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命运对我扮鬼脸,我向命运竖中指

半佛仙人 半佛仙人 2022-05-04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341篇原创


1


很多人谈论年轻人的时候,用的分界线是年龄。


我觉得这不对。


因为年轻人的分界线并不是年龄。


相同年龄的两个年轻人,在同一时间,可能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今年年初的时候,学校都不开学,大家纷纷改成上网课。


中国的学生们不情不愿地跑步进入了云上时代,老师们则更不情不愿的成为了主播。


那段时间网课平台的评分多了很多一星,也上了很多次热搜。


有人觉得挺好玩,有人不适应,更有人觉得不爽。


吐槽网课的,打低分的,和网课有故事的,还有忘记关麦出事故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学生形象,也是主流舆论对大学生的认知。


但还有一些人,面对同样的网课,他们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网课平台在应用市场里被狂刷差评的时候,西昌安哈镇的长板桥村里,有个叫甲古小华的年轻人,正在苦恼自己怎么才能上网课。


他想上,但没有条件上。


因为他的家不在城市,也不在乡镇。


而是在一片文明荒漠般的大山上。


他的世界突然就变得赛博朋克。


2


西昌安哈镇,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换成另一个表述,大家往往有所耳闻:


这里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也就是大凉山。


一个穷出名的地方。



甲古小华所在的村子在一片半山坡上,当时还没有通电,自然也没有无线网。


至于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


村子并非与世隔绝,村里人也有手机,也会上网。


虽然没有通电,但家家户户都有水力发电机,他们就依靠这些发电机自己发电,自给自足。


每逢枯水期发电机转不起来,村民就步行到山脚下的镇子里给手机充电。


村里到镇上要走几公里。


而这几公里的距离,隔开的是两个世界。


甲古小华为了给手机找信号,在山里转悠了很久,最后在山顶的高处找了一个信号稳定的地方。


他用几块破木板和从编织袋上拆下来的彩条布,给自己搭了一个简陋的“悬崖自习室”,在这里手机能收到信号,他就用手机提供的信号给电脑联网,在电脑上听网课。


为了给手机和电脑供电,甲古小华还顺着悬崖爬下去,在下面的小溪中装了一个从网上买的二手发电机。


电线从溪谷蜿蜒到悬崖上,风吹过来的时候抖动得很厉害,他要经常爬下去维护电线。如果发电机被泥沙堵住了或者出故障了,他也要自己去清理和维修。


如果哪天风大,下雨,电线或者发电机出了问题,他就得等风停雨息,把问题解决。


他就是这样上了一学期的网课。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有的时候山上的风特别大,几乎要把“自习室”的顶棚吹走,他就站起来抓着顶棚听课。


屏幕里讲课的老师正在讲解世界五百强的管理思路,屏幕外的甲古小华正在研究山风的进攻思路。


这个场景是充满黑色幽默的。


我想笑,但又笑不出。


3


某种意义上,甲古小华活在赛博朋克里。


赛博朋克,可以归纳为“高技术,低生活”,也就是使用着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工具,同时生活质量极低。


当甲古小华坐在山坡高处的悬崖边上,听着山风在崖边呼啸,悬崖下流动的溪水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通过电线为他膝上的电脑和手机供电,而他在屏幕上看着网课画面播放的时候,“云上时代”和贫瘠的山村在这一瞬间就融合了。


低头看屏幕的时候,甲古小华跌落在后现代中,抬头望见群山,他又回到了现实。


一端是云,一端是山。


看似他拥有二者,实际上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两种生活分开,永隔两界。


云和山的彼端,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故事在审美上很有趣,但其实很残酷。


如果有得选,甲古小华当然更愿意在室内上网课,他并不是自己想去悬崖上吹一学期风,当崖边泥土松动山石滚落的时候他心里也是会害怕的。


学习学到死不是这么个意思的。


他也不是自己选择去做一个手工水力发电站给手机充电的,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持续供电的接口,仅此而已。


悬崖边的自习室,溪谷里的发电站,这些听起来很有噱头的东西却并不是一场行为艺术或者作秀。


但如果是作秀,反而更让人宽慰一些。


正因为其足够现实,足够迫不得已,所以也才足够残酷。


凭什么他就不能拥有现成的无线网?


凭什么他就不能在家里随时充到电?


凭什么大多数人触手可得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奢侈品?


就变成了需要他冒着危险去爬悬崖,辛辛苦苦搭电线,才能得到的“奖赏”?


这也太苦了。


我知众生皆苦,但能不能苦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我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豪门也非万事如意,但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同样的痛苦和努力,在不同的人手里,得到的收获就是不一样的。


甲古小华要绞尽脑汁,配合上筋疲力尽,再加上一点灵光一闪,经历这么多波折才能正常听完的网课,只是其他人的一个起点而已。


别人毫不在意甚至觉得耽误游戏的网课,是他的希望。


抛开一切避讳,抛开一切难以启齿,直接说出那个答案吧:


人与人之间,就是有天生的一根线。


这根线不止存在于甲古小华的水力发电机和电脑屏幕的五十米之间,更存在于没有通电的长板桥村和通了电的山脚小镇的五公里之间。


这根线也不止存在于甲古小华身上,更缠绕在我们身上。


人怎么会生而平等呢?人就是生而不平等的。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被这根线明码标价,分得清清楚楚。


这个世界就是有无数的线。


4


有的人只要不作死,正常发育,就能悠哉游哉地躺赢。


有的人要先努力十几年,还要躲开毒品、麻风和艾滋的伤害,才能和前者坐在一起喝咖啡。


咖啡从来不重要,是星巴克还是瑞幸都不重要。


但是能坐在一起,很重要。


因为这暗示着不管我们的起点相差多少,至少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位置是平等的。


公平吗?


