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大学生,你还记笔记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袁一雪



课堂记笔记,这件看似在中学阶段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大学阶段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特别是当大学课堂不再限制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后,学生们即便记录课堂内容,也选择使用键盘而非笔与纸。


那么,记笔记还有必要吗?用笔还是电子设备,对于记笔记本身有多少影响呢?


记笔记人数逐年递减


2015年,国内某媒体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调查,发现只有约四成大学生经常做笔记。本科生中,做笔记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加递减,数字显示,半数大一新生常做笔记,占比是大四毕业生的两倍。


而且调查发现,公共课上记笔记的人数少于专业课。例如,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某节公共课上,近200名学生中只有5个人在认真做笔记。“平时不需要记,只需要在考试之前连续背几天就能通过考试。”有学生坦言。


此外,理科生记笔记的人数少于文科生,这一点在文理科院校对比时可以发现。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220名学生中,上复变函数课时有32人做笔记,占比14.3%;上电路课做笔记的有71人,占比32.1%。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一个30人的班级,上课时有23人做笔记,占比77%。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一个班40 人,上课做笔记的有30人,占比75%。


对此,理科生的解释为,因为课程难度高、强度大,需要快速消化理解。做笔记会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文科生则表示,他们上课的节奏相对缓慢,知识以记忆为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最好的记忆方式。


事实上,不论文理,教师的板书已经大多被PPT替代,学生们甚至不需要记录,只需在课后拷贝一份PPT就能掌握一堂课的知识点,有些学生也会选择复印其他同学或者学长的笔记进行复习。


四川大学法学系学生王天琪告诉《中国科学报》,其实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学生还是采用PPT加笔记的形式,“我们下课后也会将授课老师的电子讲义拷贝一份,但不会仅依靠老师的电子版本,毕竟PPT内容只是枝干,自己的笔记内容更丰富。”王天琪同时强调,笔记是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下对课堂内容“消化”后的记录。


用笔写,用心记


为了不助长学生“好逸恶劳”的风气,一些老师坚持要求学生用笔记录,云南大学英语教师张健就是其中之一。


“记笔记是思考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疑问都在这个过程中被逐一呈现。”张健说。但由于手机拍照十分方便,学生往往不再思考如何记笔记。于是难免出现学生以为理解了、实际相差甚远的情况。也可以说,是设备的便利性剥夺了记笔记带来的思考过程。


对于目前学生直接将PPT替代笔记的情况,张健认为,必须要强调的是,幻灯片不等同于笔记。“之所以大部分学生把幻灯片看作笔记,是由于授课方式和教师误用课件所致的。”


一些教师主要采用信息传递的授课方式,教师先占有资源,然后在课堂上呈现信息。由于这样的课堂缺乏信息传播之外的功能,而幻灯片内容就是传递的信息,使额外的笔记显得不再必要。有的教师为了减少板书,将全部内容放入幻灯片中,也让学生认为幻灯片即笔记。


张健认为,如果幻灯片或板书内容与笔记内容对等,幻灯片和板书只是教材的延伸的话,讲义确实应该直接拷贝给学生。但是,“看似简单的方法却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好的课堂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张健说,“很多问题是需要留白的,留白可以把思考过程还给学生。”所以,课堂上,他会要求学生记笔记,往往不将授课内容以PPT的方式完全呈现出来。


此外,他认为,记笔记需要培训,课堂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王天琪也表示,记笔记是从初中、高中就培养起来的一种听课习惯,能够更好地有助于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是对知识点的补充记录,“在这个基础上,该听还是该记,需要自己把握”。


而对于那些“拿来主义”的学生,张健建议,如果复制笔记者和做笔记者有相似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同时课堂不要求深度思考,那么复制的笔记效用会高一些。而一旦做笔记者知识基础更为深厚,或课堂要求深入思考,那么复制笔记者将丢失很多课堂内容。“由于好的课堂强调思考,思考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答案的价值,因此,丢失了个人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失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意义。”


一千个人笔下有一千份笔记


一份优秀的笔记应该具备哪些元素?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课堂内容理解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笔下的“世界”也不尽相同。


网络上有人晒出医学生的笔记,笔迹娟秀、内容详尽、图文并茂。但同是医学专业出身的、在日本攻读博士的刘野却选择用电子设备作为笔记的载体。电子设备让每天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的他,可以随手就在某疾病的重要内容中加上标记或者批注,也可以随时随地将文献、书籍或者网上查到的相关图片资料保存下来。


“通过电子设备,在阅读多篇文献后,我可以把这些文字和图片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建立一个与这个疾病相关的笔记。”刘野告诉《中国科学报》。例如,他去年曾就某种疾病做过笔记,今年在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现有了新的治疗方案,于是他拿出电子设备及时更新,将新内容直接编辑插入之前的笔记中。“同时,我可以通过云服务,在多个终端同步我的笔记,随时进行查看和记录。”


而且,鉴于某些电子设备具有强大的绘画功能,绘画功底好的人可以画一些跟疾病相关的图,便于记忆。而对于没有绘画天赋的人,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现成的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图文并茂的笔记对于医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我们要记住的不仅是疾病的概念,更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便我们在遇到这种疾病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及治疗。当然,图文并茂并不代表花哨,笔记的内容比形式重要。”刘野说。


张健也认为,记录笔记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记录者是否真地了解如何记录。“笔记的作用至少包括四方面,即记录未知信息、梳理知识结构、反映思考过程和提出问题。遗憾的是,大部分笔记只停留在前两步,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哪些已经掌握而不需要再记,也没有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其加以整合。笔记应该是千差万别的、个人化的,反映的是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张健说。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好笔记。笔记其实没有固定的格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刘野说。


图 / 摄图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完—


往期推荐

观点 | 弘扬科学家精神 打造良好科研文化

观点 | 破“卡脖子”困局须重视基础科学

观点 |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高校干部培训

观点 | 教育行政部门要用足用好减负令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喜欢我们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