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马正学:最爱飞禽走兽毛毛虫

2016-02-25 中穆平凉社区

来源:平凉日报 作者:秦玉龙高群 添加时间:2011年09月15日


人物简介

 马正学,男,回族,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白庙村人,生于1953年7月。1978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学专业,1986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从1978年至今一直从事动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原生动物学会会员,甘肃省动物学会会员,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理事。主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西北地区土壤纤毛虫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等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他致力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次见到马正学教授,他略显稀疏凌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被紫外线晒得通红的鼻子,以及一身随意简单的衣着,让人很难把他和钻在象牙之塔里的大学教授联系在一起。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当记者跟随马教授一行深入到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科考时才得知,这位至今依旧乡音未改的动物学家,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行走在大自然之中,与动物亲密接触。他的足迹踏遍了省内、国内一些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从2006年起,他开始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白庙塬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8月上旬的一天,记者与马教授及其弟子去崆峒山自然保护区采集昆虫标本。在崎岖的山路上,马正学教授拄着一根树棍做成的“拐杖”,健步如飞,一点也不像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下山的时候,记者双腿犹如灌铅,腿肚子疼痛难忍,实在追不上马教授了,就在半山腰找了一处阴凉地坐了下来,边休息边对马教授进行采访。

     现年58岁的马正学教授,是崆峒区白庙回族乡白庙村人,兄弟6人,父母都是农民。马正学小学、初中都在家乡读书,在平凉四中读完三年高中。他说,高中毕业那一年是1972年,当时尚未恢复高考,18岁的他又回到白庙塬,边在生产队劳动,边复习功课,直到1975年。那一年,作为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幸运儿”,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原甘肃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学习生物学专业。作为白庙原上有史以来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马正学成了乡亲们眼里的“新闻人物”,家里每天都有人来看大学生,那份自豪和成就感,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后来,马正学的六弟也考上了西北师大,学习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省水资源局工作。马家在白庙村是大户,一个农家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一时间在白庙塬上传为美谈。

     马正学坦言,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在上大学之前,他对什么是生物学完全没有概念,但阴差阳错,上大学后他被分到了生物系,注定了他一生要与飞禽走兽毛毛虫打交道。

     上大一时,正处于“非常时期”,学校上课也是时断时续。马正学与同学们响应“上山下乡”号召,被派到靖远县分校农场种地,直到1977年才回到师大继续学习。1978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马正学正在为选择什么职业发愁时,突然接到了师大“留校任教”的通知,让他教生物学。198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了两年,又回到母校继续任教。1996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08年,晋升教授职称。 
     


■一辈子只爱飞禽走兽毛毛虫



     “他只爱飞禽走兽毛毛虫,对动物的了解胜过对人的了解!”这是马正学教授的老师、崇信籍植物学家晏民生教授对他的评价。

     这一点,记者在跟随马教授野外考察时得到了印证。穿行在崆峒山茫茫林海里,沿途的美丽风光对他来说,远没有附着或隐藏在树干上、草丛里、泥土下的生物更吸引人。马正学认为,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是在它所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从事宏观生物学研究,无论是分类、区系、生物地理,还是行为、生态、资源利用和保护等等,都需要到野外去实地考察,采集标本,收集资料,发现新问题。作为动物学家,他遵循“到大自然这个‘实验室’中去探索真知”的研究理念。在师大任教期间,他先后进行了近百次野外考察,采集了大量标本,收集了丰富的有关动物分布和生态资料。他走遍了西北地区以及西藏、云南自然保护区的山山水水,对动物区系的形成和格局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正学说,从事生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工作。为了便于采集标本,他拜师农民学习捕捉技术。2009年,他带领4名研究生在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科考,返回途中与学生走散,在原始森林里转了大半夜。他说,“那一次很危险!好在我有着丰富的野外科考经验,才躲过一劫。”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嘉陵江上游,茂盛的森林植被是嘉陵江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区内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中山地貌组合,不仅缔造了雄伟壮丽险峰峡谷景观,而且保护区内环境十分险恶。马教授迷路的那一夜,正值雷雨多发季节。就在他寻找来路摸索下山时,天上电闪雷鸣,远山下起了暴雨。一方面担心山洪袭来,一方面担心随时可能出现的猛兽。他加快了脚步,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飞快地行进着。凌晨三点,带着一身泥土和汗水,他终于走出了森林,与前来寻找他的弟子们顺利会合。

     野外科考时,他和弟子们经常住在农家或保护区简陋的工作站里,没有电灯,晚上一人一盏煤油灯,工作、学习,一住就是半个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通过努力,他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屡获全国、省级奖项。其中,“黄河兰州段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研究及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研究”和“用四膜虫细胞技术评价黄河兰州段重点污染源毒性研究”,被同行专家评定为具有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被金川公司环保科应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护家乡生物资源贡献才智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丰硕的成果,凝结着马教授、晏教授等专家学者们的心血和才智!”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君盛如是说。

     2006年,马正学教授第一次带领几名研究生回到家乡平凉,开始了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现状调查研究。5年来,他先后20多次深入到保护区,采集了大量动植物、土壤标本,带回实验室研究,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部分研究成果资料汇编。

     去年8月至今年7月,马正学、晏民生教授及其弟子和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队,再次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科学考察。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03科377属750种。各种植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崆峒山特有植物及珍贵树种67种。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195种,其中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22种。有经济昆虫13目84科377属559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1种,主要观赏蝶蛾41种。马正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说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生态系统、稀有野生动植物、古文化遗迹和地质遗迹得到了有效保护,动植物种类丰富,是我们打造“养生平凉”的天然氧吧。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展厅里,摆放着马正学教授亲手制作的十几类动物标本。栩栩如生的苍鹰,羽毛鲜艳的红腹锦鸡和环颈雉,还有各式各样美丽的蝴蝶,都是马教授这些年来从自然保护区采集回来的样本。据悉,这些年他和弟子每年要来平凉四次,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进入保护区采集生物样本,进行科学研究。他说,“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万亩,163平方公里,我几乎都跑遍了。”他表示,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在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可以排名前三。森林覆盖率对调解气候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涵养水源,增加雨水量都大有裨益。而生物多样性则对防治当地病虫害发生,推动旅游业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号:pl-muslim
平凉经字画、民族书画、民族用品经销、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影视制作、婚礼庆典拍摄、宣传片制作联系电话:13399337896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

编辑:储月斋主

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