不公平。


生气吗?


生气。


有用吗?


没用。


一味的愤怒和批判是无意义的。


没有方向的激情只是在浪费体力。


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操蛋的存在啊。


现实和你喝过的任何一碗鸡汤都不一样,它的运行只遵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假如世界是一段程序,底层代码里一定忘记了写入温情。


不管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只有这一个世界,只有这一次人生。


无论当下是好是坏,无论起点是高是低,接受它,然后再想办法改变,这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即使你不接受,世界也就那样了,最后还是得接受。


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可能对某些更幸运的人来说,我们拥有的东西很少,我们珍惜的宝物一文不值。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手里只有这些东西了。


就像甲古小华手里只有那几片破木板和彩条布,他不会因为木板破就不要了,不会嫌弃彩条布放久了脆了。


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也很坚定——未来怎么样,是未来的事情。至少在当下,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听完这学期的网课。


没有电,就自己造水力发电站;


没有网,就到悬崖上找信号。


他就是要用手里仅有的东西,去尽可能做一些过去不太可能的事情。


即使举动很滑稽,性价比很低,但他还是要去做。


一个因为出身而处于不利境地的人,他没有去怨恨这个世界,而是选择用正当的方式,去努力改善自身处境。


我看到了凤雏在林,啼声带血。


5


公益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越过这根线。


天生的差距是不可磨灭的,也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就消失。


即使那根看不见的线,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到,更别谈越过了。


但那又如何呢?


所有的扶贫,所有的公益,都是为了撼动这根线,让人与人之间天生的差距能缩小一点,再缩小一点。


只要这根线能被改变哪怕那么一丝丝,就是善莫大焉。


做一点,是一点。


在这件事情上,往往是不计成本的。


因为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受穷。


钱很重要,但总有一些事情,比钱更有价值。


性价比很重要,投入产出比很重要,预算的数字也很重要,在有的事情上你算不清投入产出比会被老板打爆狗头,有的事情你不顾预算根本干不下去。


但是在打破这条线的时候,我们却可以暂忘性价比和预算,把投入产出比丢到一边,倾一国之力去做一些“傻事”。


有些傻事,是必须要去做的。


有的村子在边疆,只有十几户人,运营商可以花费巨大成本去给他们通网,即使这个成本一百年也收不回来。


有的村子在深山,供电部门拉了老长的电缆去给他们通电,十四亿人口的版图上凡有人烟处就有灯火,即使是甲古小华生活的那个村子,也在一个月前完成了通电。


地球上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事情的,在绝大多数地方通信和电力是一门生意,而生意就要以商业法则来运行。


但是在我们这里,商业的法则失灵了。取而代之的是你走到国境线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大量不计成本不计回报的基建。


在每一个偏远山区,在那些最贫穷的地方,都有大量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才能上学的孩子,即使是因为教育资源富集带来的不平等,也因为网课的普及而得到改善。


他们被当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不是纸面上的数字,也不是放在天平上可以被放弃的低价值市场。


他们不应该因为命运和出身就注定贫穷,因为在我们这里,人从来不是货物也不是市场,甲古小华,大凉山,乃至在几十年的扶贫工作中受益过的所有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人就是人,就应该过上好日子。


把人当人看,是一切公益最初的动机。


6


甲古小华读的是凉山民中的“杉树班”,这个班由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公益机构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资助,每年招收近百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

 

杉树公益会为他们提供高中三年的生活费,这也是这些学生读完高中唯一的机会。

 

甲古小华只是杉树公益帮助过的人之一。

 

在凉山州,杉树公益进行了五年的教育扶贫,资助的学生达到了5831人。

 

腾讯公益平台是杉树公益重要的公众募捐来源,也是很多公益机构筹款的主要增长部分,在腾讯公益牵头发起的99公益日上,杉树公益的两个公益项目共筹得103万元。

 

和传统的公益机构以企业和大额捐赠人的资金为主不同,99公益日更像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

 

这也是互联网公益的特点之一。

 

单次捐赠不需要很大的金额,在时间地点上也没有任何门槛,并且最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这5年里,“99公益日”捐款人次从最初的205万增长4800万,扩大了近23倍;善款总额从最初的2.28 亿元增长到超过24.9亿元,提高了10倍多。


凭借节日效应的传播力和感染力,99公益日还可以引导更多普通人去关注公益,参与公益,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平等,而付出一份自己的努力。

 

或许我们很难抵达绝对的平等,但公益就是,即使永远到不了终点,但仍然要去做,仍然要出发。


即使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改变命运轨迹的一点点,但就是那一点点,也总有人会受益,总有人会在乎。


总会有许多像甲古小华一样的人,他们出身在贫困之中,但一直在挣扎着试图出来。每次努力的结果都看似不起眼,有时可能还会遇到意外,被往回拖了几步。


但有一天你仔细看,会发现他竟然已经从泥沼中探出了半个身子。


而公益和扶贫,就是在他这半个身子的基础上,再给他一阵风,一点点力量。


但真正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永远是他自己,也只能是他自己。


只要那颗想要改变的心不死,一切就都有希望。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安慰人的话,而是世界的另一个真相:


生命永远会有很多问题,我们不一定都能解答,有时候也不需要解答。


因为生命并不需要理由,维系生命的正是生命本身。


生下来,就应该活下去。


活着,就是一切的终极答案。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你将感受到一个朋克的灵魂,且每篇文章都有惊喜。


-----------------------

感谢你的阅读,下面是1个抽奖链接按钮,9月11日晚上19点开奖,一共6666元,2020个红包,感谢大家的支持。



【生下来,活下去,就是一切的答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