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丨考研热也需冷思考

来源 / 人民日报

赵婀娜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


日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近四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往届生读研比例都逐步增加,同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出现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的现象。与数据相互印证的是,近年来,本科一个宿舍多名同学考上研究生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考研热”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

 专硕趋热 

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已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来说,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和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竞争优势的需要。


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的增长,也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调整的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改变以往单纯以学术型硕士为主,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专硕趋热,是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致力于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体现。


 “冷”思考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看到“考研热”积极成因的同时,也要对“热”现象进行必要的“冷”思考。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考研的原因各不相同,大多还是为了自我增值,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很多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清晰的规划,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不过,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延缓就业时间的逃避心态,有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跟风,等等。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也提醒我们,需要在考研问题上对学生加强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要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的“镀金”或找工作的“敲门砖”。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考生个体来说,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两到三年的时间,没有明确专业目标的学习不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成果,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缺乏竞争优势导致的“就业难”;另一方面,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能力社会”。由此而言,在本科毕业的重要人生关口,审慎抉择,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


当然,对于广大高校来说,“考研热”也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研究生培养仍存在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到位的问题,以及培养模式不能充分满足高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正视这样的问题,下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研究生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当下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延伸阅读

考研界的能力者,必须坐拥这五大能力


来源:中国考研网综合整理 

 

考研、读研并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你要具备5大能力,做好准备了吗?


►思辨的执行力


在考研初期,包括准备复试,我们就强调执行力,目标必达,必需把这个事情做下来,要搞定。而今天这个考研环境越来越复杂,光靠单纯的执行力,很多时候会让你头破血流,甚至它带给你的伤害,比你不执行可能更糟糕。简单粗糙的执行力已经变成一种非常可怕的温柔陷阱,所就要建立一种不断思考并自我反省的执行力。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就是要有质量的创作和持续性的坚持。有质量的学习是什么?自己经常学的很嗨,觉得自己学得还可以,在不深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一种错觉,但是其实你要往深里去剥的时候,发现未必是那么回事。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去注意那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细节,在复习中去深度分析知识点已经出题人的角度,并依据自身学习状态不断地动态调整。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有时候,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你忽视的那些细节,也是你的突破口。


►发现问题的能力


读研期间,我们要涉及到大量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的方向,然后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这种能力的养成首先需要平时多读文献(好的期刊论文,包含英文期刊),在读文献时要多思考,了解作者写作动机,ta是如何完成该项研究的(方法),以及文中解决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自己从中找到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


另外,文献阅读要注重时效性,注意文献的好坏。除了文献阅读,跟踪某一方向的研究动态之外,寻找研究方向还可以从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找到研究的问题。


再者,寻找研究方向需要自己多观察日常现象,多思考,从生活当中找到与自己专业的联系主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之后,自己针对这个问题再具体化--选中文中题目,之后在进行具体的实施。要解决发现的问题需要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1)文献查找和总结能力


围绕自己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手段去查找相关文献,如中国知网、万方、百度学术、谷歌学术、搜狗学术以及各类英文数据库。


找到一定量的文献之后,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与管理。总结是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管理主要是为了参考文献而准备、目前较好的参考文献软件是EndNote;学会实用EndNote进行文献管理对后期参考文献的编写具有重要作用。


(2)数据查找与分析能力


选定主题之后,往往需要一定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数据的寻找往往不太容易,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这就需要自己通过各种正规途径来获得,如各类网站或者相关部门等。


数据得到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额处理,先是要选择有用的数据,因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和整理。


完成预处理之后,就需要根据研究要求进行数据的分析,制作相关的图表(三线表)。如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数据分析与制图软件,最简单的excel,还有高级些的matlab、origin等等。


►成果的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表现如下:

(1)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


有些人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很擅长,但是要ta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那就不是那么容易;


而有些人则相反,解决问题的不怎样,但ta善于写作,这也是一种能力。


(2)英文写作能力


其实英文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十分重要,英文的好坏不仅决定了你前期的文献阅读,还影响到后期文章的写作。


因为目前主要的高级学术期刊还是以英文为主,这就要自己具备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成果的口头表达能力


研究成果除了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有时候往往需要自己以PPT汇报的形式在一些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1)PPT制作能力


以同文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精美的PPT也需要一定的功夫,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口头表达能力


以口述的方式,结合PPT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要做到化繁为简,让他人觉得你讲的清楚易懂,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摄图网


—完—


【推荐阅读】


考研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考研丨给即将入学的研究生新生的六点建议


考研观点丨研究生的头衔还“值钱”吗?


考研观点丨读研就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医者仁心  教者恒心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我们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

官方微信号 : yixuejzw

投稿:yxzyxw@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