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看这位法官亲历的变与不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西高院新媒体平台隆重推出“山西法院‘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全方位报道70年来山西法院系统涌现出的榜样人物、美好瞬间以及大要案件等,展示人民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辉历程。
21岁,武全敬初到省高院时,全院只有一个平时主要用来开会的审判法庭。那时,一年中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跟随老法官们出差办案。“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当年老法官对他的谆谆教导。如今已是省高院民一庭庭长的武全敬也变成了年轻干警眼中的老法官,在维护公平正义的事业上,他一干就是34年。
回首来路,虽然已有白发爬上双鬓,但他的声音依旧高亢洪亮,前一秒,他刚说我都工作34年,是该考虑休息一下了,下一秒,他就又沉浸到工作中,思索他的两件心事,“最近我一直在琢磨家事审判改革和人民法庭建设……”
法治进步 日新月异
34年来,武全敬参与见证了中国法治进步的每一次变革。“大盖帽、小西装到法袍,制服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法治建设走过的历程。”武全敬说。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法院信息化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在我省民事审判方面,基本都是数字化法庭,能实现法律文书上网、电子卷宗自动生成、庭审直播等功能。”武全敬自豪地说,“现在除依法不能公开的都公开了,以公开‘倒逼’法官公正执法,这一点我们国家做得非常好。”
当然,不只是武全敬,不断加强的法院信息化建设也为省高院民一庭法官助理刘杰的工作带来了便捷——在为合议案件做基础性的工作时,通过电脑系统里的“检索纠错平台”,可以保证案件适用法律的规范准确。
2002年,刘杰进入法院工作,17年来他感受最深的是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审判理念的不断进步。“每个案件都在阳光下运行,对法官们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省高院来说,不能有任何差错。”刘杰说。
“与法有关的事情,从来就不是小事”,为了防止差错的出现,武全敬也为自己多加了一份额外的工作——对民一庭所有的法律文书,在上网公开前进行最后把关。“低级错误,不仅会被人笑话,还会让人们对案件的公平公正产生怀疑。”武全敬说。
除日常审理案件外,省高院民一庭主要负责指导全省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作为民事审判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2016年最高院指定山西省4家法院开展家事审判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陆续有50家法院参与其中,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调解优先、圆桌审判、设立冷静期、温馨寄语、判后回访……
“虽然我省家事审判工作做得很好,但什么是独具山西特色的家事审判经验呢?”武全敬问过许多法官,回答都模糊不全。于是提炼挖掘这些成功经验,将法律的刚性与家事审判的柔性融为一体,打造家事审判独具特色的山西模式,从而向全省推广,便成了武全敬一直思索的问题。
司法为民 始终如一
上世纪90年代,民事审判领域进行了许多重大的变革。我省开始尝试一步到庭、当庭宣判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此外,还成立了诉前调解服务中心,武全敬至今还保留着当时为方便当事人联系专门印制的名片,“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司法为民的初衷。”武全敬说。
我省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也在那时如火如荼地展开。从1993年我省人民法庭工作开展之初到2005年调离岗位,12年间,武全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全省546个人民法庭,他走访调研了300多个。有些开车无法到达的山区法庭,他翻山越岭也要前往。他说,人民法庭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进入法院的案件就会大大减少。
武全敬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热爱,刘杰深有体会。“每次到基层调研,武庭长总是还要同时调查当地人民法庭工作开展情况。”提及武全敬的工作方式,刘杰用耳目一新来形容:“从不提前打招呼、不设路线,随时到一地看一地,就连我们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武全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基层法院的法官们早已领教多年,现在与他见面时,还会说起当年听说武全敬要来调研时的心情,“怕他来发现太多问题,又希望他来解决问题”。
不久前,民一庭接到一个依据新证据提起的再审申请案件,按照程序,可以指定基层法院重新审理。但武全敬没有这样简单处理,而是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找到了新证据的瑕疵,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地撤回了再审申请。
“我们往前多走了一小步,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还化解了多年的纠纷。”通过这个案件的办理,刘杰对司法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到民一庭两年多,刘杰已经在专业刊物发表了多篇涉及民事审判领域的文章,还负责编辑了60期的《家事审判试点工作动态》,供法官们交流学习。“武庭长‘阅尽千帆’,对法律问题信手拈来的潇洒,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刘杰说。
日前,在武全敬的主持下,民一庭起草了《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的全面开展》的文件,家事审判改革有望于今年年底之前在全省法院推广。相信不久的将来,家事审判独具特色的山西模式将在我省乃至全国的民事审判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4年间,从闭门办案到庭审直播,从结案了事到案件终身负责制,从案结事了到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变化的是法律制度与法治理念的不断进步,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封面图片制作:任 路
编辑:武文静
来源:山西法制报
全文来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