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蓉:司法让老百姓感受到温暖和明亮
聚焦
两会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就人大代表关注的人民法院重点工作、履职印象和意见建议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杏花岭公安分局三桥派出所民警杨蓉。
记者
过去一年里您多次到法院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见证执行、观看庭审直播、参与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对法院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请您谈一谈对法院工作的整体评价。
杨蓉代表::
2018年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切实感受到法院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年年有创新。印象最深刻的是近年来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在今年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山西各级法院充分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开展网上立案、网上开庭、在线调解、远程查控等线上诉讼活动,通过“云审判”“云服务”,充分保障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确保了疫情期间服务人民群众“不打烊”。
记者
您在履职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
杨蓉代表::
作为人大代表,我多次参加法院的“见证执行”活动。2019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山西高院组织的“晋法出击”活动,影响力非常大,在四个小时不间断的全媒体直播中,全省法院统一行动,聚焦司法拘留、强制腾迁、查封扣押、拒执审判等执行现场,直播点击量达1.3亿次。我把直播链接发给了金刚里社区的1万余名群众,大家观看后纷纷表示“上了一堂意义重大的法治公开课”,感受了法治的力量,也有网友说:“在这场直播中,我看到了法治的温暖和光芒”。全省法院通过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切实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获得感。
去年以来,省法院大力开展“两个一站式”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诉讼服务。特别是积极探索“多元参与、集成作业、一门通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首批聘请了553名调解员和55个调解组织,我很荣幸被聘请为调解员,并且参加了省法院组织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我们与杏花岭区人民法院也建立起了基层矛盾分类分级联调化解机制,将“法官调解”融入“杨蓉警务室”工作,动态化解决矛盾纠纷。比如,去年六月,在社区日常摸排工作中接到居民反映的一起物业纠纷事件,涉及300多户,情况比较复杂且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们立即启动分类分级联调化解机制,在人民法院、社区、物业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下,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联调,开发商、物业公司、居民代表最终达成共识,妥善化解了矛盾,实现了让矛盾纠纷稳控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化解在诉前,最终达到缓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目的。(点击文字跳转原链接)通过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老百姓的矛盾纠纷更快更好地得到了解决,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记者
您对法院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杨蓉代表::
2019年11月,我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召开的特约监督员工作座谈会,在交流发言中提出关于《多元化调解应加强顶层设计,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的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特别重视,专门给予了回复。我认为,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抓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应该把基层的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人民法庭、妇联、律师等这些矛盾化解最前沿的调解力量有机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并且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级分类,根据矛盾纠纷所涉及的复杂程度、专业程度,有针对性地派出调解力量进行化解,从而更加有效有序的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随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上升到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层面,应将改革的制度规定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建立统一的《调解法》,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解纷资源,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因此,我建议由党委政府主导,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统一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
摄影:李岗 编辑:梁慧杰
来源:山西高院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