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儿子,不需要你养!
收到法院的传票,肖茵故作轻松的跟同事开玩笑说:“果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但当她看清起诉状上原告的名字,肖茵的笑容瞬间冻结了,整个人僵在了那里。起诉状上写着的原告正是她的生身父母,已经十几年没有过任何联系的父母。
父母的模样,似乎已在肖茵脑海中模糊不清,因为她一直不愿去回想。哪怕只是想起父母这个称呼,肖茵的心便如掉入冰窖般寒冷。从小到大,父母对弟弟的偏心从不掩饰,从衣食住行到精神陪伴,真正的一个天一个地。为了能获得平等的对待,哪怕只是差不多的公平,肖茵不知跟父母吵了多少次架。高中毕业那年,父母决定让肖茵打工供弟弟读书,这成了压垮肖茵的最后一根稻草。绝望的肖茵跟父母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争吵,也是最后一次。
肖茵将从小到大所受的委屈倾泻而出:“我到底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我还不如离开这个家!”父母没想到女儿居然敢这样违逆他们,也是怒不可遏:“你今天要敢走,就永远都别回来!我们有儿子,不需要你养!”暴怒中,他们用最残忍的语言去攻击最亲的人,吵到最后,他们签了一份《断绝关系协议》,写明生养死葬,绝不往来。
肖茵没想到她会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家,她不知道孤身一人该怎样面对未来。幸运的是,肖茵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靠着东拼西凑的学费,她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之后,肖茵半工半读,又申请助学贷款,才勉强完成了本科学业。没想到,正当她全力打拼自己的事业、境况慢慢好转时,就收到了那张冰冷的传票。
转眼就到了开庭的日子,原告席上坐着年迈的父母。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说一不二的气势,法庭上说起惨淡的现状垂泪不已:“儿子不争气,也没个正经工作,连我们多年的家底都败光了。不但不管我们死活,还三天两头找我们要钱。听人说女儿现在过得不错,这点赡养费对她来说应该不算什么,给也是应该的。”肖茵面无表情的看着父母,似乎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失望。在父母眼里,只看得到她表面的风光。她受过的委屈,流过的泪,创业的压力,他们压根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在乎过。
几天后,法官组织肖茵与父母进行调解。法官详细分析了法律问题:“虽然你们签了《断绝关系协议》,但从法律角度讲,亲子关系是基于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这种生理学基础在法理上是无法割裂的。你和父母签的《断绝关系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他们依然是你父母,你依然是他们的子女,你们的亲子关系不可能因为约定而解除。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具有强制力,不会因为你们的约定而免于承担。”
听完这些,肖茵没有说话。她了解过相应的法律规定,也咨询过律师,明白法官说的是对的。但她做不到主动妥协,这是她最后的尊严。如果妥协了,就是背叛了当年那个卑微的自己。肖茵对法官说:“无论怎么判,我都会尊重,判的钱我都会给,但我绝对不会跟他们调解的。”
“你放心,民事诉讼的调解都是自愿的,我们尊重你的意愿。从情理上,我理解你的心情。因为父母的偏心,你没有快乐的童年,亲情的缺失让你一直无法原谅他们。我会劝劝你的父母,让他们明白自己该担当的责任。不管你与父母最终能否和好,我都希望你能与自己和解,重新开始。”法官说。
肖茵突然明白,她拼尽全力,只是渴求用不断的努力奋斗来弥补内心的缺憾,用物质的丰盛去补偿那个受尽委屈的自己。但亲情缺失带给她的缺憾终归是无法弥补的,与其执着的想要填补内心的空洞,不如坦然接受。即便没有快乐的童年又怎样呢?她还有未来,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幸福的未来。肖茵知道,很多年以后,当她足够幸福,便不会再对过去的委屈耿耿于怀,那些往事终将彻底的成为过去。
最终,肖茵还是在调解书上签了字。那些年失去的父母亲情,是否有一天还能找回,肖茵不知道。但不管未来怎样,肖茵的心里已不再害怕。走出法院的大门,肖茵慢慢回头,眼神中有一丝温暖闪过。她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
编辑:武文静
投稿:长治中院
来源:山西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