻了,作为众先知的继承者阿訇任重道远,使命太神圣了,只能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加强修养,要不断地学习,从摇篮到坟墓,不断锤炼自己,而想赢得民众尊重,首先要自重,打铁还需自身硬,尽最大努力,使自己具备渊博的学识,清醒的头脑、高铁般的意志和高贵的品质,在错综复杂形势下,要引导民众,而不是迎合民众,最终成为当之无愧的众先知的继承者!获得众人的好杜瓦,真主的喜悦,成为今后两世都成功的人。


【马明良,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特聘研究员,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省级领导联系专家】

小编微信:itooker

投稿邮箱muslimwww@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