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丨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早在1908年便开设国文课,由唐文治校长亲自主讲,其独创的吟诵诗文之唐调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辜鸿铭、蔡元培、张元济、傅雷、李叔同、黄炎培、邵力子等人文大师先后在此任教或求学。 目前人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哲学系、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学科布局涵盖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哲学、艺术等五个一级学科。学院秉承“造就人才,大处着笔”的理念,开设通识教育人文类核心课程、名家名课及名家讲堂,加强全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人才兴国”、“文化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医学院依托校本部人文教育的一流教学资源,围绕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这一核心,以学风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仪式教育、主题教育等内涵,形成协同育人,不断完善“卓越医学”大思政体系,促进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指引下,努力构建与一流医学院相匹配的、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为动力的学院文化。始终致力于医学人文情怀的培养,着力塑造知识与文化并举、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文化育人的思想贯彻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逐步构建充满活力的、培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
人文教育类课程设置
学术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医学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健康中国
医患沟通
医学人文学
医学传播学
合唱Chorus
大学书法
教育学原理与方法
烹饪学
对外汉语
校园文化活动
医学院院史馆
院史馆紧扣“教书育人”理念,分领导关怀、杏林英华、薪火传承、百年树人、厚德为医、创新之光、博采众长、精神家园八大板块,让参观学生充分体验和互动。
话剧《清贫的牡丹》
每年度组织新生排演以王振义院士为原型的思政话剧《清贫的牡丹》,传承病人健康而不懈奋斗的仁医精神。
“走进系列”法治教育活动
走进上海市人大、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等机构,开展模拟立法、模拟法庭、法官检察官座谈等活动,培养研究生的法治思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博极医源”研究生论坛
由医学院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自主组织参与,互动交流,同时积极发挥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作用,旨在为校内研究生提供一个拓宽科学视野、交流学术思想、启迪研究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每次论坛以在校研究生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学术墙报展示和评比等形式开展。报告过程很好地展现了同学们学术思维的严谨和科研的成果。此外学术墙报作者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互动。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大家提供了探讨学术问题和把握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研究生志愿者活动
开展博士团“三下乡”义诊。联合医学院团委以“博导+博士生”配对组合的形式组建队伍,组织“专家、博士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目前共辐射西部地区5个省份、10多乡镇、4000多人,切实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的医学使命感和社会服务能力。此外,深耕细作“医学知识进校园”、“健康服务进社区”、“科学商店”等研究生品牌志愿活动,覆盖黄浦、徐汇、闵行、松江、宝山、虹口、浦东新区、崇明等的学校、社区,着力打造研究生社会服务名片,将职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紧密联系,弘扬医学社会责任和服务精神。
毕业季活动
开展"我们师徒最有范儿"、"把我的爱写给你"、"给母校的三行情诗"等毕业季品牌活动,尊师尚学,导学共建,增强感恩意识,营造爱国荣校、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氛围,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扩大医学院影响,梳理文化载体
出版《医源传奇》、《医源大家》、《王振义传》、《师道》、《师承》,用人物传记等方式记载医学院教学提升、科研反正、人才培养,弘扬医学院人,医学院事和医学院发展之路。
图文 /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分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完—
①人文篇
②上海交通大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